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精心整理6篇)

2020-05-28 19: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一(1):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剖析和评价摘要: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剖析和评价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剖析和评价,形成了一系列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思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想观点,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键字:改革开放;我国共产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40年来,如何正确剖析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共产党.学界以及全社会一致关心的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科学的认识与评价,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断.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剖析和评价的一脉相承性改革开放4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我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一脉相承的思想观点,为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思想指南.(一)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评价毛泽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他的功过是非.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能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1]333-334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为我们正确看待毛泽东的功绩与错误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他的主持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一以贯之地肯定了毛泽东的伟大功绩.江泽民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评价毛泽东是近代以来我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我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2]13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对毛泽东又冠之以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伟大开拓者[3]687的称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对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4]14所作出的卓越功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历史功绩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党在这一问题上一贯坚定的政治立场.(二)科学阐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在正确评价毛泽东历史功过的基础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赋予了毛泽东思想科学的内涵并旗帜鲜明地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长期坚持.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我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1]172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我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我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5]43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又将内涵表述的第二句话作了进一步完善,阐释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使其内容更加准确完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6]345此后,胡锦涛又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突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动摇.2013年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我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3]692可以说,党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及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着重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本质特点的内容,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长远指导作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着重强调,要将毛泽东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我国共产党人鲜明特点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我们认识和行动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立足点.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历史决议在概括毛泽东思想体系内容时,特别将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5]54此后,胡锦涛又进一步对这3个方面内涵作了深入阐释.不断开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新境界,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贯穿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其基本方面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2]13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谈到坚持毛泽东思想时,尤其强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探究和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的传家宝.[7]他结合新的客观实际,赋予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3个方面内容新的背景内涵,并指出,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3]695这些思想为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不断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思想遵循.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剖析和评价的科学方法在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上出现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从本质来讲,都是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认识问题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重新走上科学轨道,正是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作出符合历史的科学评价.(一)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要与正确评价党的历史结合起来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1]299陈云在对历史决议起草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历史决议要写上我国共产党成立以来60年间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并建议增加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他指出:有了党的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末,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8]256毛泽东的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更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对此,邓小平也一再强调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先要明确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历史决议遵循了这些指导意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党的28年的历史作了回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32年的历史作了客观评判,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价.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需要围绕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题来进行.我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对毛泽东的评价要牢牢把握住这一主题和主线,把握主流和本质,唯有如此,才能得出客观公允的认识.(二)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一直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下进行的.其一,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多次指出: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1]42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容提供了基本遵循.其二,强调评价毛泽东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时,惯用的手法是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把毛泽东在不同时代条件下说的话摘录出来重新演绎.解读,以达到诋毁毛泽东的目的.对此,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探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1]119对于怎样才是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方法,习近平明确指出就是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背景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剖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3]693这一论述为我们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手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原则.其三,强调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要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常常采取片面.静止.孤立的方法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进行选择性虚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非此即彼等,从而得出迷惑大众的评判结论.我国共产党在肯定毛泽东功绩的同时,从不讳言他所犯的历史错误.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剖析各种不同的情况.[1]301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习近平也强调并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强调评价革命领袖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3]693,这一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评判历史的正确认识工具.(三)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刚提出时,毛泽东就特别指出这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从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直到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一般都是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等同起来看待的.