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台湾问题解决方针探究

2020-05-28 19: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一国两制"作为促进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文章首先概述了"一国两制"从理论酝酿到最终提出所经历的长期过程,指出其体现了我们党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次,通过"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践成效梳理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表明该方针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最后,指出虽然当前台湾问题形势更为复杂,台独气焰更加嚣张,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仍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关键字:"一国两制";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一国两制"是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未实现祖国统一,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社会制度不同.虽然已经处于社会主义阶段,并且已经进入新背景,但港澳台仍处于资本主义阶段.马克思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是在旧社会的胎胞里出现的.因此,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没有充分发挥其生产力优势以前,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其合理性.此外,港澳台地区居民已经适应了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方式,当前条件下改变其社会制度不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由于其自身矛盾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消亡后,港澳台地区必然会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一国两制"成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路径.虽不放弃武力实现祖国统一,但并不排斥并积极争取和平统一.历代领导人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一国两制"最终成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早在1949年2月毛泽东同米高扬会谈时就表露了其考虑和平统一的想法.毛泽东在意识到国民党残余力量可能会撤到台湾去,认为海岛上的事情比较复杂,需要采取较灵活的或和平过渡的方式解放台湾.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最早类似于"一国两制"设想的论述是毛泽东.周恩来1956年10月7日在接见曹聚仁时提出来的,"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照旧".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基本原则,即台湾必须统一于我国;"四目"是具体方式,主要内容是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可进行适当改革."一纲四目"是"一国两制"的雏形,"一纲四目"的提出标志着对台政策从"和平解放"调整为"和平统一".1978以来,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背景的主题,海内外儿女都希望两岸能携手合作,实现民族复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逐渐浮现出来.1982年1月,邓小平正式说明,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前提下,我国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3年6月,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在此基础上,可以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江泽民.胡锦涛等也多次强调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并希望两岸能够尽快谈判,创造有利条件,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实现祖国和平.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我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一国两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核心内容包括"一个我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等内容.它为实现和平统一找到了一条各方均能接受的.与国情相适应的方案,这是马克思主义我国化的伟大探索,体现了我们党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实事求是的精神.二."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践成果喜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但最先在港澳地区得到实践.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以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居民生活没有受到改变.这表明,"一国两制"方针切实保障了港澳地区的利益,"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践是成功的.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大陆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活力得到大幅度的释放,大陆地区居民逐渐富了越来,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港澳地区回归祖国以来,搭上了大陆地区快速发展的班车,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一国两制"维护了港澳地区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保障了港澳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港澳居民民心稳定,国家认同感大幅提升.经济方面,港澳回归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香港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092.3亿美元,[1]是1997年1773.5亿美元的1.74倍,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1万美元,约是1997年的1.58倍.澳门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61.8亿美元,是回归当年的7.8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2万美元,是1999年的4.63倍,澳门已经成为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项目规划的展开,港澳地区经济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产业结构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港澳地区的产业结构也更加趋于合理,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15年,国外游客到达香港人数为2668.6万人,香港国际旅游收入达426.01亿美元,分别是1997年的2.37倍与4.27倍,年均增长分别为4.9%与8.4%.2015年,国外游客到达澳门人数为1420.8万人,澳门国际旅游收入达320亿美元,分别是1999年的2.83倍与12倍,年均增长分别为6.7%与17%.对外贸易方面,回归以来,港澳地区对外贸易并没有因为"一国两制"而受到影响,港澳地区进出口商品数量持续增加.至2015年,香港空运货物周转量达112.9亿吨公里,是回归当年的4.86倍,港澳地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持续增长.金融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中央政府积极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成为大陆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的重要通道.2017年港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比2007年增长了7.9倍,达到约29万亿港元.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中资股占港股比重越来越高,沪港通.深港通的实行加强了香港市场的国际吸引力.科技创新方面,港澳地区创新水平和科技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香港非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为11973个,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为239个,分别是1997年的5倍与9倍;澳门非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为62个,是2001年的9倍,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也有所增加.人口方面,港澳地区人口稳中有升.自回归以来,香港总人口从1997年的648.9万上升至2015年的730.6万,年均增长0.66%,同时期香港抚养比从40.87%下降至44.31%;澳门总人口自1999年的424.3万上升至2015年的587.6万,年均增长2.05%,同时期澳门抚养比从45.07%大幅下降至28.21%.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趋于平稳甚至下降时,香澳地区人口呈上涨趋势,且抚养比逐渐降低,表明港澳地区自回归祖国以来,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教育方面,港澳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香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1年的28.18%上升至2015年的68.48%;澳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幅度更大,从1999年的27.37%上升至2015年的75.6%.