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数字化审计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2020-05-27 11: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探究数字化审计系统的搭建与运用?[第一章]大数字探究审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绪论[第二章]数字化审计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建设目标[第三章]审计平台建设内容[第四章]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剖析[第五章]审计平台应用案例[第六章]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总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结6.1.1数字化审计平台的优点审计机关通过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在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审计工作的开展模式和具体的审计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在对财政.社保.地税等行业进行审计时,通过数字化审计模式,除了上述的能将审计业务人员从繁琐的采集转换中解脱出来,有效提升了审计质量和效能,真正做到平台审计外.还有以下优点:1.通过不同部门数据的横向.纵向剖析,从根源上发现产生相关问题的原因,剖析出更深层次的根源问题[25].比如社保审计中,通过大数据剖析,发现民政部门的个别死亡人员数据并没有在社保系统中体现,主要是因为死亡人员的亲属并未办理相关停卡销卡手续,社保系统就无法得知该人员已死亡,如果民政.公安.社保三方数据实现共享,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又如异地报销,也是因为全国医院.社保系统不共享,人工报销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以此次社保审计发现的都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全是数据不共享造成的.2.通过审计平台,可以为相似项目审计打下基础,提供方法和经验数据.各地审计机关组织的项目虽然涉及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不同阶段,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无外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等,各地方的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的系统也类似,所以全国上下审计机关可以行成一盘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比较困难,后面的人就可以方便多了,这也是审计署要求全国审计机关构建数据平台的原因.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使得审计机关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补上了现场实施审计的一块短板,平台所形成的电子材料,能够实现审计系统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OA系统在公文办理.机关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使得整套流程中大部分通过网络,实现了审计业务管理.机关内部管理的全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数据中心管理,不仅解决了审计过程中数据安全控制.数据剖析.数据管理的问题,还实现了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字化审计平台提供了规范性的审计文书模块和审计流程控制手段,确保了审计工作规范化,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26].6.1.2存在的不足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在全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地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纷纷进行了建设.但是,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工作整体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计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数据收集转换功能模块一般需在被审计部门放置前置服务器,以便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原始数据,但实际工作中因为法规依据不充分和取数据手段的验证困难,很难实现电子数据取得机制上的固化,且各部门对审计机关进行数字化审计的认知程度不同,导致有的被审计部门以保密等各种理由不愿意提供审计资料和案卷等.2.实时动态更新不足随着数字化审计平台数据积累增多,需要对数据进行新旧更迭,目前审计部门对于数据采集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实时联网采集数据信息和定时备份取得数据信息.为了保证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安全,大多审计机关部门采用的是定时备份获取数据,一般是一年更新一到二次,只有少数联网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审计机关可以达到实时更新的程度.目前虽然数字化审计发展良好,但是由于很难做到实时更新的普遍性,因此影响电子数据的时效性,在对各行业数据进行对比的时候,往往只能对比到上一年度,当于当前的情况就无能为力了.3.共享机制还需健全数字化审计平台目前建立的审计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还是以各个单位为主体进行建设和应用,因此对于数据信息的共享仅停留在审计机关内部,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还不能与其他审计机关的的信息进行共享交流和比对,无法有效的做到各区域间的电子数据共享的数据横向对比,数据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27],如何进行更大层面上的数据集中,这也是未来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发展方向之一.4.数据挖掘技术有待深化,审计剖析效率还不够高.数据挖掘技术更多的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之前年度的历史信息进行挖掘和收集来构建数字化审计模型,查找数据间的规律.但是目前大部分被审计单位由于自身对存储数据的管理不完善或者制度不健全,较难提供多年的电子历史数据,这就需要审计机关去收集和处理被审计单位的非结构化历史信息,才能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建造审计剖析模型[28].就目前被审计单位数据的积累过程.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待提升方面来看,若要全面推广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升审计数据剖析效率,还需对一定的时间成本.5.固化的审计模块,长期以往将无法满足审计需求.随着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审计的需求也肯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审计模块一直保持不变而没有得到及时扩展与升级,肯定不能满足审计需求.设计数字化审计平台时,一般是向第三方公司提出审计需求,再由专业的编程人员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应用,开发完成各个审计功能模块.因此存在一个双方沟通的问题,审计人员与软件开发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沟通不畅,如果缺乏充分的需求沟通,审计剖析模块就不能适应审计不断变化的需求.除此之外,电子数据的安全保护方面.信息化审计人才的培养等很多层面的问题都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6.2展望数字化审计平台通过对数据的实时导入,并将审计数据存储在平台数据中心,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剖析,改变了数据存储的空间问题.但目前还存在诸如没有实时更新数据不够.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共享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安全策略等不足.因此,未来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加大联网审计模块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的研发,在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中推广更安全.