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和美国战略东移的影响,我国的周边安全和外交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自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渲染我国威胁论,认为我国必走国强必霸的道路,我国的崛起必定将压缩周边国家的成长空间.随着美国的战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略东移,重返亚太为我国周边跟随美国的国家构筑了坚强的后台.我国周边出现了一系列的挑战因素都与这些有很大的关系.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和外交环境之下,需要在巩固和维护周边安全,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增强多边互动,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周边安全与外交战略融合推进等方面有所加强.关键字:我国;和平崛起;周边安全;外交战略;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战略东移,重返亚太以来,我国周边许多国家跟着美国,不断对我国提出各种要求或者以各种借口或理由非难我国,我国的周边外交和安全形势因此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多边化,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挑战.自十八大以来,新一届的政府不断为我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多次做出顶层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我国自身和周边国家的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战略.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等.
一.周边国家对我国崛起的反应面对我国的不断崛起,周边国家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借助美国的安全保护继续加强与美国的联盟,有的则以美国为坚强后台不断对我国做出无底线的挑战,有的却表现得较为温和,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外交方式.205年6月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不仅会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长久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地区安全.但好景不长,在朝鲜连续进行多次核试验之后,韩国为力求自身安全利益而允许萨德入韩,其实质是针对中俄.韩国接受萨德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从朴槿惠政府来看是为面临的大选做铺垫,从美韩同盟关系来看主要是为遏制崛起的我国,在我国家门口安放监视器以威慑我国.在这过程中,韩国的对华政策实际上也是被美韩同盟所绑架了的.目前我国与日本存在争议的主要是钓鱼岛和东海海域,中日关系的发展更多的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历史和美国原因,中日关系的节迟迟不能解开,这也导致了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现象.日本自1968年后长期雄踞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2010年GDP总量被我国超越后,其对自身亚洲地位的焦虑心理和对我国的不平衡心态明显表露.在日本不再是亚洲头号经济大国,并且在历史认识和领土争端问题上与我国等周边国家摩擦不断的当下,接受民意调查的日本人近七成都把我国视为潜在的威胁.[1]日本2016年新版防卫白皮书于8月2日正式通过,其中我国威胁.朝鲜威胁.反恐以及安保法案等更是成为关键字.白皮书对于我国的污蔑力度有增无减,措辞上从担忧变成强烈担忧.关于我国的单独章节多了6页,长达30页的叙述依旧延续了以往的做法,大肆渲染我国威胁论.[2]南海周边国家对于我国的崛起怀着扼杀于要强未强之时的心态.目前我国处于上升阶段,南海周边国家凭借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试图侥幸获取利益以确保成为既成事实和具有法律依据.自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提出南海仲裁案以来,用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杰夫·代尔·米强的话来说就是暗潮涌动的南我国海.[3]近来,善于在大国间搞平衡外交的新加坡也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8月初,李显龙在访问美国期间更公开表示,临时仲裁庭的裁决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希望各国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这是继美日澳欧盟后,第一个明确要求各方接受裁决的国家,比韩国.英国等美国盟国的表态还积极,新加坡因而成为响应美国号召.公开对我国施压的国家之一.[4]与菲律宾态度不同的是,据报道越南在南海直接建立了军事设施.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越南已在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Islands,我国称为南沙群岛)部署新的移动火箭发射台,此举是对我国扩张主义的强硬反制.[4]印度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上任以来,一直注重发展国内经济.20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两国签署协议,构想了高达200亿美元的对印投资,[5]但存在的边界争议仍是两国难以跨越的障碍.印度战略探究人员阿斯萨纳(S.B.Asthana)认为,我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实力.军事能力.发展近海投送力量的计划以及核打击能力和军事现代化步伐,在不久的将来会对印度安全构成威胁.[6]与上述国家所不同的是,作为周边国家之一的泰国对我国的崛起则表现得较温和.这主要是泰国借助我国发展之际也不断强化其经济优先的国内战略.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与我国没有直接安全矛盾的泰国,乐于采取温和的政治安全政策以强化与我国的友好关系,深化与我国的经济合作,为落实其经济优先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7]周边国家对我国的崛起反应各不相同,但是整体上可分为几种较为明显的特征.第一类是紧跟美国,强化与美国的同盟来向我国施加压力,从而获得名义上的利益,但是这一类国家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多少好处.第二类是善于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点,以采取平衡外交来左右逢源的国家.第三类是较为独立的根据本国自身的发展战略来制定外交政策,这类国家往往会单独同我国进行外交往来,在外交上与我国走得比较近.二.当前周边安全形势与周边外交政策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的政府领导下,周边安全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周边外交新政策正在大力推进.但是,在与周边国家关系有序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不利因素,朝鲜半岛核问题正日趋严峻,中日钓鱼岛问题时有出现和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等一系列的周边问题使的周边安全形势也日趋复杂化.此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周边安全形势也面临着多种多样变化,特别是在经济领域的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传统安全形势在当下信息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下,传统安全反而时有被忽略,我国要想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国,传统安全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就当前的周边安全局势来看,东北亚的朝核问题和南海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半岛无核化既符合我国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随着美日韩联盟的日益紧密化,朝核僵局似乎更加难以化解.我国一贯支持采用和平的谈判方式积极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积极促进六方会谈的开展就是其表现之一.但某些域外国家总是一味地指责和非难,采取各种方式制约朝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进一步升级.在岛屿问题上,中日钓鱼岛摩擦时有出现,南海岛礁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我国与菲律宾.