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在印度毛泽东思想的传播

2020-05-28 19: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二: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摘要:毛泽东思想自印度独立前传入印度,影响颇深.探究总结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历程,可以窥见印度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及实践应用.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最为重要的体现是毛泽东思想在印度共产党内的实践以及印度知识阶层的接受,同时,剖析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原因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键字:毛泽东思想;印度;印共(毛);传播;一.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我国实际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带领我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我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理想.一个世纪以来,毛泽东思想在国外被广泛传播和探究,尤其对发展我国家有着深远影响.国外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探究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西方进步记者,到延安等解放区实地考察,通过对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直接访问,写出了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我国)等一批资料翔实.论述客观.语言生动的新闻报道和人物传记,开启了国外毛泽东探究的先河.1927年5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刊登了俄文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第一篇被翻译到国外的毛泽东著作(1).1949年,毛泽东带领我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毛泽东思想探究的热潮.1949年底至1950年2月期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斯大林提出要将毛泽东著作翻译成俄文.而后,中央即委派俄文翻译师哲与苏联驻华使馆翻译费德林合作,着手翻译毛泽东著作(2).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毛泽东继续革命思想的影响,国外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探究更为狂热.1976年毛泽东逝世,西方探究者重新审视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有关毛泽东思想的探究持续发热.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涌现出大量的毛泽东探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法国.德国和苏联等国家都曾出版了较有影响的毛泽东思想探究专著,数量达二百多种(1).毛泽东思想在国外被称为毛主义.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毛主义有了不同的发展和传播:一是学术探究领域,二是革命意识形态表达(2).在国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被广泛使用的毛主义词语指向革命运动.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种姓制度带来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的个人.团体和地区为争夺尊严,在各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受毛泽东领导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鼓舞,印度人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其党派的意识形态理论和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并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我国式革命道路开展本国革命.尽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福利政策,许诺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环境,或者将这种革命定义为非法运动,实施大规模的镇压,这两种方式都未能阻止人民的权利运动.因为底层人民需要可以彻底解决印度现存问题的方法,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非不彻底的.表面的改革(3).二.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历程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最为重要的体现是毛泽东思想在印度共产党中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上层知识精英的关注与引介对于扩大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影响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起初,作为政治路线和一种革命战略,毛泽东思想进入了南亚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在运动初期,各种思想杂陈,各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探索和指导思想上意见不统一,分歧严重.后来,在印度本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部分印度共产党人主张效仿我国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的革命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展革命运动,毛泽东思想因此在印度得以广泛传播.(一)印度独立(1947年)前毛泽东思想的传播1937年,印度知识界出于了解同为文明古国并有着相同境遇的身边近邻———我国的目的,在泰戈尔创办的印度国际大学设立了我国,并开设了最早的专业性中文课程,探究我国的哲学.历史和文化艺术.中文课程的教授和1924年泰戈尔的来华访学,都为毛泽东思想在印度思想界的传播奠定了语言和人员交流的基础.1946年的特仑甘纳农民起义是印度共产党首次提出以毛泽东的武装斗争道路作为开展印度革命的指导思想的运动,这也是毛主义路线首次被引入印度的共产主义运动.1946年,海德拉巴土邦(现属安得拉邦)苏里亚佩特村的地主打死了安得拉大会的一名村干部,该地区农民沉积已久的反封建情绪一触即发,他们揭竿而起,将反抗地主的斗争迅速扩展到别的地区,特伦甘纳运动由此展开.起义爆发后,安得拉共产党认为印度的革命要获得成功,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他们从印度的特殊国情出发,针对印度的底层民众极度贫困的悲惨现状,制定相应的革命举措.