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院的礼节所想到的【字数:】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 祭祀之事为吉礼, 冠婚之事为喜礼, 宾客之事为宾礼, 军旅之事为军礼, 丧葬之事为凶礼,由此可见,古代社会处处有礼。
孔子是推崇礼制的代表,在记载他言行的《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孔子对礼的看法。可是孔子并不是一个盲目守旧的卫道士,相反他是积极的进步势力, 孔子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亲眼所见作为阶级统治的根本精神——礼乐制度被一点一点侵蚀直至溃败。为了使国家恢复到孔子所想象中的和谐状态,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在周礼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新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仁。孔子曰:礼者,人道之极也。
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
在与已毕业的同学交流时,认真,让我们迈向成功敬重‘让我们告别平庸是他们反复提及的。而这种精神的成长就是在各种仪式与礼节中形成的。从军训誓师仪式到入学宣誓仪式;从成人礼到拜师礼;从升国旗到做早操;从考试诚信宣誓到中华鞠躬礼;从尚贤节、海棠花节到尊师节……
我院不断通过仪式与礼节将同学们外在的仪式礼节内化为内心的精神品质,树立敬畏之心,培养仁爱之情。
2004年至今,整整十个年头,同学们经历了各种仪式与礼节。
2014年开始,将来的无数个年头,同学们理应继承这样的小传统。
国尚礼则国兴,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思政教学部:乔露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467.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