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探析

2023-02-28 13:5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题目    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的差异探析
一 、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需求状况,说明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 一 ) 研 究 背 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建立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 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 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告别企业所得税双轨时代,让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之中,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会计和税收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许多方面积极参与国际趋同与一体化。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相关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   绩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  决策信息。税法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的税收法   规,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现代所得税是借助于会计才得以推行和成熟的,而现代   会计又是借助于所得税才凸现其重要和规范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但又彼此存在诸多不  同。本文旨在分析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这些差异并按照各自要求进行财税处理,从而达到提高会
计信息质量和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目的。

( 二 ) 研 究 意 义
会计与税收之间一的差异是一个永恒话题。本文对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理论根 源、实务操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对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建议,有着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 ) 国 内 外 研 究 现 状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问题,比较有影响的是诺布斯(Nobes)两分法。根据诺布斯  (Nobes)分类法,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关系有两大模式:第一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以 法、德等国家为代表的“会、税统一 ”模式。税收法规要求会计制度内部遵从的形式与“会、税统  一 ”模式是相对应的,内部遵从要求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会计制度与税法保持一致,从   而形成了“会、税统一 ”模式。第二类: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 税分离”模式,即会计制度与税法相互独立,纳税人在纳税时按照税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税收   法规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提供,不影响会计信息的独立、公允和完整,仅在纳税事项发生差异   时,根据税法规定做相应的纳税调整,这也正是税法对会计影响的外部调整形式。由于世界各国的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会、税”模  式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能大致归为上述两种模式。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各国的“会、税”模式并   不能完全按照诺布斯(Nobes)分类法。有观点认为,“会、税”模式可分为三类,“会、税分离”、“会、 税统一 ”,还有一种中间模式— “混合式”。
关于差异的产生根源,LiilianMills等(2002)在“税收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差异趋势”一文中概括性的指出“以往的研究表明,税会之间的差异和一个公司税务与财务的报告的动机差异有关,亦
和众所周知的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规定这种机械性标准的差异有关。国内研究现状:

刘玉廷在其《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会计研究,  200103)一文中指出 我国要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 行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不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会计的“稳健”等若干会计原则将无法贯彻。
李心源、戴德明在《税收与会计关系模式的选择与税收监管》(税务研究,  200411)一文中通过 对近年来美国Anron (安然)、 Worldeom (世界电信)等大公司财务造假和欺诈案的分析,认为美国过渡 的“会、税”分禽模式,削弱了税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监督, 一定程度上为华尔街的财务丑 闻创造了条件。作者还认为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目标差异无法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使“会、
税”分离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不过在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协调方面,应把握适度分离的“度”。
董再平《论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关系模式的选择)}(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01)认为税收和会 计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区别。会计是征税的基础,而征税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会计
信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既有分离的必要,又有缩小差异的现实要求,即适度分离。
叶建芳、周兰《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与新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差异))(税务研究,  200802)分 析、比较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之处,以及税法与会计准则由于目的 不同而依然存在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的差异之处。认为存货成本流转假设、与存货相关的借款利 息的资本化、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研究开发费用等方面实现了协调;分期收款销售、坏账准
备刃开办费的扣除、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差异。
蔡高锐《论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协调》(税务研究,200807)认为“会、税”制度协调就是要寻 找一个博弈均衡点,做到既保证国家税收、又减少纳税人信息转换成本,还要防止由于会计信息失 真误导投资者决策,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作者在差异的协调方面认为,会计准则向税收制度主 动协调的法德模式以及双向互动协调模式都不再适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税收制度向会计准则主
动协调模式成为我国目前最佳选择。
通过对国内差异研究的回顾可知,我国从税会合一的模式过渡到税会分离的模式是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需,这一趋势在2000年我国系列会计制度发布后逐渐被理论界 所认可。2006年,伴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税会间的分离模式进一步确定,税会间的差异亦被扩大和复杂化。

( 四 ) 参 考 文 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于小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8 ·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得税会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6]高金平.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7]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税收经济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8]孙瑞标,缪慧频,刘丽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操作指南[M]. 北京:商业出版社,2007.
[9]朱元午.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会计改革的关系一兼论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当分离[J].会计 研究,1999,(2).
10]贡峻,田横.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闭.财经论丛,1997,(4)
[11]陈大明,葛隆炎,胡嗣驹.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困〕 .中国税务报,1997(11)12]袁新文,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闭.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13]GaryAMeGill,EdmundOutslay.Lostintranslation:Detecting Tax Shelter Activityin FinancialStatements,National Tax Journal,2004(9)
[14]GilB.Manzon,Jr.George.A.Plesko.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and tax reporting measures ofincome.Tax Law Review,2002.3.29
[15]]Leahey,AnneL.A worksheet for accounting for deferred taxes.Joumal of Accountacy.New
Yorks,1995(6).
二 、 主 要 研 究 ( 设 计 ) 内 容 、 研 究 ( 设 计 ) 思 想 及 工 作 方 法 或 工 作 流 程
本文主要分为
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引言中,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以及研 究意义;第二部分,对有关企业所得税在税法与会计中相关概念给予概述;第三部分中,本文主要 介绍了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两者在收入类、扣除类以及资产类三者具体
差异;第五部分中,本文对协调两者差异提出了简要的建议;最后,在总结中对全文做了一个概括。
研究内容:
1 引 言
1.1研究背景
1.1研究意义
2相关概概念概述
2.1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内容结构
2.2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2.3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概述
3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3.1制定的主体不同
3.2服务对象和制定的目的不同
3.3遵循的原则不同
4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具体差异分析
4.1收入类差异分析
4.1.1视同销售业务
4.1.2销售折扣、折让、退回的会计与所得税处理
4.1.3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4.2扣除类差异
4.2.1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4.2.2借款费用
4.2.3加计扣除
4.2.4公益性捐赠支出
4.3资产业务事项处理的差异
4.3.1资产分类方面的差异
4.3.2无形资产摊销
4.3.3资产计价方面的差异
4.3.4资产处里方面的差异
5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和税法差异协调建议
5.1建立为税收征管服务的会计观,优化会计准则
5.1.1缩小会计政策选择范围
5.1.2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对税收的支持作用
5.1.3充分考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5.2提高税制建设科学性与合理性
5.3构建差异协调的监管体系
6 总 结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8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