安得拉共产党认为我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契合印度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印度革命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他们将我国革命作为榜样,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开展本国革命,坚持效仿毛泽东领导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起义的农民们成立了农会,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并宣布废除强迫劳役制,打击大地主,将地主侵占的土地收回并归还农民.此外,他们还效仿我国,建立了自卫队以抵御地主武装和土邦当局的进攻.(二)印度独立后———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思想的传播印度独立后,虽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其本质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并没有改变底层农民占有土地少.生活贫苦的境遇.土地改革不彻底,等级制度森严,民众普遍贫困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20世纪50年代,独立后的印度和我国在世界政治中占据了重要席位,现实所需,印度深化了对我国的探究.印度国际关系(后并入尼赫鲁大学)开设了我国学专业,着重介绍我国的国际关系.到了60年代,德里大学设立我国问题探究系,重点探究我国的现代史和现代政治,并将汉语列为必修的辅助课程.1964年,印度尼赫鲁大学我国探究中心出版发行我国述评,对毛泽东领导下的我国及毛泽东思想予以详细的介绍和报道,这是印度首份探究当代我国的英文杂志.该杂志在世界范围内发行,是印度乃至南亚地区唯一探究我国和东亚的刊物,在我国探究领域中声望很高.1964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大论战,印度共产党内也对社会主义的性质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印度共产党分裂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和印度共产党.一部分印共(马)的成员因不赞成领导者的妥协政策而决裂,成立了革命的反对派,即纳萨尔派.查鲁·马宗达成为了纳萨尔派的领袖.他极度崇拜毛泽东,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解决印度社会问题的良方.他主张全身心接受毛泽东思想,党内成员也对毛泽东思想坚信不疑,认为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实践,因此纳萨尔派又称为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简称印共(毛)).在这一时期,纳萨尔派对于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达到了顶峰(1).这也是毛泽东思想首次在印度共产党内部核心集团被提升到指导思想的高度.1966年,我国在毛泽东继续革命的口号下开始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印关系的僵局和我国正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引起的问题,在印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时隔一年,即1967年3月,一场旨在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地主的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爆发并迅速发展,打响了印度历史上的第一场无产阶级革命.起义发生后,我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春雷隆隆,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纳萨尔派提出的彻底进行土地革命,废除种姓制度,消除贫富差距的口号,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起义中的农民将毛泽东确立为精神领袖,将崇尚武装革命的毛主义引入到印度政治中.虽然武器简陋,深居密林,生活艰苦,但他们在毛泽东思想的精神鼓舞下斗志昂扬,激情澎湃.后来,斗争遭到西孟加拉邦政府的镇压,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由查鲁·马宗达领导召开了总结会议,号召建立真正的共产党.1969年4月22日,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又在查鲁·马宗达等人的领导下正式改建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印共(马列)).该党派信仰毛泽东思想,坚持走我国式革命道路,坚定认为我国的主席是我们的主席,我国的道路是我们的道路.与此同时,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发展中社会探究中心.经济增长探究所.国防剖析探究所等机构的我国问题学者发起建立了我国探究小组这一非正式的学术论坛.他们从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印中发展比较等方面展开探究,对毛泽东与甘地.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等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该小组每两周就我国的时事问题和相关探究主题组织专家进行探讨,并协助编辑出版我国述评(ChinaReport).此即后来的我国探究所(ICS)的前身.(三)20世纪70—90年代毛泽东思想的传播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是印度毛派运动的低潮期,毛泽东思想在印度共产党内的传播一时陷入低谷.此前,纳萨尔派领袖查鲁·马宗达对毛主席语录的极度推崇促进了印度毛主义的深入发展.他将毛主席语录视为真理,坚持让党内同志学习语录,甚至大声朗读以帮助不识字的人革命.然而,他的做法并未得到其他纳萨尔派领导人的支持,毛主席语录在印度的热潮随着查鲁·马宗达1972年的去世而消退.此后,毛主席语录的地位迅速下降并不再受追捧(1),而原本广为传阅的语录,遍寻街头也难得一本.查鲁·马宗达牺牲后,印共(马列)党内开始派别丛生,纷争不断.毛派各种革命力量之间重新整合,并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1975年6月,英迪拉·甘地领导的国大党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扼杀了一切反对政府的活动,毛派运动进入休眠期.1977年,印共(马列)领导的左翼联合阵线在西孟加拉邦执政,因此后来包括纳萨尔分子在内的绝大多数政治犯都得以释放(2).这一事件为21世纪印共(毛)的卷土重来做下了铺垫.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毛派运动从贫穷偏远的密林区,逐渐渗透到其他区域,甚至包括首都新德里.在这期间,虽然毛泽东思想在印度共产党内的传播一度冷清,但因世界毛泽东热的探究热情,印度知识界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探究渐趋专业.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至今,是西方对毛泽东重新评价和持续探究发热时期.这一期间,印度探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新著.