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探究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5-26 09: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目的.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和康复组(3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康复组为93.8%,康复组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关键字: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1].近年来,脑卒中临床治疗水平已明显提高,采用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脑卒中后遗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探究表明,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至原有的健康状态[3].本探究旨在.现将探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4];(2)经磁共振成像(MRI).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确诊;(3)自愿参与本次探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2)无法配合探究;(3)基本资料不全.常规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1~82岁,平均(68.12±2.37)岁.康复组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2~83岁,平均(68.53±2.4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探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1.2方法1.2.1常规组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检测,给予患者基础性的疾病知识健康教育,配合治疗实施用药干预,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治疗及康复期间的营养摄入.1.2.2康复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涉及以下方面内容.(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沟通,消除其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担,经常性地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2)并发症护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使其树立并发症预防意识,更好地开展并发症预防工作,例如:提醒患者保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密切观察气管插管.导尿管等的状态,预防因堵塞诱发感染;抬高患者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输液患者,需更换进针部位,预防静脉炎.(3)肢体功能.按摩及被动运动训练:功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坐位.站位.卧位.步行等,指导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置与被动体位,根据关节活动方向和范围,适当进行被动活动;按摩患肢并积极开展日常活动,预防残疾等后遗症.(4)加强电生理刺激:以电生理刺激的方式刺激患者肌肉.四肢,以及各类感觉,促进患肢功能恢复.(5)重视康复教育:向患者讲解正确的康复知识,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提升患者的认识,使其意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康复训练.1.2.3疗效判定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大于或等于90%,病残程度为0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89%,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小于18%[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2.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6].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7].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剖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7,P=0.039),见表1.表1常规组和康复组临床疗效比较2.2护理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护理前,常规组和康复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注:-表示无数据3探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并呈现一定的发病年轻化趋势[8].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9].此外,在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康复护理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脑卒中康复护理要求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11].康复护理通过弥补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护理干预的质量和效果.康复护理既要考虑生理层面的问题,也要考虑心理层面的问题,从患者生理和心理层面出发,重点加强肢体功能训练,使患者的各方面功能均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以此加速患者康复[12].本探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后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也优于常规护理(P<0.05),充分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效果.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参考文献[1]祝学莹.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2):340-341.[2]王秀菊.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118-119.[3]李淑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探究,2017,11(5):147.[4]乔航.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165.[5]杨凤云.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我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4):191-192.[6]魏雪梅,谢丽敏,张慧敏.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2):369-371.[7]苏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5(24):125-126.[8]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9):1834.[9]贺霞.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剖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5(8):52.[10]何东松.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剖析[J].中外医学探究,2016,14(1):84-85.[11]穆娟.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月刊,2016,20(6):312-313.[12]孙慧玉.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我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5(4):218-21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