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饲料储存不当易导致真菌污染,代谢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不仅对家禽生产危害严重,而且会蓄积在家禽体内及其制品中,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对饲料进行科学储藏,防止霉变;可以采用脱毒技术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脱毒.本文将从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和防治举措2个方面进行综述.关键字:饲料;黄曲霉毒素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家禽;危害;防治;黄曲霉毒素首次被重视是源于1960年发生于英国的火鸡X病,当时火鸡因误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粉饼,造成了10万多只火鸡的死亡.黄曲霉毒素理化性状稳定,其产生需要高温(25~30℃)和高湿(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1].含有玉米.豆粕.花生粉.麦麸等的家禽饲料及其原料较易被污染[2].黄曲霉毒素致癌性和毒性强,其衍生物有20多种,饲料中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G1和黄曲霉毒素G2[3].其中黄曲霉毒素B1因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是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重要指标[4].1.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1.1.降低生产性能在温暖潮湿的适宜条件下,能够分泌黄曲霉毒素的各种霉菌开始滋生,会导致饲料发热.蛋白质变性.饲料营养成分降低.适口性变差.霉变.等,进一步导致家禽采食量下降.日增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生长发育停滞,生产性能有不同程度下降[5,6].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随着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同.家禽品种和日龄以及接触的环境不同,有较大差异[4].1.2.损害组织器官黄曲霉毒素能够在家禽的肝脏.肾脏.胆.胰.脾等组织器官中蓄积,造成家禽的多种组织器官病变.其中,蓄积浓度最高的组织器官是肝脏,对肝脏的损伤也是最大的,主要表现为肝脏质脆易碎.增大,肝小叶中心坏死.肝癌.脂肪肝综合征以及胆囊水肿等.1.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黄曲霉毒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家禽的免疫功能方面,对于家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法氏囊萎缩.肿胀或坏死,胸腺体积变小,影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活性,抗体水平下降,以及血清中抗生素浓度降低,进一步导致家禽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疫苗接种失败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等,甚至影响子代家禽的免疫力,最终导致家禽经济效益下降[7].
1.4.损害生殖系统影响家禽繁殖力,尤其对种禽危害严重.主要表现为公禽的睾丸萎缩.精子质量下降;母禽卵泡萎缩.产蛋下降和(或)延迟.蛋重和蛋品质下降.孵化率下降等.1.5.影响家禽产品品质黄曲霉毒素可以蓄积在家禽内脏.肌肉以及鸡蛋中,造成家禽产品的品质下降.禽蛋蛋重下降.蛋颜色变化.蛋黄和蛋清的比例失调等问题,被消费者食用后将威胁其健康,无形中增加了消费的不安全性[8].2.防治举措2.1.预防举措预防家禽黄曲霉素中毒,要求平日做好防霉举措,做到坚决不饲喂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饲料.饲料贮存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条件好的仓库,并做到经常出仓晾晒;控制好饲料的加工过程,注意饲料高温制粒后的降温过程;尽量缩短饲料贮藏期;饲料收获过程中尽量避开阴雨天气,若在梅雨季节,要注意饲料的及时干燥;适当添加化学防腐剂,或采用气调防霉举措,抑制霉菌生长.2.2.脱毒举措2.2.1.物理方法在黄曲霉毒素脱毒处理过程中,可采用的物理方法较多,例如挑选霉粒法.紫外线照射法.微波处理法.加热法.脱胚处理(用于玉米).漂洗法等.但上述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较难实现,因此,上述脱毒方法并未在饲料生产厂中推广使用.目前,最常用的物理脱毒方法是吸附法,具体做法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霉菌吸附剂,该类饲料饲喂动物时,霉菌吸附剂和饲料会同时进入动物体内,霉菌吸附剂在消化道内吸附黄曲霉毒素,阻断机体消化系统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吸附剂因其无毒.价廉.高效,且不会被动物体吸收,在饲料生产厂和养殖场中被广泛使用.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沸石.蒙脱石.膨润土以及活性炭等[1].2.2.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处理饲料以破坏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结构,去除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其中,谷物类的氨化处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氨化处理主要用于棉籽粕.花生饼粕等谷物,通过铵盐或者氨水处理,黄曲霉毒素的去除可以达到99%.2.2.3.生物学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或者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黄曲霉毒素.生物学方法去除饲料中黄曲霉素,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是未来黄曲霉毒素去除的非常重要的探究方向之一[9].3.结语家禽饲料,如玉米.豆粕等,如果储存条件不当,极易产生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其代谢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造成家禽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引起家禽中毒;黄曲霉毒素在家禽副产品.内脏和肌肉中会不断蓄积,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虽然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有多种,但是问题也较多,且已经霉变的饲料营养成分已经受损.因此,要做好平日的防霉举措,严格控制饲料的生产.运输.贮存和加工条件,做好黄曲霉毒素防治工作,保障人类健康,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参考文献[1]马爱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J].吉林农业,2019(08):64.[2]张新军.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疗[J].我国动物保健,2019,21(05):30,32.[3]谢庆,常文环,刘国华,蔡辉益,王金全,吕春生.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脱毒技术[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12):3572-3578.[4]田博,张慧,李杰,徐良梅.黄曲霉毒B1对家禽的影响及防治举措[J].饲料博览,2012(03):45-47.[5]韩杰,曹新民,于宁.饲料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危害及预防和去除举措[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0(12):17-18.[6]谭清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防治[J].我国家禽,2008,30(03):45-47.[7]于晓龙,何鑫淼,王文涛,冯艳忠,陈赫书,田明,刘娣.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免疫影响的探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7):65-67.[8]蒲俊华,唐梦君,葛庆联,张小燕,高玉时.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生产的影响探究进展[J].我国饲料,2012(24):18-20,23.[9]张立阳,赵雪娇,刘帅,张永根.食品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生物脱毒的探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02):521-529.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