尤其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毛泽东的思想开始偏离实际,其中很多错误理论被当作毛泽东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加颂扬,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面目受到极大歪曲.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出现严重混乱,有人全面否定毛泽东思想,有人提出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反对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对于这些错误说法,邓小平强调:应当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1]366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1]171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1]172正是作出了这样的科学区分,我们党才能够做到既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坚持并发展毛泽东思想,同时,又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轨道行进.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剖析和评价的重要意义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和领袖人物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正是有了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剖析和评价,才使得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廓清思想迷惑,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一)有助于维护党的团结,坚持党的领导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充分证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能够取得成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在于坚持了我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在我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341-342对毛泽东的认识和评价不是对普通人物的评价,它关系到党的团结和执政地位的稳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有些人抓住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大做文章,想借此来否定我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执政的合法性,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群众产生消极.怀疑.悲观失望等情绪,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邓小平一开始就提出要尽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作出总结,核心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评价,从而避免了我国走向分裂的风险,维护了党的领导地位,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成功开辟出我国特色主义发展道路.在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新背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4]20.因此,在对待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关系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原则问题上,表示任何怀疑和动摇,都是不正确的,都是同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1]334,坚决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二)有助于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巩固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一些企图西化分化的敌对势力,大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把虚无的重点集中指向毛泽东.尤其是近些年来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快速蔓延开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学术探究的旗号,颠覆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对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强调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4]42.历史虚无主义借学术探究之名,行虚无历史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制造思想混乱,削弱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以此达到瓦解党执政地位的目的,这也是否定党的领导最为便捷的手段和途径.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与长期以来否定列宁.斯大林,虚无党的历史,造成思想混乱.信仰危机密不可分.从历史决议作出的郑重评价,到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科学认识,为我们澄清认识误区.回击错误论断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维护了改革开放的稳定大局.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已明确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也在宪法中予以明确规定.我们要把党和人民九十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3]695站在新背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转折点,更加需要守住历史底线,结合背景要求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切实维护党的指导思想的完整性,巩固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三)有助于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天的我国是历史的我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9]53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虽然背景主题和实践任务与毛泽东所处的背景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体系的形成.制度的确立和文化的发展,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毛泽东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道路的探索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党在开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展开,需要先进社会制度作为根本保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我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1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339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中提出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及推陈出新的方针,这些仍然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那些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否定毛泽东思想,割裂毛泽东思想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做法,目的在于使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釜底抽薪.党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和一贯立场,有力排除了各种杂音,凝聚了民心,坚定了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铸就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背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我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深入学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N].人民日报,2010-03-02.[8]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一(2):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再认识摘要: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由此,不但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开启了我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的先河,而且展示了党成熟起来并能够担当领导责任的形象,使党的团结和统一.战斗力和领导力有了根本保证,引领我国革命走向胜利.因此,必须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发掘毛泽东思想的背景价值,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我国化创新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关键字: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中共七大;历史意义;Abstract:7thCPCNationalCongressestablishedtheguidingpositionofMaoZedongThoughtin1945,whichhadgreatsignificanceinthehistoryoftheCPC.ItnotonlydeterminedthefundamentalprinciplesoftheintegrationofMarxismwiththeactualsituationofChina,andfoundanewwayforChineseCommuniststocarryoutthetheoreticalinnovationofadaptingMarxismtoChina,butalsoshowedtheimageofthePartybeingmatureandabletoassumeleadershipresponsibilities,whichen-suredtheunity,fightingcapacityandleadershipoftheparty,andleadtheChineserevolutiontovic-tory.ItisnecessarytolearnMarxistclassics,haveadeepunderstandingofthevalueofMaoZedongThought,resisthistoricalnihilism,andadheretotheguidingpositionofMaoZedongThoughtandtheachievementsoftheinnovationtheoryofadaptingMarxismtoChina.Keyword:MaoZedongThought;guidingposition;7thCPCNationalCongress;historicalsignificance;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无产阶级政党把一种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绝不是出自于某个人物或集团的主观臆断,而在于这种理论能够满足革命事业的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945年4月,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具有开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的先河.引领我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新时期坚持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历史启示.一.开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的先河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可能取得胜利.但是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剖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如列宁对东方各民族共产党人所说的: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但又是一个能收到卓著成效的任务.(1)在中共七大召开时,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表明,党在各个时期的成败得失,无不与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与否密切相关.