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读《论语》心得其一【字数:】

2023-04-14 14:5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读《论语》心得其一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历代封建统治者几乎无不奉他为圣人。《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事的著作,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君子形象以及人格塑造,无疑为教师的人格构建及道德修养提供了一个典范。
  君子形象及人格的展现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综观《论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多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孔子对君子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不断强化君子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仁、知(智)、勇是君子必备的三种主要品德。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核心,也是他建构君子人格的基本要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都说的是君子以仁为己任,将仁德推广于天下。而任何人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文化,有知识,有才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要求君子内修美德,外饰文采,德才搭配,人格完美。孔子所追求的知,是大智慧,而不是某种专门的技能。所谓君子不器,就是要求君子有大智大能,在各个方面担当责任。勇通常是指人的胆量和气魄,孔子以此作为君子实施仁义的行为保证。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具备勤奋好学,重义轻利,温和宽厚,以中庸为上,胸怀天下,救济贫困,关怀少幼,有礼有节,孝悌仁慈,以爱人之心行仁者之政等优秀品质的道德楷模。
  君子形象以及人格的塑造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个人,在自我意识的觉醒及追求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我的观念的显现和理想建构。它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具有或者所希望达到的人格境界,是自身修养的至高追求,也是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展示和期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