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外溢困境与经济增长【字数:5889】
论文导读::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人力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全球吸引外资流入最多的新兴市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 FDI)的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课题之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刺激国内生产,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FDI会引起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东道国扩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东道国要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还取决于本国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等条件。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短期经济发展和FDI的追求,会诱使地方政府以损坏本国长期利益的优惠政策去吸引FDI。而且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越是激励人力资本,对FDI在本国获取超额利润越有利,对本国企业的发展越为不利,从而对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FDI波动性较大,外国投资者的短期化偏好非常明显。
因此,我国是否真正的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以及如何增加获益的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正确认识FDI并合理利用FDI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模型设定与有关数据的说明;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第五部分得出有关结论。
二、文献综述
多数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Rostow(1960)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FDI弥补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以及外汇缺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经济效应时,第一次将技术外溢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Romer和Lucas等明确提出知识、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内生化核心期刊。由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会加快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培育并养成自己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FDI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然而,FDI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绝对的。Abramovitz(1986)认为东道国要获益于外国直接投资取决于国内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Borensztein(1998)认为东道国要想从FDI中获得积极的影响,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必须超过一定的门槛限制。
不过,仍有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Prebisch(1988)认为FDI可能会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内部资本积累形成冲击,甚至形成飞地现象。
国内学者对FDI问题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FDI的最优规模和影响FDI流入因素的分析,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非线性系统动力分析方法等。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如沈坤荣和耿强(2001)认为FDI的大量流入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国内的综合要素生产率;Sun(1998)认为FDI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于津平(2004)认为FDI在长期内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来间接地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短期内FDI会使国民利益受损。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可知:……………………(1)
短期内资本存量的变化为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之和:
(不考虑资本折旧),则:
…………………………………………(2)
以上考虑的FDI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亦即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另外考虑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外溢存在的瓶颈来分析我国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FDI。此处借鉴Levin、Rault的思想,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内生化的技术模型:
其中,用所表示的残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 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度量了外资企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示占的比重,表示占比重的弹性系数,反映外资企业通过占比重的提高,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常数表示技术进步以外的各种外部要素,如制度等。可以看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外资企业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二是通过对国内企业产生正向的外溢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可知:,由于较小人力资本,所以:
;可得出:
……………………………………………………(3)
将(2)、(3)式代入到(1)式中去:
…………………(4)
分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亦即考察参数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参数。
其次,探讨考察如何有效率地提高我国引进的效率?根据Aghion和Howitt(1998)研究所指出的,综合己有关于经济增长经验文献来看,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以及金融发展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三方面来考察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找出我国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所遭遇的瓶颈。模型设定为:
论文导读::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人力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全球吸引外资流入最多的新兴市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 FDI)的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课题之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刺激国内生产,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FDI会引起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东道国扩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东道国要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还取决于本国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等条件。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短期经济发展和FDI的追求,会诱使地方政府以损坏本国长期利益的优惠政策去吸引FDI。而且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越是激励人力资本,对FDI在本国获取超额利润越有利,对本国企业的发展越为不利,从而对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FDI波动性较大,外国投资者的短期化偏好非常明显。
因此,我国是否真正的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以及如何增加获益的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正确认识FDI并合理利用FDI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模型设定与有关数据的说明;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第五部分得出有关结论。
二、文献综述
多数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Rostow(1960)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FDI弥补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以及外汇缺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经济效应时,第一次将技术外溢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Romer和Lucas等明确提出知识、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内生化核心期刊。由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会加快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培育并养成自己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FDI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然而,FDI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绝对的。Abramovitz(1986)认为东道国要获益于外国直接投资取决于国内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Borensztein(1998)认为东道国要想从FDI中获得积极的影响,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必须超过一定的门槛限制。
不过,仍有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Prebisch(1988)认为FDI可能会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内部资本积累形成冲击,甚至形成飞地现象。
