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新态势及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新特点,我们党及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基础;也是我们党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关键字: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进入新背景,世界面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1]改革开放以来面临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新特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形迫切要求我们凝神聚力,培育积极的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用24个字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的精准提出,是我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础;倡导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一.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中处于第一层级,对社会层级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级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具有引领作用.富强是经济价值目标,民富国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追求,是几代我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我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奋斗目标.民主是政治价值目标,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民主政治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当国家的政策.决定充分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主权在民的理念才能得到保障.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社会文明是进行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然之态,一个民族文明与否主要看其民族精神和文化,离开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支撑,民族的文明如同虚设[2].和谐是社会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理想,它既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和谐,也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和谐是建立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之上的,这种认识也必将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富强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核心价值取向.自由指的是人的意志自由.存在自由及发展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建设中人的需求之一,是社会主义的应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约束公民自由,但是,也反对自由主义.平等要求尊重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既是理论创新上我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也是理论实践上我们党的人文价值追求,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此,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公平协调,出现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时要公正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育和践行遵守法律,反对以权干涉法律.以个人言行代替法律,要求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涉及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公民责任,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所负有的责任.在我们国家,爱国就是热爱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我国共产党.敬业是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提出实际上是明确了价值评判的具体要求,即把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个体的首要目标.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精髓,是人类社会去糟粕.取精华传承下来的传统道德,也是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3]诚信强调诚实劳动.承守信用.以诚待人.友善是高尚的个人美德,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准则.友善强调公民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和睦友好.总之,诚信.友善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阐述,也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的要求.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道德经中也记载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诚信.友善对于一个人的品行塑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新背景我们重提这一经典观念,更是强调了诚信.友善是法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共赢的基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二.诚信: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一词分开来说: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诚信合起来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就是说:人如果没有信用,那是万万不行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车没有销,不能行驰于路;人没有信,不能行走社会.孔子把个人信用看做是为人立世的重点,认为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所以,论语里又说:民无信不立.就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诚信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更是一种价值理念,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从国家层面来说,诚信是极为重要的.左传中曾言,信,国之宝也,认为信用是国家的重要法宝.甚至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晋文公重耳就深深懂得了这个道理.话说重耳做公子时曾流亡到楚国,为了感谢楚成王对他的款待,便留下信言说,倘若来日他能回国,如果遭遇晋楚两国交战,他一定先让晋军退避九十里,以此感谢今日楚国的收留之情.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后来,战况果然如重耳所言,晋楚两军对决,于是晋军就退避九十里后才战,最终赢得城濮之战的胜利.但在晋军后退的时候,军中官吏曾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国君这样躲避使臣下感到十分耻辱,既然楚军已是疲惫不堪,正好攻而破之,为什么要退避?但重耳的舅舅子产,代替重耳发言说,如果没有楚国的先前收留之恩就没有今天的晋国,我们不能背弃恩惠而食言.此战之后,晋文公重耳成为一代春秋霸主.成就晋文公的,既是实力的响亮,更是人格的响亮;成就晋国的,既是国力的强大,更是国格的强大.这就是孔子家语里说的: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国家一言之信,胜过万马千军.从社会层面来说,诚信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评价的核心,也是社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诚实守信与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讲诚信.守承诺,才能维系社会的正常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诚信如何既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之人文素质.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政治秩序的重要标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道德原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诚信道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背景注入了新的内涵,它强调人的内心真诚.真挚,注重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和自主精神的发展,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个人独立人格的追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和睦友好.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否能形成,与人们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密切相关.从个人层面来说,诚信是个人至高境界的道德追求,诚信也是衡量个人道德境界的重要尺度,每个人都要把诚信作为内在的道德追求和至高的价值目标.诚信是做人的行为规范.孔子主张,做人必须要言必信,行必果,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讲道德,诚心做事.诚实做人;一个人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一个人只有树立诚信为本的信用意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诚信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诚信就像悬崖峭壁中的一根藤绳,如果你讲诚信,牢牢抓住了,坚持不懈,你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你就会不断向上攀登;相反,如果你不抓住,失去诚信,那么你就会越陷越深,从此在社会上再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即使你以后反悔,想回头也已经晚了.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传说有一位老太太,她东拼西凑地开了一家零件批发商店,通过诚信经营,多年后竟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何以至此?就因为她坚信一毛钱中有诚信,哪怕销售一盒零件只赚一毛钱的生意她也做.有一次,卖东西时多算了一个顾客一毛钱,老太太立即转几趟车硬是把钱送还.多么守信的老太太啊!可能有人会问,区区一毛钱,何足挂齿,却不知其中包含了多少诚实.多少信任!诚信正是她生意兴隆的原因所在.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当一个人的诚信缺失时,就相当于人的肉体没有了灵魂.