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讲坛”——新入职老师培训心得【字数:】
2016年9月20号,我有幸作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新入职老师的一分子去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文治讲坛——新入职教学发展报告会。整个报告会从8:30持续到12:10。一早上的时间过的飞快,听智者讲话,如坐春风。
首先是郑庆华教授为大家做分享,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职位很高但是年龄不大,一派青年人大有作为的感觉。他分享的主题是:为天下储英才,为国家图富强——不忘初心,传承创新,做‘四有’教师。郑老师从交大的历史讲起,我了解到交大的西迁历史,也了解到交大的办学宗旨:兴学强国,扎根西部,服务国家。最有趣的是郑老师的很多分享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比如他提到了交大的成人成才教育,强调教育者要首先教会学生崇德尚实,学校的章程上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学生之功过当以品行为主,功课次之。唐文治校长也说: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须先砥砺第一等品行。我认为,在成人和成才教育中,一定要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想到老校长校刘董事长的成人成才理念,自豪感油然而生。
郑老师提出的交大教学八大措施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语言交流,国际视野。他们非常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希望有更多的留学生在交大求学,这也给自己的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平台和国际思维碰撞的舞台。
郑校长提出了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1、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缺人文情怀;2、重技巧,轻思想;重课堂,轻实践;3、重标准答案,轻求异创新;重个人绩效,轻团队协作,重优秀学生,轻问题学生。想想这几大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中是不是经常存在,虽然我刚刚从事教学工作,但是在做学生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这些教育的弊病,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面对应试教育,虽然老师天天鼓励创新,但是我们依然感觉囿于中国教育的大蒸笼里,所以乖学生,标准学生依然深受老师的喜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兼执行总监尼葛洛庞帝写了一本书叫《数字化生存》,里边就提到:学习力将成为教育的核心及合作将成为创新源动力,这两句话有力的揭示教育的精髓。
郑校长还提到课堂教学的五大境界:沉默、回答、互动交流、提问质疑和辩论。这个让我获益匪浅,想想自己在短暂的教学时间里,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的不参与不配合。针对类似的这一问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校长Cindy Fan 教授就提出了单声道现象,指的就是在我们课堂上,老师说学生听,最高境界就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不语,套用一句名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身处一个教室的学生和老师。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会努力做到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打破同学的沉默,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本次学习中第二位大师便是交大的马知恩教授,他讲座的题目是怎样上好一节课,对这个题目我很感兴趣,因为一位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做一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习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生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让学生感到遇见便是幸运的老师。马老师还说: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把每次讲课看成是一场演出,矜矜业业的对待,讲好一堂课充满成就感,没讲好充满愧疚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真切的体会到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
很感谢这份职业让我每天都处在学习的状态中,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下面我把马老师讲的关于怎样才能讲好课的几点分享下:1、认真备课,精心教学设计;2、教师就是采编导于一身,一节课就是自编自导的一次演出;3、深入钻研,上课过程中一定努力将教为中心变成学为中心,学过不等于真正懂透,真正懂透不等于能讲清楚,而即使能讲清楚也不代表能让学生理解。现在每次下课我都会在心里问自己:这节课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讲的东西有价值吗?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怎样让学生学到手?另外马老师还说上课一定要有激情,对学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不是做作,而是自然流露。
非常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到外参加新入职老师培训,感谢学校对我们新入职老师的重视和培养,今后我一定不辱使命,努力做一名同学喜欢,家长信赖,学校相信的好老师,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一定努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孙宇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337.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