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战争后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国共产党领导人已把解放台湾提上了日程.但是,朝鲜战争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扶持,大大增加了中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于是,毛泽东不再一味地强调武力解放台湾,而采取了迂回战术,积极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但这些努力受到美国的冷遇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政府缓解中美紧张关系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外交努力受挫,使毛泽东强烈地意识到,我国必须有和美国相匹敌的实力,才能以对等的地位与美国协商解决台湾问题,迫使美国放弃台湾.毛泽东将目光转向了经济建设,使台湾问题成为有力推动"大跃进"开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关键字:毛泽东;大跃进;台湾问题;努力MAOZedong'sEffortstoSolveTaiwanIssuefromtheOccurrenceoftheGreatLeapForwardLiangChangshengHuJintaoSchoolofHistoryandNationalCulture,GuizhouUniversityAbstract:InthelateperiodofthewarofChineseliberation,theleader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eadedbyMAOZedong,hadputtheliberationofTaiwanontheagenda.However,aftertheKoreanWar,theretreatedJIANGJieshigroupinTaiwanhasbeengainedthebourgeoisstatessupportledbytheUnitedStatesofAmerica,andmadeitdifficulttosolvetheTaiwanissue.Therefore,MAOZedongnolongeremphasizedtheliberationofTaiwanbyforce,andadoptedcircuitoustacticstorelievetensionsbetweenChinaandUSA,yettheeffortswasnotreachedtoourgoal.MAOZedongstronglywasawarethatChinesemustbereallystrong,andreachtheequalstrengthtoUSA.Onlyinthiscapablestatestrength,canUSAabandonTaiwanprovince.MAOZedongturnedhiseyestoeconomicconstruction,andtheTaiwanissuebecameoneofthemostimportantelementsofthe"GreatLeapForward".Keyword:MAOZedong;GreatLeapForward;TaiwanIssue;effor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政府粗暴干涉我国内政,支持溃退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仇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结果.1950年10月,在新我国政权未稳之际,我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入朝,直接与强大的美国军队短兵相接,既有与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对我国国家安全形成极大威胁的关系,也有与美国政府为保护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以台湾地位未定为借口,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扰我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台湾的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利益的实际考量,做出带有某些意识形态倾向的外交选择,不仅难以避免,也容易理解.朝鲜战争结束后,考虑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放弃了对美国的敌对政策,谋求与美国的和解.同时,采取和平共处的新外交方针,积极地参加国际会议,争取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向美国伸出了橄榄枝,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人民和政府向与会代表传达了"我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我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我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探讨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问题"的意愿.同年4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巴基斯坦驻华大使时,也表明我国有诚意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坐下来进行会谈.但是,美国政府无视我国政府寻求缓和的善意,不仅坚持其在台湾问题上搞"一中一台"或"两个我国"的阴谋,还在国际和联合国问题上破坏我国正常的国际交往以及阻止我国入联,甚至在经济上进行封锁,把我国共产党人视同瘟疫.在旧金山,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于1956年6月28日发表对华政策演说时扬言:"我们可以有信心把这样一种假设作为我们政策的根据:国际共产主义的强求一致的统治,在我国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是一种要消逝的,而不是一种永久的现象.我们认为,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逝,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盟国和我国人民的责任."[1]314美国政府丝毫不加掩饰地道出了企图消灭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阴谋.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纵容下,蒋介石集团有恃无恐,不断对大陆进行武装挑衅.在"反攻大陆"的口号下,国民党军的飞机经常深入到我国大陆内地,轰炸福建沿海;蒋介石还调整了军力部署,加强了对金门.马祖的控制,到1958年夏天,金门.马祖的驻兵占国民党现有地面武装部队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达到十万之众.这种情况极大地刺激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不得不对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由争取对美和平协商转变为强调对美斗争.由于双方力量的严重不对等,毛泽东把目光转向国内,寻求非常规手段,实现经济的突飞猛进,这些有力地推动了"大跃进"的开展.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尝试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爱国人士共同的愿望.由于1950年6月27日,美国宣布派遣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并宣称"台湾地位未定",从而使原本只是国共内战延续的两岸关系,变成了中美之间的外交问题.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就相应地绕不开美国的干预.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努力,由初期的积极备战用武力解决,到后来由于美国的干涉,试图通过缓和中美关系协商解决台湾问题.由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僵化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以及中美双方对立意识形态化,令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外交努力受挫.毛泽东放弃了仅仅通过外交途径争取中美缓和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但并未由此完全放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我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力量的迅速推进,国民党军的不断后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失败已成定局,我国即将实现新的统一.此时的毛泽东对陷入绝境的蒋介石会如何行动已有所预见,蒋介石肯定不会放弃抵抗,将会带领残余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等溃退台湾负隅顽抗.