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有素质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受人尊重,不讲诚信的人,则处处碰壁,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一个社会讲诚信,就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有利于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一个国家讲诚信,就会不负人民所托,维护人民的利益,获得人民的信任,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诚信是一个国家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泰民安,诚信是必要条件.三.诚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梦的基本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党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的得力举措,是通过社会伦理规范对接核心价值体系以凝聚社会共识的一种尝试,更是新背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诚信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及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先后发布;2016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三个意见相继出台;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发展事业总体布局中,将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倡导和培育青年诚信品格纳入其中.与此同时,国家加快建立了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了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等等,这些都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的诚信建设,国家诚信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在的培育和践行.目前进入了新的发展背景,大发展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很容易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而且国际上敌对势力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阴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妄图以所谓的普世价值对大力进行西方价值观渗透和输出,竭力同我们争夺受众.当前世界面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改革开放面临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新特点,迫切要求我们振奋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共同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为此,国家必须从顶层开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我国梦的我国力量.政府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代表,只有当国家有了一个诚信而有公信力的政府后,我们才有构建诚信社会的基础;国家只有对外维护信用,对内建立信誉,才能在国民面前形成国家的公信力.为此,一是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建立完善的国家诚信法制体系.要加快诚信立法的步伐,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全覆盖的社会诚信法律规范体系,明确政府在构建诚信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环境.二是政府要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事实取信于民,确保政策和制度的科学.合理.有效,避免朝令夕改,以政务诚信促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以党风政风的风清气正促进民风社风的明理诚信.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政策.法律中,才会形成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实践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成效.三是要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奖励及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在国家法律.政策的制定实施中注重有信者荣.失信者耻,对于那些严重背离诚信道德并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的行为和个人,必须加以法律制裁,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让失信的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诚信建设中要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如果政务诚信搞不好,整个社会的信用大厦根基就不稳,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也会搞不好.将政务诚信作为第一诚信,以此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根本好转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从社会层面看,诚信是社会道德的突出内容,是社会有序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直接目标.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其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正处在新背景,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也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而要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精神.为此,一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讲社会责任.讲公平竞争.讲经营守法.讲诚信守约氛围的形成.二要加强诚信文化教育,加大对诚信道德模范的宣传,使诚信道德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遵循.成为社会的共同认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要形成践行诚信道德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不能不诚信.用法律约束老百姓,可以使他们不犯罪,用道德教化老百姓,才能使老百姓自律.三要在社会上构建与新背景相融合的诚信道德伦理,形成全社会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氛围,使诚信道德成为人们生存生活方式的内在因子.让那些违背社会诚信道德但又没有达到违法的行为和个人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约束,让失信的行为和人没有生存发展的土壤.从个人层面看,诚信是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实现个人道德提升和人格自我完善的关键.在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中孔子特别重视诚信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是仁义,而要达到仁义就必须讲诚信,如果能够讲诚信,那么也就接近了仁义,也就是说,如果做到了诚信,就是学到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在于把核心价值观真正孕育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在言行和举止上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诚信建设不能光依靠政府行为,面对利益多元.诱惑繁多的新背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强化自己的诚信意识.一是要把诚信道德和道德自律真正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二是要约束和检视自我,摆正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以慎独精神来约束和检视自我,把诚信道德追求转化为提升个人道德境界的内在动力,贯穿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当中.在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之中时时讲诚信.处处讲诚信.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规范公民个人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热爱国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睦友善内化到每个人的心中,才能构建国富民强.人民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才能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四.结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和不断完善.要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奖励和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戒,在全社会促进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氛围的形成.[6]只有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各个层面倡导和培育诚信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富营养的沃土,才能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只要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那么,良好社会诚信风尚的形成必定为期不远,一个人人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的理想社会必定会实现.参考文献[1]欧阳雪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当代我国史探究,2014(1):13-15.[2]孙劲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务员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58.[3]李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社会思潮[J].传承,2014(3):52-53.[4]杨朝阳.正本清源说孔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124.[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DB/OL].(2014-05-29)[2018-04-20]http://hxjzg.ecupl.edu.cn/s/306/t/92/49/de/;info18910.htm[6]国务院.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DB/OL].(2011-10-19)[2018-05-20]finance.sina.com.cn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