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研究【字数:2907】

2023-07-03 16:0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论文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分析,护理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对腮腺侵犯而引造成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在儿科中发生率显著提高[1]。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更对患儿的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齡3~12岁,平均年龄9.1±1.5岁。病程5~12天,病程为7.9±1.3天。临床病征:咽痛、发热、咀嚼困难、恶心干呕。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本次研究中分组后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病情表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10ml/(kg·d),给药方式为将药物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稀释,药物终浓度为1mg/ml,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每天给药1次。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给药剂量为1.0ml/(kg·d),口服给药,每天给药3次。两组患者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类,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具体分析如下:显效:患者临床发热、肿痛情况以及相关体征基本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指标均有恢复但未完全缓解。无效:经救护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内容采用Excel2010版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论文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分析,护理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对腮腺侵犯而引造成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在儿科中发生率显著提高[1]。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更对患儿的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齡3~12岁,平均年龄9.1±1.5岁。病程5~12天,病程为7.9±1.3天。临床病征:咽痛、发热、咀嚼困难、恶心干呕。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本次研究中分组后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病情表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10ml/(kg·d),给药方式为将药物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稀释,药物终浓度为1mg/ml,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每天给药1次。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给药剂量为1.0ml/(kg·d),口服给药,每天给药3次。两组患者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类,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具体分析如下:显效:患者临床发热、肿痛情况以及相关体征基本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指标均有恢复但未完全缓解。无效:经救护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内容采用Excel2010版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论文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结合,效果分析,护理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对腮腺侵犯而引造成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在儿科中发生率显著提高[1]。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更对患儿的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护理、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患儿康复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齡3~12岁,平均年龄9.1±1.5岁。病程5~12天,病程为7.9±1.3天。临床病征:咽痛、发热、咀嚼困难、恶心干呕。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观察效果。本次研究中分组后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病情表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10ml/(kg·d),给药方式为将药物溶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稀释,药物终浓度为1mg/ml,给药方法为静脉注射,每天给药1次。研究组患儿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给药剂量为1.0ml/(kg·d),口服给药,每天给药3次。两组患者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患儿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类,具体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具体分析如下:显效:患者临床发热、肿痛情况以及相关体征基本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指标均有恢复但未完全缓解。无效:经救护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内容采用Excel2010版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显效30例,显效率69.76%。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显效率为46.52%。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18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