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体会【字数:】

2023-04-14 14:4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体会
12月13日下午,我和学院的若干名老师参加了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国际会议中心第五会议室举行的全国高校去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示范教学活动。这次活动是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由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工会承办的。本次活动中进行示范的教师有三位,分别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竞赛文科组二等奖获得者、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付粉鸽博士,全国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副教授、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都琳,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功课组一等奖获得者、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程文冬博士。
  三位老师的示范均分为三个环节,即教学成长体会分享、授课以及点评与互动。第一位示范教师是来自西北大学的付粉鸽,她的教学心得是爱岗敬业 尊生乐教,授课内容是道家哲学专题研究。第二位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都琳,她分享的教学成长体会是互联网+时代基于学生特质的有效教学,她的授课内容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位是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程文冬,他谈到了关于教学设计的一些体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他的授课内容是机械原理。
  在倾听三位老师的分享及专家对他们的点评时,我被深深吸引并备受启发。尤其让我感动并深有感触的是三位老师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对于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他们从当下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深入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自身,不断摸索、改进、提高自身学养。他们都表示,只要人们用心,热爱本职,总有一天,学生会被我们吸引、感染,最终提高抬头率。这样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从他们的授课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付老师将哲学这种抽象的高大上的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文化的精神传递出来,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展示出人文学科魅力。都老师则从数理学科的角度联系实际,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自信、阳光的教态,展示了个人魅力。程老师做为工科教师,他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他认为大学教师应具备这样的教学本领:厚积薄发(多年积累,有效讲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较低学生的学习痛苦(教学简约化、生动化,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上课如做饭(把有营养、好吃的东西,做得既有营养又好吃)。三位老师的分享既有共同的引人之处又各有侧重,思路明晰,特点突出。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为感动的是,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向学生输出人文思想和处处体现出的人文情怀。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教育是一种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类自身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在中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释义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养育、引出、发挥或发展,指通过教育(教养)活动引导儿童,使其固有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可见,古代中西方之间虽然关山隔阻,信息不畅,但对教育的基本理解却是一致的。由此,坚守教育的人文情怀,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即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的目标和遵循的规则。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这是三位老师的见解和体会,也是我与三位老师的共鸣点。
  我从教十多年,一直认为育人是教育之本,教师一定要有人文情怀,这样才会对教育事业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才会将其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而鞠躬尽瘁。有了这样的情怀,我们就会爱学生,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有了这样的爱,我们的人生价值才会得到凸显。
  活动最后,来自西北地区教师发展联盟的主任马知恩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语重心长地激励所有青年教师要站稳讲台,倾注热情,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马老师的讲话赢得了在场教师的热烈掌声,并让我久久回味。
  文学院 苏 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