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党内一度存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偏差,或者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而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割裂开来,使党的事业一度陷入危机.面对危机,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在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卓有成效地实现了这种结合.他根据我国社会实际情况,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他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但是必须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2)以后他又在我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的具体特点相结合(3).同时,毛泽东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剖析了我国社会性质和我国革命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成为我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共七大深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成果的本质特征.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我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它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与社会观——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即在坚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这个民族的特点,依靠近代革命以及我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的极端丰富的经验,经过科学的缜密的剖析而建设起来的.它是我国的共产主义,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无产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用以解放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与政策.(4)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的准确界定与概括,更是对我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表明全党已经认识到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我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时俱进是它的内在品质.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5)我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党内极少数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运用,他们认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其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僵化,失去生命力.毛泽东通过深入学习和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以最高的理论上的修养和最大的理论上的勇气,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于我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于我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1)这些新原理和新结论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创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党的七大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这一内在品质,强调它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背景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是马克思民族化的优秀典范.(2)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理论创新成果的光辉典范,为我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理论创新的先河.二.我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历史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科学创新理论并赋予其指导地位,不但无法保证党的团结和统一,也难以担当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更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指引正确道路和前进方向.中共七大以后党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不仅展示了我国共产党已经成熟.能够担当领导责任的形象,为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和领导力提供了保证,而且指引我国革命取得胜利.(一)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展示了我国共产党已经成熟.能够担当领导责任的形象我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共产国际对党的独立性的影响和制约,使国内外许多人一度怀疑和担心党是否成熟起来,是否能够形成指导我国革命发展的思想理论,并能够独立领导我国革命取得胜利.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趁机叫嚣要取消共产党.在严峻的历史时刻,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展示了党经过的艰苦探索,已经有了领导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思想武器,全党将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之下,集合了我国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中最忠实.最勇敢.最觉悟与最守纪律的代表,从而使它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使它在和民族与人民的敌人斗争时十分坚决.十分勇敢,并且知道如何去打击敌人与如何避免敌人的打击(4).从此,我国共产党不仅有了杰出领袖,而且有了解放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与政策的毛泽东思想.我国共产党已完全有能力正确处理本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我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发展,是得到了共产国际不少的指导和帮助的,但是我国共产党的靠山不是共产国际,而是我国的人民(5).正是坚持依靠全我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党才能独立自主地创立并选择决定自己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和革命方针,完全有能力领导我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不受任何外来政治势力的影响和干扰.事实上,我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6).我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在于有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能够正确解决我国革命一系列具体问题,能够极大地增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信心和战斗力量,极大地加速我国革命胜利的进程(1).(二)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全党增强团结和统一.提高战斗力和领导力奠定了思想基础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经验表明,无产阶级政党要完成自己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以党的团结与统一作为坚实基础.团结与统一是把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这种团结与统一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够真正达到.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撰写1890年德文版序言时指出: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2).早期的我国共产党作为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需要有一个统一.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全党在一个旗帜下形成强大力量,因此,加强党的团结与统一显得特别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又由于党的各个部分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环境之中,在党内一部分人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山头主义.分散主义的倾向,妨碍着党的团结与统一.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在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团结与统一,是以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作为团结基础的,是团结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之下的.他还说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离开了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去搞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那就失去了我们团结的基础.(3)正是因为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全党在七大会议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在七届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中,既有一直在苏区领导武装斗争的同志,也有长期在白区进行地下斗争的同志;既有长期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也有曾经犯过严重路线错误的同志.这充分体现了党从革命事业需要和增强党的团结出发,把全党力量集合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这是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使全党在空前团结与统一的基础上,形成万众一心的力量,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和领导力.七大前后,党面临极其繁重艰巨的革命任务,尤其需要全党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七大以后,无论是打败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速度大大超出了预期,为党开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奠定了牢固基础.(三)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指明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方向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拯救国家,不惜流血牺牲,但由于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指导,始终未能找到一条解决我国社会问题.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正确道路.我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我国革命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历史的原因,党在成立前理论准备不足,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未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指引我国革命发展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早在大革命时期已经开始萌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其标志是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我国革命新理论.到了延安以后,毛泽东带领全党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结合我国国情和背景时代,总结党领导我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期间,毛泽东撰写的著作数量多.质量高,长篇.系统的多.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阐述了我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步骤.