国内学者对FDI问题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FDI的最优规模和影响FDI流入因素的分析,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非线性系统动力分析方法等。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如沈坤荣和耿强(2001)认为FDI的大量流入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国内的综合要素生产率;Sun(1998)认为FDI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于津平(2004)认为FDI在长期内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来间接地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短期内FDI会使国民利益受损。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可知:……………………(1)
短期内资本存量的变化为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之和:
(不考虑资本折旧),则:
…………………………………………(2)
以上考虑的FDI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亦即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另外考虑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外溢存在的瓶颈来分析我国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FDI。此处借鉴Levin、Rault的思想,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内生化的技术模型:
其中,用所表示的残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 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度量了外资企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示占的比重,表示占比重的弹性系数,反映外资企业通过占比重的提高,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常数表示技术进步以外的各种外部要素,如制度等。可以看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外资企业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二是通过对国内企业产生正向的外溢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可知:,由于较小人力资本,所以:
;可得出:
……………………………………………………(3)
将(2)、(3)式代入到(1)式中去:
…………………(4)
分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亦即考察参数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参数。
其次,探讨考察如何有效率地提高我国引进的效率?根据Aghion和Howitt(1998)研究所指出的,综合己有关于经济增长经验文献来看,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以及金融发展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三方面来考察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找出我国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所遭遇的瓶颈。模型设定为:
论文导读::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人力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全球吸引外资流入最多的新兴市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 FDI)的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课题之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国内资本的形成,刺激国内生产,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FDI会引起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东道国扩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还表明东道国要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还取决于本国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人力资本存量等条件。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短期经济发展和FDI的追求,会诱使地方政府以损坏本国长期利益的优惠政策去吸引FDI。而且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越是激励人力资本,对FDI在本国获取超额利润越有利,对本国企业的发展越为不利,从而对本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FDI波动性较大,外国投资者的短期化偏好非常明显。
因此,我国是否真正的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益以及如何增加获益的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模型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正确认识FDI并合理利用FDI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发展。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模型设定与有关数据的说明;第四部分检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技术外溢困境;第五部分得出有关结论。
二、文献综述
多数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作用从而间接地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Rostow(1960)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FDI弥补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以及外汇缺口,从而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经济效应时,第一次将技术外溢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Romer和Lucas等明确提出知识、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内生化核心期刊。由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会加快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培育并养成自己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FDI会通过与资本存量、知识、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
然而,FDI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绝对的。Abramovitz(1986)认为东道国要获益于外国直接投资取决于国内最低限度的社会能力;Borensztein(1998)认为东道国要想从FDI中获得积极的影响,国内的人力资本存量必须超过一定的门槛限制。
不过,仍有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Prebisch(1988)认为FDI可能会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内部资本积累形成冲击,甚至形成飞地现象。
国内学者对FDI问题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FDI的最优规模和影响FDI流入因素的分析,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面板数据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非线性系统动力分析方法等。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如沈坤荣和耿强(2001)认为FDI的大量流入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国内的综合要素生产率;Sun(1998)认为FDI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和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于津平(2004)认为FDI在长期内主要通过技术外溢来间接地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短期内FDI会使国民利益受损。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可知:……………………(1)
短期内资本存量的变化为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投资以及私人投资之和:
(不考虑资本折旧),则:
…………………………………………(2)
以上考虑的FDI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亦即FDI的资本形成效应。另外考虑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外溢存在的瓶颈来分析我国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FDI。此处借鉴Levin、Rault的思想,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内生化的技术模型:
其中,用所表示的残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 表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度量了外资企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示占的比重,表示占比重的弹性系数,反映外资企业通过占比重的提高,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常数表示技术进步以外的各种外部要素,如制度等。可以看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外资企业自身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二是通过对国内企业产生正向的外溢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可知:,由于较小人力资本,所以:
;可得出:
……………………………………………………(3)
将(2)、(3)式代入到(1)式中去:
…………………(4)
分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亦即考察参数以及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参数。
其次,探讨考察如何有效率地提高我国引进的效率?根据Aghion和Howitt(1998)研究所指出的,综合己有关于经济增长经验文献来看,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以及金融发展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三方面来考察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找出我国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所遭遇的瓶颈。模型设定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29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