回归以来,香港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26%至4.56%之间,高于回归前的水平;澳门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达96.23%,比回归时提高约5个百分点.港澳地区社会经济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一国两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香港为例,依据"一国两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享有对自身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基本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权利,香港可以以"我国香港"的名义,在经济.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单独与世界各国或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香港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不变等等.这些规定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基石."一国两制"既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物资调配效率高.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又能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发优势,有利于港澳融入经济全球化,不断积累人才与科学技术,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正是因为香港自身经济实力强大,而且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香港才没有受到经济重创.此后,港澳地区与大陆经济紧密度越来越高,大陆与香港地区互利互补,香港国民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一国两制"深入人心.三.和平统一仍面临诸多挑战1.台湾问题形势更为复杂港澳地区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一国两制"的强大活力,表明"一国两制"是祖国和平统一的对症良药.但台湾地区相比港澳地区形势更为复杂,这至少体现在:(1)谈判对象不一样.港澳地区回归前是英国.葡萄牙的租借地,我国仍然享有港澳地区的主权,因此,港.澳地区回归谈判对象是分别我国与英国.我国与葡萄牙,是国家间的谈判,谈判的主要内容是租借期满的后续安排问题.台湾问题的谈判是在"一国"框架内进行的,谈判对象是两岸,属于我国的内政,因此台湾问题不能与二战后的德国问题与朝鲜问题类比,不能用处理德国问题与朝鲜问题的方式处理台湾问题.(2)台湾居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较弱.国民党退据台湾以后,长期进行反共宣传,两岸处于隔绝状态,台湾仍有不少居民仇视大陆,把大陆当成"蛮荒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认同感和感情联系逐渐减弱.台湾地区居民对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要么不了解,要么拒绝了解,显示台湾居民对大陆的信任感不强.(3)台湾地区政党较多,利益诉求不同.台湾地区政党各怀心思,"统"."独"对大多数政党来说无关紧要,执政诉求是绝大多数政党核心利益,"统""独"往往只是一个选举幌子,每到选举时,"统""独"问题便会在公开场面上进行探讨,但往往无果而终.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因而台湾地区政党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难度.(4)国外势力的干预.台湾问题虽是我国内政,但国外势力时常插手两岸问题,阻碍我国和平统一进程.与我国建交不到三个月,美国便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并依据这一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违反了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的有关约定,阻挠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进程.2018年3月18日,美国又通过了台湾旅行法,在与台湾关系上打擦边球,试图与台湾发生实质性互动关系.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得台海问题更加敏感.2.台湾地区独立倾向更加明显自李登辉.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已来,台独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蔡英文2016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台独气焰更甚.台独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渗透,推动"柔性台独".政治上,蔡英文一直不肯说清楚两岸关系的性质,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留下一份"未完成的答卷",甚至公然表示要"力抗大陆".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表面上要"维持现状",实际上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对岛内支持统一的群体进行压制,成立"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调查国民党党产,大有清算国民党党产之嫌.积极扶持台独势力,提任台独倾向明显的赖清德为台"行政院长",默许赖清德发表台独言论,破坏两岸关系和台海稳定.在经济上,采取各种手段试图降低台湾经济对我国大陆的依赖,限制大陆地区对台湾投资.蔡英文当政以来,重点推动"新南向政策",促进台湾与东南亚.南亚与大洋洲的经贸关系,分散经济过度依赖大陆的市场风险.积极寻求通过谈判加入以美日为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但面临重重困难.蔡英文忽略了"南向"国家的政治体制多样性和地缘政治复杂性,其对外贸易必然不会像与大陆贸易一样顺畅,因此她的对外经济政策处处碰壁.两岸经贸关系是其它任何区域经济关系都无法替代的,只有承认"一个我国",台湾才能打消其它国家与台湾贸易的疑虑,提升台湾的吸引力.在文化上,蔡英文当局积极推动"去我国化".修改高中历史课纲,简化我国史部分,将我国史放在东亚史内,从课本结构中造成台湾不属于我国的假象;台"教育部"驳回遴选会选出的具有亲蓝色彩的台湾大学校长候选人,干预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纵容台独分子肆意毁坏蒋介石铜像,试图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开历史倒车,限缩两岸两流.四."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具体理论成果,"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其能在祖国统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台湾问题形势更为复杂,台独气焰更加嚣张,但和平统一始终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改革开放后,大陆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仍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在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保留军队;可以保留原有的政府框架.社会制度,台湾民众可与大陆民众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也就是说,只要在一个我国框架下,两岸平等协商,什么问题都可以探讨.但大陆也不放弃用武力解决台湾的可能.已经制定了反国家分裂法,规定了使用"非和平手段"的情形,如果台湾当局越过底线,即台湾从我国分裂出去成为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我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则大陆必将依法行事,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举措,扞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心愿,无论台湾问题有多复杂,我们都有能力.有决心维护祖国统一.如果让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作为历史答卷人,必然会得到一个不合格的分数.同时,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就能达到威慑台独势力的效果,促使台湾分裂势力从不敢独向不会独转变.参考文献[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人民出版社,1971.[2]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1996.[3]金冲及.周恩来传(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童小鹏.风雨四十年(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1996.[5]鲁龙特."一国两制"思想的理论渊源[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09-09/11/content_344988.htm.[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guoqing/2005-07/29/content_2610639.htm.[7]我国证券报.香港回归二十年港股市值增长近八倍[EB/OL].https://finance.qq.com/a/20170630/006199.htm.[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5-07/29/content_18298.htm.[9]蔡英文致信民进党员号召"力抗大陆""维持现状"成空谈?[EB/OL].http://www.guancha.cn/local/2016_09_30_375892_s.shtml.[10]人民日报:台湾修改课纲"去我国化"是极可悲的事[EB/OL].http://www.chinanews.com/tw/2017/07-06/8270607.shtml.[11]唐树备称"一国两制"对台湾与港澳有五不同[EB/OL].http://news.66wz.com/system/2004/08/09/057544074.shtml.[12]反分裂国家法(主席令第三十四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05-06/21/content_2602175.htm.注释1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下同.2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为TPP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