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系统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我国如何进行革命和发展革命的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国民党统治集团曾极力宣称共产主义不适宜我国的论调.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立足于我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前途进行了科学.缜密的剖析,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谬论,揭示出共产主义不但适用于我国,而且它经过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和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我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而成为在我国大地上生根的共产主义了.谁要想来摇撼它,谁就会自趋死亡(1).毛泽东思想指导我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争取最后的.彻底的解放和胜利,而决不是在我国继续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2).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汇成对外反对日本侵略者,对内抗击国民党统治的强大革命力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争取了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三.毫不动摇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20世纪党的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毛泽东思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我国共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这不仅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阐明了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一)重视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它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照搬照抄,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剖析和探究我国社会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展示了毛泽东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精髓的准确把握.综观毛泽东一生,无论是领导我国革命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且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他多次研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经典著作.他不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注重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义,而且向全党反复强调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多次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相关书目,要求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正是立足于我国革命的丰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思想宝库中汲取理论精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国共产党人才能够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我国化发展的新境界.(二)深入发掘毛泽东思想的背景价值毛泽东思想具有跨越背景的价值,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在新的背景时代下,要根据形势变化和背景主题转换的要求,不断拓展毛泽东思想探究的新视野,深入发掘毛泽东思想的背景价值,进一步彰显毛泽东思想的独特内涵.新时期深入发掘毛泽东思想的背景价值,最重要的是发掘它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的内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必须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不能脱离我国实际,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我国化.背景化.大众化.比如毛泽东思想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把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的队伍中,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再比如,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方针,对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融汇,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方针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原则,等等.总之,毛泽东思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和理论支撑.(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一段时期以来,出现了贬损或否定毛泽东.毛泽东背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造成了严重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和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1).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以主观臆断怀疑客观历史,以历史唯心主义的选择论为逻辑起点,对历史进行否定或虚无.要否定一个党,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先否定这个党的领袖.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党的领袖及党的指导思想,试图从根本上动摇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为了达到贬损毛泽东思想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采取的主要手法有:一是扭曲和抹黑毛泽东的伟人形象.通过杜撰某些毛泽东的生活细节故事,进行碎片化和解构式叙述,试图从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方面丑化毛泽东;编造毛泽东的一些诗词和文章不是毛泽东本人创作的谣言,企图打破人们对毛泽东的敬仰,破坏毛泽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二是歪曲和诋毁毛泽东背景及其成就.通过伪造数据.捏造事实,恶意夸大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的经济损失,夸大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借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指责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误入歧路,极力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三是错读和误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提法.将毛泽东晚年的个别错误观点过度解读,牵强附会,以偏概全,以混淆毛泽东个别错误言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以贬损.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总之,历史虚无主义妄图通过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背景,进而否定毛泽东思想.因此,必须旗帜鲜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首先,要进行唯物史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是探究历史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理论方法.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唯物史观的说服力.战斗力和感召力,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识别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其次,要开展党史.国史学习,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党史记载了党从诞生到成长的足迹,毛泽东思想是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伟大创造的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学习党史.国史,才能真正认识到我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我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知党.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第三,要加强学术探究,主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探究无禁区和学术民主的名义,宣传错误观点,表达政治诉求.对此,党史.国史探究要坚持唯物史观,开展严肃认真的学术探究,准确记述和科学探究党史国史,客观剖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以令人信服的学术成果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第四,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筑牢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防线.当今,网络空间既是大多数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散布的重要场所.一方面,要从网络上巩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阵地,加强对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治理,从传播途径上加以控制,及时清理诋毁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编造和传播虚假历史谣言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开展对党史.国史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大力宣传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人物与事件,解疑释惑,让历史说话,用史实明理,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112页.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5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3~334页.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86.588页.7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6页.8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3页.9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0页.10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5页.11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9页.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页.13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7页.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3页.15我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4页.16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39页.1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51页.1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6月26日.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6篇导航:第一篇:毛泽东思想论文第二篇:在印度毛泽东思想的传播第三篇:浅析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第四篇:探究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及其不足第五篇:探究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第六篇:浅析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