文章又逐渐增多.1979年,南亚出版社出版了印度学者曼诺朗强·莫汉蒂的毛泽东的政治哲学,该书从发展我国家面临的反封建反殖民统治等现实问题出发,探究了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参考价值(3).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巨大,我国报道刊发了十多篇探究毛泽东的文章,对毛泽东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身份的确认,以及毛泽东思想对印度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实践价值提出了很高的评价(1).这一时期的探究,意在借鉴我国的发展模式探索印度的富裕之道.此间,我国探究小组协助编辑出版的我国述评开始在印度知识阶层形成较为深入的影响,并在印度建立我国探究的项目,培养具备我国语言技能的学者,熟悉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该组织不仅积极探究文章和书籍,而且还在报纸专栏和媒体上进行公开辩论,在重塑印度舆论.促进印中关系正常化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剖析我国历史文化.我国革命和发展经验以及冷战处理国际事务等方面作出了学术贡献.1978年,我国述评成为我国探究小组的正式刊物.我国探究小组逐渐成为印度政府对华外交的智囊团,吸引了部分印度外交官.记者以及科研机构学者参与其中.1990年,我国探究小组会同德里大学和印度发展中社会探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我国学探究学者,在已有基础上建成我国探究所,探究领域涉及我国历史及当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该机构在第一手探究中提供知识和数据,代表印度我国学探究的一流水平.2000年,印度政府的对外事务部甚至在发展我国家探究中心中为我国探究所租用了空间,用来帮助它进一步扩大学术探究范围.我国探究所积极搜集介绍毛泽东生平.思想的一系列出版物,尤其是英文世界的相关书籍文章,它也几乎网罗殆尽.(四)21世纪以来毛泽东思想的传播21世纪以来,毛派运动卷土重来.在印共(毛)成立之前,毛派就开始招募当地年轻人,不断扩大其行动范围,反抗警察和地主的掠夺.他们向村民承诺:将致力于推翻传统的阶级.种姓和长者统治的等级秩序,为民众谋求更好的生活.在恰蒂斯加尔邦和安德拉邦,毛派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农作物定价,树立了他们在底层民众和部落中的威信(2).2004年9月21日,印共(马列)党内的印共(马列)和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两派合并武装力量,成立印共(毛).印共(马列)中央委员会主席贾纳帕蒂出任了新党总书记.政党的统一促使印度毛主义运动实现了南北联合,逐渐发展为全国性的斗争.印共(毛)的诞生,也意味着印度毛派的组织.动员和对抗能力显著增强(3),进一步推动了毛派运动的发展.2007年2月,印共(毛)秘密召开九大,确定党章为:印共(毛)是印度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主义是指导该党在各条路线活动的思想基础.印共(毛)的最低纲领(短期目标)是,效仿我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它的最高纲领(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土地革命为中心任务,发动持久的人民战争夺取政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党章的确立开启了组织建设和运动发展的新时期,标志着印共(毛)完成了初步的思想建设,在进步中不断走向成熟(4).毛泽东思想在印度共产党的不断分裂.整合中得到了传播和发展.面对毛派的卷土重来,早在2006年6月,印度总理辛格就宣称纳萨尔主义是我们国家面临的最大的内部安全问题.2009年10月底,印度内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狩猎行动,对印共(毛)进行集中清剿,并计划在五年内将其彻底镇压.戏剧性的是,绿色狩猎所依照的低烈度战争战略依据的也是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1).印度政府派遣大量准军事部队.特种部队进入中东部的密林山区,用各式高精尖武器围剿印共(毛)的武装力量.中央政府与地方警察密切合作,针对穷困地区制定了新的发展举措,并提供特殊的对口支援,使印共(毛)根据地的底层人民逐渐脱离毛派.由于印度政府采用了前所未见的军事打击和剥离民众支持的政策,印共(毛)生存挑战大增,损失惨重.他们选择撤退和收缩,采取较为隐蔽的革命模式,把保护领导层提升为战略重点.2014年,新任联邦总理莫迪(人民党)上台,加大了对印共(毛)的剿灭攻势,以密集度更高.协调性更强的凌厉态势在全国范围内对印共(毛)进行围剿.此外,印度政府还对印共(毛)发动信息心理战,对其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攻击,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历史终结论,鼓吹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彻底失败.同时对印共(毛)发动舆论攻击,将印共(毛)污蔑为恐怖主义者,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虚假宣传印共(毛)的红色恐怖消息.印度媒体也将印度境内的宗教极端主义.部族仇杀等引发的事件栽赃给印共(毛)(2).国际孤立.政府打压.底层民众生存境遇改善等因素,使得新时期的印共(毛)的社会处境非常不利.在此期间,印共(毛)损失了阿萨德和金尚吉两位重要领导人,印共(毛)的活动范围开始转移至深山密林.出人意料的是,从2012年起,印共(毛)损失上层领导人的局面明显好转,因暴力冲突导致死亡的人数锐减.在控制范围上,印共(毛)没有失去原先控制的核心区域,在某些地区,实力反而得到巩固和增强(3).从印共(毛)深陷生存危机到渡过难关的转变可以发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未过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依旧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精神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学界对毛泽东探究的热情不减,关于毛泽东生平及其思想的探究更为深入,探究范围更为广泛,探究方法更为多样,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究成果,对毛泽东的探究作出了新的贡献(4).我国探究所的活动也开始获得新的维度,印中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与我国许多机构和学者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了研讨会,出版了书籍.我国探究所还与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大学和探究机构合作,发起一年一度的印度全国探究会议,邀请探究我国和东亚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评估他们的发展.三.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原因(一)得到印度底层民众的拥护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广泛传播有赖于印度底层民众的广泛拥护.印度政府至今没有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地主阶级占有大部分利益.底层人民深受种姓制度的压迫,社会地位卑微,生活贫苦.