为了实现我国的解放和祖国的统一,毛泽东及时作出了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刊登了我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强调我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将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我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我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我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新我国甫一成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决定由粟裕负责筹备攻台战役,并且基本完成了对台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1950年春,我国人民解放军不但已在海防前线集结待命,以及为了攻打金门进而解放台湾建立前进阵地,而且于4月和5月相继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些实战是我国人民解放军登陆台湾的成功预演,极大地震慑了退守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的美国政府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执行弃蒋政策.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50年1月5日发表讲话,正式宣布放弃台湾并不再援助国民党军队,明确承认我国对台湾享有主权,美国决不卷入我国内战.然而,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突然爆发,我国人民解放军被迫放弃了已经准备就绪的对台作战.朝鲜战争爆发后,一方面朝鲜战争形势急剧恶化,美军侵入朝鲜,大举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着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美国为阻止我国政府介入朝鲜问题,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美国总统杜鲁门在6月27日宣称"台湾地位未定"的同时紧急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空军第13航空队入驻台湾,肆无忌惮地干涉我国内政,企图以强大军事力量威吓我国人民解放军,阻止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对台战役.这不仅使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加大,而且使本来属于我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复杂化和国际化.为了避免南北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我国人民解放军放弃了准备就绪的对台作战,解放台湾和统一全我国的任务被迫搁置.1953年7月,经过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战,抗美援朝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在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毛泽东把目光转向国内,再次尝试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曾计划进行解放金门的战役,但是由于经济恢复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被迫放弃.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为联手阻止我国人民解放军武力收复台湾,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面对美国进一步强化干涉台湾问题这一严重事态,毛泽东为维护国家统一,击破美蒋军事和政治联盟而积极行动.他提出,必须向全国.全世界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54年7月,中共中央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坚决反对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为回击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扞卫我国的主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领导了保卫领海领空主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解放浙东沿海的重大胜利.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因美国的插手,台湾问题由单一的内政遗留问题演变成复杂的国际问题.解放台湾也就成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我国人民解放军虽然在建国后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抗美援朝的洗礼,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但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海.空军的力量仍然很薄弱,跨过台湾海峡解放台湾对我国人民解放军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尤其是美国强行介入台湾事务,使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美国也成为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当然,对毛泽东来说,用武力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并不是最好的.唯一的方式.鉴于双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我国不可能在海上与美军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从彻底消灭固守孤岛的蒋介石残余集团,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统一的现实出发,我国政府开始设想与美国达成缓和与和解的可能性,倡导和平解放台湾.1955年,毛泽东开始正式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他首先以3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透露出信息,主张召开有关会议探讨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1955年4月,在周恩来率我国政府代表团赴印尼参加万隆会议前,毛泽东指示:"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退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仍视我国共产党如洪水猛兽,我国政府的外交努力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我国政府的强烈仇视.在美国政府不放弃对新我国的仇视态度下,即使双方仅仅国家利益的考量,当时的新我国和美国都不可能对自己的立场进行根本的转变,两国和平相处的实现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当时国际国内各种现实的考量,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对美国绝不能片面地强调和平共处,必要的斗争也是不可少的.为了能与美国这样的强国进行较量,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国内的经济建设,希望以某种突飞猛进的方式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二.台湾问题对大跃进的推动为了促使美国改变它当前的对华政策,实现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目标,甚至谋求两国政府坐下来共同协商解决台湾问题和其他有关两国关系的问题,我国政府作出了巨大的让步.毛泽东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向美国转达自己的和平意愿: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的方法来解决,我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就是"不知道美国干不干"?[2]412-423我国政府坚持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取得了一些效果,美国政府同意与我国政府进行大使级会谈.1955年8月1日,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在日内瓦进行谈判.由于我国不具备直接向美国挑战的实力,也不具备用武装力量夺取台湾的军事能力,因此,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没有产生任何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美国政府以协防台湾为要挟,提出我国政府对外发表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的要求,这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随后,美国代表团更是很快地拒绝与我国代表团商讨任何有关台湾的问题.