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师》观后感【字数:】
昨晚没有回家,留校观看了西安话剧院出品的大型话剧《麻醉师》。真情大戏感人至深,同时也被剧中人物陈绍洋用生命诠释一个麻醉师的职业、事业、岗位责任意以及超乎常人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
昨晚19点整,我院文体馆的大幕徐徐拉开,大厅内座无虚席,黑压压一片。舞台上灯光绚丽多彩,乐曲悠扬,随着剧情推进,一个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用生命去解读责任的麻醉师形象,真切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全剧多次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急救室内,医护人员紧张地忙碌着,有的看心电图等各种仪器数据,有的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而主人公则大声地发号一个又一个指令协调所有人的工作节奏。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这是一支与死神对抗的队伍,而麻醉师就是这支队伍中保命的砥柱。作为一名负责任的麻醉师他忙碌,疲惫,感觉亏欠家人太多太多。但是一旦工作召唤,他就会充满激情地立刻投入。20多年,妻子改变不了他,女儿改变不了他,生命的最后,肝癌晚期,死神也改变不了他,他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麻醉师。然而升职轮不到他,他不气馁;老同学推销假药他带头坚决抵制;他的学生犯错误,他包容体贴,以一位仁厚长者的姿态教导,启迪;这就是剧中的陈绍洋,更是现实中的陈绍洋。一个用生命去拯救生命,用生命去书写生命的麻醉师形象,一身正气冲云霄,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今天早上在网上搜索了西京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陈绍洋的相关信息:陈绍洋,男,汉族,1963年5月生,中共党员,2013年8月因肝癌病逝,享年50岁,生前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他每天早上7点上班,凌晨1点多才回家,每台手术麻醉,他都做到术前查房、与患者耐心交流,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术后随访,观察麻醉反应,交代注意事项;2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对岗位职责的承诺,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即使身患肝癌,接受肝移植前两天,仍忍着疼痛站在手术台前,守护患者健康,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对患者的庄严承诺。
陈绍洋的事迹经各大媒体传播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尤其是激起了国内医疗行业的广泛回应。在医德滑坡、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陈绍洋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时代楷模,他是把医德看得比命还重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传道、授业、解惑,忙忙碌碌,急急匆匆。一天又一天,一个教学周有一个教学周,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日子久了,心里难免会有一些迷茫,一些困惑,一点惆怅。偶尔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昨晚看了话剧《麻醉师》,陈邵洋高大的英雄形象就像学校操场上空烁烁闪亮的一颗明星,为我们指明方向。
理工教研组 韩玉会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35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