印度的阶级矛盾和贫穷问题相互交织,政府的改革举措又未能真正惠及底层民众,导致其生活和生产状况不断恶化.这些底层人民有的选择不反抗,效仿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有的则将毛泽东思想作为信仰和精神寄托,试图通过践行毛主义的革命斗争理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改变国家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印共(毛)的发展也是得到底层民众拥护的重要体现,其主要活动地带分布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支持它的人口中,绝大部分来自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相反,在富裕地区.城市地区,很少有人支持印共(毛).(二)符合底层民众的政治利益诉求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从19世纪绵延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毛泽东思想对印共(毛)的武装斗争具有借鉴意义.印度与我国在历史上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曾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因此印共(毛)认为,印度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权的印度政府是资产阶级的傀儡,必须推翻现有制度,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他们将毛泽东视为偶像,将被历史证明了的毛泽东思想视为解决印度社会痼疾的灵丹妙药,并将其作为指导阶级斗争的行动指南.更直白地说,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结合了印共(毛)自身对于政治利益的诉求.经过长期的发展,印共(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组织系统,掌握了较强的武装力量和巩固的群众基础,拥有了明确的革命规划和较稳定的经费来源,印共(毛)将长期发展,继续传播毛主义的思想.(三)具有历史文化及发展道路的相似性我国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带领下实现了民族独立,解决了土地所有制等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后又实现了经济腾飞.相反,印度在建国时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此后民众依然贫苦,社会冲突不断,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由于中印两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因素相似,相生相长,相互竞争,导致印度学者常地缘视角探究毛泽东思想.印度知识层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毛泽东抱有强烈的崇敬之情,认为探究毛泽东及其思想可以帮助解决印度自身的问题,实现印度的强国梦,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超越我国.长期以来,我国报道保持着对毛泽东探究的浓厚兴趣,近30年我国报道发表关于毛泽东探究的文章就有近20篇(1).这些年来,印度学者无论出于兴趣.信仰或者救国,对毛泽东思想的探究都从未停止过,这些探究无疑也同时促进了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传播历经近一个世纪,其间过程跌宕起伏,但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思想是经过背景沉淀的思想理论,对于印度的无产阶级斗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我国的文化财富,更是世界的文化瑰宝.探究毛泽东思想在印度传播的历程,剖析总结其在印度传播的原因,无论对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还是讲好我国共产党的故事.我国的故事.我国人民的故事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注释1毕剑横:国外毛泽东探究评介,中共党史探究1993年第3期.2冯雷:近代以来我国最大规模的对外思想传播---我国化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我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5日.3龚格格: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毛泽东思想探究论著概述,毛泽东探究2014年第2期.4吴国富:当代国外的毛主义:词源考释与话语解读,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5ManoranjanMohanty,Redandgreen,SetuPrakashani,2015(2),P.i.6薛念文:印度学者毛泽东探究评述---以〈我国报道〉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探究2016年第9期.7[印]斯瑞玛缇·查克拉巴提:印度毛主义和小红书的兴衰,现代哲学2016年第2期.8王晴锋:印度毛派的武装斗争及其成效---兼论印度毛派为何能持久存在,印度洋经济体探究2016年第6期.9龚格格: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毛泽东思想探究论著概述,毛泽东探究2014年第2期.10薛念文.孙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道〉对毛泽东的探究---地缘政治因素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1TheNationalReport,DelhiPreparestoCrushRuralArmy,TheNational,November4,2009.12吴国富: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源起及其演进,社会主义探究2012年第6期.13王静: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中的印共(毛),马克思主义探究2012年第9期.14王静: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的理论与实践探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页.15李熠煜:印共(毛主义)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趋势,毛泽东探究2015年第6期.16张世均:21世纪初印度共产党(毛派)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17梁怡.刘晓云:新世纪以来国外毛泽东探究述评,毛泽东探究2014年第3期.18薛念文.孙健:近三十年印度杂志关于毛泽东的探究评析---以〈我国报道〉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6篇导航:第一篇:毛泽东思想论文第二篇:第三篇:浅析毛泽东思想的内涵第四篇:探究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及其不足第五篇:探究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第六篇:浅析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