美国政府的傲慢和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使毛泽东强烈地意识到,与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强权国家打交道,显然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实现平等对话,否则只能永远被人欺负和摆布,受人白眼.随着时间的推移,为解决台湾问题而采取的各种外交努力受挫,毛泽东放弃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台湾的希望,也不再寄希望通过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压力迫使美国放弃台湾.作为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毛泽东显然更相信台湾问题的解决,根本的问题还是一个实力的问题.毛泽东在事后曾说过:"我们是弱国,不是强国.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它知道我们的底子.我国是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因为我们什么也没有,只有六亿人口.人家看我们不起,而且他们手里还有一个大东西,叫做原子弹.我们连一个小的都没有."这时的毛泽东显然相信只有两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尽快收回台湾";二是"把自己建设强大"[3]263-264.在美国坚持不放弃台湾,坚持干涉政策的情况下,前一种办法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这时的毛泽东只能采用后一种办法,即先发展经济,使我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再与美国谈判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是一个公认的大国,却由于自身的国力孱弱而被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轻视,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而且连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以加入的联合国,却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扰,而始终无法获得合法席位.这些屈辱的外交现实极大地刺激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956年,毛泽东注意到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国代表团逃避与我国代表团探讨有关台湾问题,这更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不满,下定决心一定要迅速发展经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迫使美国改变态度.他毫不掩饰地告诉那些曾经致力于推进我国工商业发展的企业家们:"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美国只有一亿多人口,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应该赶上美国……哪一天赶上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负……我们一定要争这一口气."[2]500此后,毛泽东一再强调这种想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局面和解决台湾问题的迫切要求,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出乎预料地顺利实现,被迅速地激发起来.这时的毛泽东提出了在经济上不断革命的思想,希望通过非常规的手段,实现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迅速地提升我国的国力,从根本上解决中美实力不对等的问题.1956年夏天,我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提出了赶超美国的问题.毛泽东告诫参会的代表们:"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4]296我国经济出现了超越式的发展,毛泽东对我国经济建设充满了自信,认为赶超美国的时间不是五.六十年,而是更短的时间.1958年9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和鼓励党的领导人:"为五年接近美国,七年超过这个目标而奋斗吧!"[5]368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而激发出来的革命热情使我国领导人踌躇满志,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上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国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赶超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57年11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峰会上,当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苏联要在十五年内超过美国时,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在会上宣称:"十五年内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尽管从表面上来看,毛泽东把英国作为我国赶超的目标,但是毛泽东真正想赶超的其实是美国.早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毛泽东就提出了赶超美国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鼓励大家:"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由此可见,这种意识---我国只有赶超美国,才可能与美国平等地坐下来协商解决台湾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已在毛泽东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同年12月2日,我国工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会上致贺词,在会上将十五年内赶超英国的设想正式向全国公布.毛泽东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将实现各条战线上的全面跃进,由此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三.结语建国初期的开国领袖们,是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和理想主义精神的革命者,是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的代表者和扞卫者.我国大陆统一后,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每个我国人共同的愿望.但是,当时的我国经济和军事力量仍然十分虚弱.随着美国以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后盾强行介入台湾问题,更使解决台湾问题不是轻言一战就能够解决的.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纵横捭阖,希望依靠外交努力解决,然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弱国无外交).面对美国的强权,我国领导人为了真正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只能把目光转向国内,企图通过强国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面对强大的美国,建国初期的我国领导人在审视了我国的贫弱落后,确立了建设强大我国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毛泽东过度地重视政治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自己的理想和过去的经验出发,相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国,就必须像战争年代那样,采取非常规的革命性手段,动员国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便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口优势,实现我国的现代化,这种经济建设的思路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否定毛泽东在我国统一和经济建设上的功绩,更不能否定毛泽东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统一和富强的努力,应为全体我国人所铭记.参考文献[1]杜勒斯.杜勒斯言论选辑[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毛泽东.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