越南在南海的岛屿争端致使双边关系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倒退的现象.随着美国从不参与不选边站到提出自由航行的立场变化,许多非当事国也加入到了南海的浑水中.到目前为止,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都已加入到南海问题的探讨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之争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遥相呼应,中美结构性矛盾与东亚热点问题结合,点的争端上升为面的冲突的风险在加大,我国与日本.美国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在上升.[8]随着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东亚有关国家的岛屿之争,朝核问题的日趋加剧,我国周边的传统安全议题凸显.我国周边非传统安全合作有被传统安全的对峙和冲突取代的趋势.[9](二)非传统安全形势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当前周边主要存在的是经济领域的安全威胁.美国所倡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没有邀请我国参加,而且其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围堵我国.对于我国而言,不加入TPP谈判可能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被排除在规则制定之外等不利影响.[10]世界舆论对于我国为维护主权所采取的坚定立场都带有负面的评价,认为我国在利用集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进行进攻性和挑衅性的外交政策.不利的舆论形势为的外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阻力.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采取以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国家发展战略,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但是软实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现了下降.根据英国单片眼镜调查显示,2012年调查的全球30个国家的软实力排名中,我国的排名比此前的排名下降了2名,滑落至第22名.[11]相对于周边传统安全形势而言,非传统安全形势在各国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控性得到加强.在全球公共治理的议程中,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治理体系和制度都在不断的得到强化,非传统安全总体形势较为乐观.(三)当前周边外交政策面对新的周边外交环境和国际挑战,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周边外交政策进行了适时的调整,中央周边外交座谈会的召开即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表现为:周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处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的理念由互利到强调惠及,政策目标由维持周边稳定和密切经济合作提升为建设命运共同体,总体上突出更加奋发有为地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工作.[12]在我国快速崛起.美国战略东移和周边国家外部反应综合征的大时代下,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形势错综复杂,为应对复杂的安全环境,适时地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亲,我国与周边国家一衣带水,以中华文化为主要纽带的大中华圈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联系的历史基点.诚,真心诚意是与周边国家开展外交往来的重要指针,我国真诚尊重和支持周边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欢迎周边国家搭乘我国经济发展的便车一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惠,以一带一路为标志的互惠互利战略举措将惠及周边国家.2031年来我国针对周边各个战略方向,有重点地积极开展工作,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和构想,提升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合作水平,使我国发展惠及更多的周边国家.[13]同时我国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经济,以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来惠及周边国家.我国只有自身发展了,才可以给周边国家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如此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14]容,有容乃大,我国作为地区大国,一贯支持东盟在地区发挥主导性作用,积极参与东盟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支持和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发展道路,从不以任何目的和条件干预他国发展,以磅礴大气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三.周边外交新理念实践尽管周边环境错综复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同时存在,但是在亲.诚.惠.容的外交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周边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有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局面来之不易,当前外交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但在外交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需要把握其他一些方面.(一)亲邻亲友,情缘纽带亲就是要巩固这种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情感纽带.[15]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天然的亲缘纽带关系,这是与其他域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厚条件.地缘相近,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陆上4个国家相邻,与日本.马来西亚等6个海洋国家相邻,因此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取决于陆上与海上亲邻的双边或多边关系的好坏.人缘相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于民相亲,心相通.感情的深厚不仅仅是国家间首脑外交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间交往和商贸往来重要基础.文缘相通,我国周边国家与中华文化有着长久的联系,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较早而且深远.所以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实践中坚持亲邻亲友的政策,以文化的渊源为亲缘.情缘纽带,推动周边外交关系的持久良好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相互沟通.增强互信,强化亲缘关系.因此,在周边国家的交往中,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16](二)以诚相待,做周边安全的维护者与领头雁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在国家间关系中也同样是根本.在国家安全自助和意图不确定的国际关系中,很少有学者或政治家重视诚的理念,因为一般不会有国家把自身的安全寄托在其他国家的诚意之上.[17]所以,在周边安全的维护中,诚是周边国家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石.为维护周边安全的稳定与持久,我国需要增信释疑,消除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不信任;同时也主要自己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做维护地区安全的领头雁.在整个东亚地区,我国是安全自助型国家,更多的国家是安全上的他助者.周边国家的安全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一些国家接受美国的安全保护,还有一些国家实力较弱且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维护安全.[18]因此,我国在考虑自身安全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到周边其他国家的安全.