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采取校企结合.工学合作等形式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半年到一年不等的实践离开学校在企业中顶岗实习,本文拟剖析自媒体时代下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和在校学习的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现状,并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提出相关路径,以求教于同仁.
一.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管理内涵高职学制一般实习三年制,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年满18周岁提交入党申请书,经过党校的培训,成为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满一年,才有机会加大我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加入我国共产党时,已是大二或者大三,大二则处于在校学习阶段,大三则多数高等院校都派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因此学生党员的后续管理必然涉及这两个阶段.第一,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后续管理.顶岗实习阶段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利用学校.社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通过交替安排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种优秀人才有效的途径.该过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把学生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实践经验培养有机结合,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笔者以所在单位为个案,剖析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特点,一是实习单位和地点分布广泛,多以企业为主,范围广泛.形式分散,二是顶岗实习学生党员中多为预备党员,由于高职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接受入党启蒙教育到培养为发展对象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学制短,大部分学生党员顶岗实习的同时处于预备党员的考察阶段.第二,在校学习阶段的学生党员后续管理.即对学习阶段的学生党员的管理.二.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困境笔者以所在单位个案为例,对学生党员的后续管理进行了相关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法,获取了大量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剖析,初步厘清了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与实践分离,实效性不足.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系部在开展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时,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在校的学生党员,如主题党日活动时就是支部书记在带头阅读上级党组织规定的学习材料.读报纸.学文件等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较多,缺乏实践性学习交流活动,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党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甚至产生厌烦乏味排斥心理,致使一些学生党员缺乏主观能动性,难以深入理解党的理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实际效果.[1]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则处于放养状态,管理较少,多数情况通过自媒体工具交流.第二,管理制度欠完善,缺乏规范性.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都搬入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申请入党的学生人数也不断递增.高等院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管理,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分成了三级,初级是团委主办,中级是各系分党校举办,高级是院党校举办,并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教育管理制度.因此在对待学生党员的管理上,则显得薄弱许多,没有很好地保证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实际效果,相关后续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比如联系人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等流于形式,甚至还有外出实习学生党员到了转正日期,不能按时回校参加支部转正大会.第三,学校企业衔接弱,造成监管真空.这里主要针对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高等院校学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马上面临毕业或已经外出实习,所以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就显得较为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党员具有分散性,形成了难以联系的流动党员.笔者调查显示,外出实习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大多没有落实到实处,没有有效跟踪管理举措,造成和实习企业衔接不畅,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培养质量.三.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管理有效路径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管理面临诸多管理上的困境,必须引起充分重视,笔者认为,应当有效利用自媒体,加强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有效路径的探究,使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实效性.第一,思想上:提高学生党员后续管理重视程度.建立自媒体背景,学生党员后续管理新理念.高等院校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媒体背景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少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由于党组织的重心不在学生党员后续管理上,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自身的党员身份没有意识,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所思.有所得.以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为党员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实现人的根本价值需求为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导学生,建立科学.人性的党员管理制度,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党员教育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2]第二,制度上:建立学生党员后续管理分类制度.一是在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丰富学习教育模式,在开展学生后续教育管理过程中,除了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形式要更加新颖灵活外,还要拓宽渠道,丰富学习教育模式.党组织应根据高职学生党员特点及所学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党建进宿舍.党史知识竞赛.也可提供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电影展播等为学生党员学习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红色文化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在校学生党校后续管理的制度建设.在原有思想汇报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制度,严格规范党员行为.二是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上,运用自媒体技术,构建后续教育管理新阵地.外地实习党员,难以继续接受教育,难于参加组织生活,实习期间的后续教育急剧减少,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运用自媒体技术来构建后续教育管理新阵地.第三,技术上:运用自媒体技术创新党员管理方式.高职党务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点和特色,积极传播正能量,做好自媒体时代下的高职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突破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党建工作开展的空间.时间限制.通过手机微信.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搭建下层党务工作的平台,占领自媒体背景党员教育工作的网络新高地,利用自媒体做好党务工作信息的推送工作,利用自媒体把握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学生党务工作者要学习主流媒体的传播新范式,让学生党员能通过自媒体平台接受教育,并营造党员教育良好的互动平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提高党的最新理论对学生党员的影响力,让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平台成为引导学生党员前行的灯塔,进而帮助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第四,校企交流上:搭建校企教育管理联动平台.单一的教育可能无法掌控外出顶岗实习党员的全部信息,为更好地做好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可与实习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实习学生党员工作.学校要重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建立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档案,加强与实习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共同做好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组织可以通过校企联合考察做好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员考察工作.还可以制作外出顶岗实习党员考核表,请实习企业参与学生党员考核,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状态作鉴定评价并反馈至学校,由此学校党组织便能较好地掌控实习流动党员的基本状况,也可将实习企业的反馈情况视为考察推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作为党员考核或者转正的重要依据.[3]四.结束语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信息获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充满挑战,是高等院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不仅关乎学生党员队伍的形象和质量,更关乎高等院校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任重而道远,高等院校必须结合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主动探索,在实践上积极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实现我国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背景新人.参考文献[1]焦江福,秦琪.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2014(20):14-17.[2]周伟,罗治得.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等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及思政工作创新探究[J].才智,2018(1):102.[3]黎海珍,刘琼秀,陆海兰.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及管理问题探析[J].科教导刊,2012(1):57-5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