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
行政管理在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等多个层面融合的产物,它在改良政府部门工作方法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工作人员态度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地方电子政务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对福州市人民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转状况进行描述和剖析,尝试为电子政务系统运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转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便于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高效有序运转.关键字:电子政务;福州市;对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在职能和智慧领域的广泛普及应用,为政府行政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把电子政务纳入公共事务现代化战略中去,成为衡量政府行为现代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回应性和便捷性.一.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在政务活动信息化的基础上国家机关实现线上管理和办公,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1]电子政务实质是在传统办公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办公,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使公务活动更高效和便捷的进行,拓宽了时空领域,让不见面公务成为一种常态,节省了成本.同时,信息技术和公务活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技术促进了公务活动更好地进行;公务活动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更新.电子政务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同时是责任主体和使用主体.电子政务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政府内部的网络化管理;政府部门之间网络化协同和信息共享;政府外部治理主要是和公众的沟通和互动.[2]电子政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政府原有的职能和流程与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新的行政环境的基础上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进行系统优化,也是更好的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政府内部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更高效和便捷,使决策和行政更加高质量的开展,达到加强对政府的有效监管,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人民的满意度.
二.政府电子政务运行状况剖析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对政府电子政务运行状况进行剖析,以期对其他地区的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有所借鉴.1.成绩凸显.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0年10月提出,建立数字福州.为了推进数字福州的快速发展,于2000年12月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福州市的鼓楼区作为重点区域开展了试点工程,成为福州市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示范样板.截止目前,福州市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对促进公务活动的高效便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在政府与民众使用互联网进行沟通方面成绩斐然.公众使用面最广的两个模块:一是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该系统覆盖了市.县.乡三级政府,以贴近市民的互动式.全天候在线服务,回应市民的各种合理诉求.二是网上办事网上审批.这两个模块为福州市人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带来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公正化.透明化和高效化.2.存在缺陷.示范工程建设在计划期限内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还基本实现了电子政务的协同和共享,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相互冲突,衍生了不少问题.例如,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统一规划和创新,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不完善,各个层级政府在公务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呈现一定程度的差异,缺乏统一标准等.[3]三.促进电子政务系统高效便捷发展的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创造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常态化的电子政务培训.把数字政务装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头脑中,变成自身的思想和技能.其次,充分整合政府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信息化技能培训.同时,政府应利用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对电子政务进行深入宣传,使数字政务深入千家万户,形成自觉利用信息化载体办事的习惯.最后,把电子政务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推向课堂.互联网.媒体和家庭等,让居民形成会用.爱用和遵守法规使用的良好氛围.总之,要提高数字政务知名度,拓展应用面.[4]2.制定发展规划,规范有序地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要的基础建设应在全国统一的规划下,按照统一要求和技术参数进行应用和推广.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软硬件不兼容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应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逐步全面配套推进数字政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需求实际和信息业发展的走势.其次,要整体推进,形成无缝对接.最后,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和技术参数进行建设.3.完善安全机制,保障公务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电子政务为政府公务活动高效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虚拟的互联网办公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既要信息技术带来的政府活动开展的高效便捷,也要保障政务活动的数字化安全.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要从制度.管理和人员等要素上进行思考.首先,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电子政务属于新生事物,要在立法工作上强化和完善.要立足国情,结合产业和行业制定法规.例如,对政府公务活动信息化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其次,在政务活动的技术上要分类安排.例如,必须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重点加强密码技术.身份鉴别技术.预警.网络监管.检测与应急处理.信息安全测试与评估.灾难恢复等关键技术的探究开发,以确保机密部门的信息安全.最后,政府数字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素质教育和技术训练.要有为政府公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奉献精神,还要有吃苦耐劳苦学技术的拼搏精神.同时,要实现从职能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淡化部门意识,提升政府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需求,使政府公务活动更加安全高效.近年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成绩.也要看到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公务活动信息化投入总体绩效不高.包括如何依靠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便利民众,提高公众满意度.为更好地促进政府电子政务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深入探究,借鉴先进科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发展体系,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运行能力和办公技能.参考文献:[1]刘春年,娄策群.电子政务概念解读[J].情报科学,2004,(05):603-605.609.[2]党锋.国内外电子政务探究比较剖析[J].情报科学,2009,27(07):1009-1015.[3]罗晓丽.未来5年鼓楼区信息化程度再上新台阶[N].福州日报,2011-09-07(04).[4]焦世东.给电子政务一个支点撬起整个数字福建[N].我国计算机报,2003-04-14(B0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