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目录导航:[]历史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第一章][第二章]历史博物馆文物展示设计目的与原理剖析[第三章]博物馆文物展示的传播与学习探究[第四章]探析历史博物馆文物展示的设计方法[第五章]历史博物馆与文物未来发展方向探究[第六章]历史博物馆文物展示设计结论与参考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文献
第一章历史博物馆展示设计概论1.1历史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缪斯庵,它是祭祀希腊女神缪斯的祭坛和神殿,英文为Musem,,意为缪斯的遗产.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第三条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探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探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1979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提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结构和科学探究机构,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可知,博物馆是一个宣传教育机构,是国家的重要文化设施和公共设施,同时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的多少与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博物馆对社会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收藏保护文物和标本并进行探究,举办陈列展览进行宣传教育,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一个博物馆必须要有藏品,有陈列展览,向社会和观众开放,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博物馆.不少人常将博物馆视为展览馆,主要是对他们的性质不太了解.虽然它们都有展览,也都向社会开放,但展览馆一般没有固定藏品,也没有基本陈列,常常临时组织征集一批展品,举办临时性的展览.这些展览多以现代内容为主,包括各行各业的成就展,各种展销展示会等,展览结束展品即退回交还送交单位或自行处理,一般不举行收藏.而博物馆一般都要有代表本馆性质的固定陈列展览,而这种陈列展览又要以文物为基础,因而要有丰富的文物藏品,需要经常不断地征集收藏保护文物.博物馆既有固定陈列,也有随形势变化的临时性展览,它的内容可以包括古今.我国对于博物馆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其定义也有过多次修改.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构,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是以实物的论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究学问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两次大的探讨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探究机构,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探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我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认为,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适合的: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如我国历史博物馆.我国革命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我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等.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如故宫博物院.南阳汉画馆.广东民间工艺馆.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徐悲鸿纪念馆.天津戏剧博物馆等.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如我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我国科学技术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如南通博物苑.山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历史博物馆涵盖了历史知识及其与现在和未来的关联.有些历史博物馆涵盖了某些特定的策展范围或是某一特定地区,有的则较为笼统.这类博物馆包含范围广泛的物件,包括历史档案.各类型的文物.艺术.考古物件.考古博物馆则更专精于考古发现.历史博物馆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占主导地位.涵盖了不同名族,历史时期,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军事事件和遗迹等.历史博物馆包括了从政治到经济,文明到精神,物质到意识等多层面多领域的知识传播.1.2历史博物馆的展示概论.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在山海经就出现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但是把博物和馆联系起来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确是很短暂的,这就是博物馆的概念,必须把藏品展示出来,供人参观浏览,这才是博物馆的意义所在.世界上诸如卢浮宫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鼎鼎大名的历史博物馆,无不是由私人收藏或者是皇宫内藏改为公开展览以供参观,才由宫殿变成了今天举世闻名的博物馆.通过摆放,陈列,展示,各种文化历史得以充分的传播,展示方式也由私人珍藏的传统方式进步到今天种类繁多的展示形式.1951年,第一届世博会,水晶宫的诞生不仅仅标志着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功,也给博物馆这个看似陈旧,古朴的老人换上了一套新衣.100多年过去了,2010年世博会刚刚结束,各种高新科技和新奇的展示方法层出不穷,世博会给了我们新的启迪,各种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布局得当的博物馆让我们应接不暇.博物馆是一种文化载体,是没有限制的全民教育机构,逐渐变成社会上的教育文化中心.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发展水平也某种程度上展示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国力.博物馆对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文化精神软实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他的涵盖面和层次度,展览的内容和效果都是学校和图书馆这样的文化机构所不能比拟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博物馆的展示方式通过世博会这样的大舞台,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门前冷落,世博会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设计的方式,科技的运用,理念的创新,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我国的博物馆也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再在老式摆放,一成不变的老路上继续走下去了,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走向国际化,把人家优秀的东西拿进来,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方式不同于学校和大众传媒.博物馆的传播是通过实物为媒介,展示为手段,进行近距离的文化教育.博物馆是一本会动的书,是真实的电影,是历史的电视剧.他展示出来的历史知识不仅仅是图片和文字,而是真实的,生动的实物.它传播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心震撼都能给观众带来其他媒介所无法传递的信息和记忆.博物馆在教育界的地位也慢慢开始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国家也在加大对博物馆方面的投入,而历史博物馆作为主导和先驱也被视为重中之重.随着国力的增强,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巨大飞跃.一批新建.在建的博物馆功能齐全.美轮美奂,俨然成为地标性建筑.比如地处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博物馆,采用了青铜背景最典型的礼乐重器"鼎"的造型,建筑面积达到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由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投资2亿元兴建的我国紫檀博物馆,占地万平方米,古色古香的展厅内藏有紫檀精品近千件.有专家认为,国内一些博物馆的软硬件建设已经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山山水水也是博物馆.我国博物馆的类型.藏品.内涵与功能也得到空前的拓展和完善.除了原来较为发达的历史(革命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之外,艺术.科技.民族.民俗.自然和地矿及各种行业性的博物馆都有了长足发展.此外,还涌现了不少遗址类.景观类.与地方特色经济紧密挂钩的产品类博物馆,譬如温州的我国鞋文化博物馆.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我国的博物馆形式已不局限于有形的建筑物和固化的展品.贵州省黎平县地扪寨是有名的"侗族大歌之乡",这里的46个自然村寨,172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前不久都被纳入了新建的"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之中.借助高科技翅膀的网络博物馆也已崭露头角,在互联网的"齐瓦当博物馆"里,你就可以点击鼠标,轻松浏览到许多精美的瓦当图片.在这样一片生机蓬勃的发展形势下,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更加需要被我们重视.1.3历史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的理论探究意义.现在我国的设计遇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在设计中只是纯设计,或者一味的在实践中创作,却没有相关理论给以引导和支持.如果理论联系实际,再进行设计创造,必然会相得益彰,让设计更具想象力和整体性.理论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又在后来的实践中给予指导,所以我们探究设计理论是相当有必要的.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全国各地逐渐开始了兴建博物馆的热潮.据统计,到2006年2月17日为止,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300多个,博物馆品类日益丰富.地域分布更加广泛,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超过2000万件.各博物馆逐步建立起规范126的藏品管理制度,定级.建档.备案等基础工作有序开展.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观众1.5亿人次以上.这样大规模的博物馆建设运营,有一部分是在仓促中完成的,特别是在设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博物馆的布展工程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空间的美学特性方面明显不足.展示方式单调.没有吸引力等等.当然这种局面也有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关于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不够成熟,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的结果.由于展示设计方面的理论的缺乏和当时审美能力的限制,很多博物馆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出发,没有考虑到长期的展览和适应未来的要求,盲目的兴建了很多缺乏美感,单调的展示方法,没有新意的博物馆,导致目前其中的大部分的博物馆已经吸引不到观众前来参观了.所以这些缺乏理论指导而产生的博物馆,就是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要避免的,也是本文探究的意义所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