更可靠的联网审计模块,真正实现实时联网更新电子数据,改变大部分审计机关一年更新一到二次审计数据的现状,从而有效提升数据的时效性,也能降低数据采集装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9].实现与人社.公安.公积金.住建.国土.工商.税务等重要部门的实时联网,随着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推广使用,实现与电子政务管理相关的所有数据提供单位实时联网更新.2.利用数字化审计平台中已有的众多设备的存储能力,扩展审计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提升存储设备的有效使用率,合理保存现有的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数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覆盖到全国审计机关的云平台,即审计机关一体化审计平台[30],来实现审计机关内部的数据互通和共享.3.加强网络和数据的安全管理.审计机关应依托安全性能高和保密性强的政务内网或是专网来运行数字化审计平台,对数字化审计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双机同步热备,如果出现平台安全问题,应有一套完备的应急处理方案,或者聘请专业的数据安全工程师对数字化审计平台进行专业保护[31],防止出现网络和数据方面安全的隐患.4.开发界面友好的自由建模的功能,使的对计算机不精通的审计人员也能根据审计工作经验对指标.模型自由搭配形成新的模型,实现数字化审计平台的人性化和自主化.由于不同的审计人员剖析同样的审计内容时,也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切入点,通过自由建模模型可以让所有的审计业务人员都有可能去固化不同的审计思路和理念,共享审计方法和经验,开使拓审计人员的眼界.5.多层次.多渠道的吸收和培养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审计专才,培养和引进一批对审计业务领域精通的,又具备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能,如能够熟练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剖析.数据采集转换整理.审计剖析核查.信息安全管理等等.致谢论文完成之际,内心感慨万分,充满感激.从论文开题到结束,经历了太多的彷徨,但最终收获的是满满地欣慰和满足.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肖甫教授,从论文选题.撰写到最后定稿,都得到了肖教授的悉心指导.肖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甚至深夜还在修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要感谢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们,在两年半的探究生学习生涯中,所有任课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给我们传授知识,更是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增强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感谢班主任蔡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最坚实的后勤保障.同时要感谢江苏省审计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新的知识.感谢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支持和鼓励我参加在职探究生课程学习,并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关爱.感谢所有同学,在两年半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共同学习和探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的默默支持和无私的付出,才能让我安心地学习,才能让我收获今天的成果.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领导.同事.同学和家人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十三五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6.[2]JonathanStuartWard,AdamBarker.UndefinedByData:ASurveyofBigDataDefinitions[EB/OL].https://arxiv.org/abs/1309.5821,2013-10-4.[3]古佳鑫.数字化审计平台构建探究--以浙江省审计平台构建为例[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4]于飞.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提升审计监督能力[J].我国审计,2013(4):52-53.[5]陈烜松.李永超.江苏省审计厅数字化审计剖析平台及子系统入选智慧江苏建设重点工程[N/OL].http://www.audit.gov.cn/n4/n19/c84571/content.html,2016-6-20.[6]李春青.计算机审计探究的变迁[J].南京审计学报,2011,08(1):46-52.[7]于飞.建设数字化审计剖析平台,提升审计监督能力[C].江苏省国家审计信息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3.12.[8]于飞.构建数字化审计平台,提升审计监督能力[J].我国审计,2013(4):52-55.[9]陈华龙.B/S结构的税务稽查选案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5.[10]陈志英.一拖N式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探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4.[11]喻园春.大数据的政府审计全覆盖系统探究[J].审计月刊,2016(3):11-12.[12]王跻.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安徽大学,2015.[13]刘凤奎.浅析联网审计的内涵及其在实物中的应用意义[J].现代商业,2013(20):251-252.[14]陈军.财政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应用子系统的探究与剖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5.[15]郭宁.审计剖析模型算法[J].审计探究,2006(12):123-124.[16]杨菊芳.强化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之我见[N].我国审计报,2014-7-14(3).[17]张永杰.大数据环境的社保基金数字化审计探析[J].会计之友,2017(20):102-105[18]邓大松.社会保险制度[M].我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35.[19]罗莉.社会保险基金联网审计实践初探[J].全国商情,2014(12):91-92.[20]于靓.医疗保险基金的数据审计方法[J].我国审计,2018(4):42-43.[21]徐春美.针对医疗机构的几大热点问题的医保基金审计思路探析[J].财会学习,2016(12):146-146.[22]裴文华.成维一.大数据环境下财政审计数据剖析探究[J].审计探究,2017(3):53-58.[23]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全覆盖中的应用探究[J].审计探究,2018(1):11-15.[24]刘芳.于宗启,下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C].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国家审计信息化专题研讨会论文集,119-122.[25]郑伟.张立民.杨莉.试析大数据环境下的大数据审计模式[J].审计探究,2016(4):20-27.[26]张宜平.下层审计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J].审计月刊,2016(12):31-32.[27]闫玥.数字化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127.[28]牛艳芳.薛岩.孟祥宇.政府数字化审计平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究[J].审计探究,2015(5):35-40.[29]周文娟.县级审计机关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刍议[J].我国经贸,2015(52):279.[30]秦荣生.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的影响探究[J].审计探究,2014(6):23-28.[31]刘国城.王会金.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探究[J]审计探究,2017(6):36-4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