在与周边国家增信释疑的基础上主动担起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的重任.习近平主席曾强调: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19]作为地区大国和周边安全的坚定的维护者,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以诚相待在外交实践中必须得到坚定的贯彻执行.(三)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命运共同体由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他发表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主旨演讲,强调各国应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各国都应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而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20]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周边国家的发展与我国的发展切实联系起来,实现真正的同呼吸共命运.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仅要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提携相互促进,更是要在安全上相互信任,互不猜忌.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携手建设我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表示中方愿与东盟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提出了全方位建设我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五大举措: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人文上心心相印;地区机制上开放包容.[2]更为重要的是,在外交上还应该加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强化抱团的力量.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上,需要做到与周边国家团结合作,以建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目标的双边或多边关系格局.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的作用.我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一衣带水,强化东盟10+1合作模式将会有利地促进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南海问题上的有效解决.加强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制定惠及周边国家发展的政策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外交政策中重点把握的方面.(四)包容互鉴,求同存异容更多的是指包容,面对不同情况的周边国家,我国更多的是需要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和尊重周边地区的多样性.当然,接纳和包容并不是在所有的问题上都采取谦让的态度,在一些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须要有坚定的立场.我国周边国家大部分位于亚太地区,而亚太又是美国的利益所在地,所以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是我国周边特别是在东亚地区的外交关键.我国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规则中一是要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二是要坚决反对打着某些旗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三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时也要积极加入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之中.容就是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22]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的利益交汇区,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地区持续发展,中美两国都需要各自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对于亚太地区的我国周边国家,在周边外交中也需要包容互鉴,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包容不同的外交政策取向,只要是有利发展两国关系,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都应该得到加强.参考文献[1]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渲染我国威胁论[EB/OL].http://gs.people.com.cn/cpc/n2/2016/0803/c345040-28774136.html.2016-08-10.[2]杰夫·代尔·米强:FT大视野:暗潮涌动的南我国海[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552.2016-08-10.[3]薛力,刘立群.新加坡为何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987?ful=y.2016-08-20.[4]迈克尔·皮尔.南我国海争端加剧中越紧张[EB/OL].http://www.ftchinese.com/001068868.2016-08-11.[5]艾米·卡兹明.我国和印度重启外交往来[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912?ful=y.2016-08-15.[6]S.B.Asthana,ThePeople’sArmyofChina:ACriticalAnalysis,CombatJournal,Vol.30,No.2,2001,p.38.[7]孙学峰,徐勇.泰国温和应对我国崛起的动因与启示(1997-2012)[J].当代亚太,2012(5):80-96.[8][9]冯永利,方长平.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探析-侧重于软实力的视角[J].教学与探究,2013(4):72-78.[10]金中夏,袁佳,张薇薇.TPP对我国的挑战及我国的选择[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6):70-80.[11]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35472.html.2016-08-15.[12][17]陈琪,管传靖.我国周边外交的政策调整与新理念[J].当代亚太,2014(3):4-26.[13]杨洁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J].国际问题探究,2014(1):1-7.[14][15]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我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J].国际问题探究,2014(3):9-20.[16]洪鹄.我国特色周边外交的四字箴言:亲.诚.惠.容[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08/c_118063342.htm.2016-08-29.[18]孙学峰.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我国的东亚安全政策[J].外交评论,2011(6):32-48.[19]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北京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的致辞[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707/c70731-18466024-1.html.2016-08-26.[20]陈向阳.习近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新秩序[EB/OL].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6-01/08/content_37489175.html.2016-08-26.[21]李向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我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12(9):17-27.[22]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505/c402863-28328052.html.2016-08-2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