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胸外科导管管理中标识管理思路的引入探究

2020-05-26 09: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目的探究胸心外科导管标识管理制度的设计及该方案对胸心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探究时间为2017年全年,导管标识管理制度设计完成后在科室推行,2017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成立管理小组,对既往临床工作进行大数据调研,总结胸心外科导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设计具有胸心外科特色的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对比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实施前后胸心外科导管相关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胸心外科导管相关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41%,与对照组的3.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心外科的导管管理是影响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针对性的设计导管标识,制定相关制度,从而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关键字:胸心外科;导管标识;护理管理;胸心外科收治患者特殊,术后患者往往需要留置多种治疗或引流管道来满足后期的治疗需求,不同的管道护理方法不同,而且需要与不同的设备仪器连接,如果出现脱管.堵塞等情况,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1].传统的管理方案虽然也强调导管管理,但缺乏针对性,更多的是对护士的工作行为进行管控,缺乏引导性.标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路,指的是通过标签.标识来区分不同工作和相似类型的工作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2-3].本文拟将标识管理思路引入导管管理中,设计一套完整的导管标识,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现将方案及成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探究时间为2017年全年,导管标识管理制度设计完成后在科室推行,2017年工作情况为观察组,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患者包括男813例,女650例,年龄11~86岁,平均(46.5±15.3)岁;2016年收治患者包括男性755例,女性597例,年龄10~87岁,平均(46.9±14.9)岁.不同时期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探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0~90岁;(2)符合胸心外科手术指标;(3)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中途转院或转科;(2)个人资料不全;(3)有精神病史或依从性差.1.2方法1.2.1导管标识设计与管理制度拟定成立24人的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导管标识与应用流程设计,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加入导管标识相关制度.管理小组在成立后要通过组内探讨来拿出一个合理.科学的方案,并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引入优秀工作方案,结合临床工作需求进行调整完善.最终导管标识设计为包括白.绿.蓝.黄.红的5种颜色,主要材料为粘贴纸,采用圆形设计,半径为2cm,遵循美观.便捷.应用性强的原则,除了主要标识名称外,还留有部分标注空间,对于特殊情况可采用记号笔对该标签进行标注.1.2.2导管标识应用流程根据导管标识颜色的不同,对应不同的工作内容.白色标识为持续吸氧管道;绿色标识为肠内营养通路;蓝色为气道湿化管路;黄色为静脉管路;红色为特殊用药导管.除颜色对应不同的工作内容外,标识上用具体的名称标明了该导管的具体作用,要求护士在应用导管的同时,即将对应标签粘贴在导管上,一般管道要求病房护士在进行置管操作完成后即进行粘贴,引流管则由对应护士进行操作,需要特殊注明的导管可在标识留空位置上进行备注,要求导管标识应用期间应当进行双人核对,避免导管标注错误.1.2.3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实施在完成导管标识设计.制度调整后,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护士了解不同标识的意义,学习导管标识管理精神,正确认识到导管区分对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管理小组发放应用流程及具体管理制度条例,安排受过培训的成员进行统一解答,在导管标识应用前期,管理小组要负起责任,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纠正护士的错误应用方法,对导管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后期则转为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护士能够规范工作行为,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及时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并探讨,寻求最佳改进策略,确保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1.3评价方法以2016年全年情况为对照,对比两组胸心外科导管相关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满意度调查均采用自制问卷,护士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质量控制.意见反馈等内容,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护理安全.服务态度等内容,均由护士或患者自主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统计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意外事件对比2017年胸心外科导管相关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41%,与2016年的3.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P<0.05),见表1.表1实施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前后胸心外科导管相关意外事件统计(n,%)2.2满意度对比在实施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后,观察组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实施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前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统计对比(n,%)3探讨3.1导管标识管理制度的意义胸心外科收治患者特殊,围术期患者即需要留置各类管道进行干预治疗,不同的导管作用不同,但护士在处理大量的导管时容易产生混淆,引发意外.在传统管理思路中,主要是强调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培养,对护士的行为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4].当工作压力较大时,护士往往会忽略一些工作细节,从而引发意外事件.此外,低年资护士在缺乏必要流程引导的情况下,进行导管护理的方案不当,也会引发意外.从既往报道来看,导管管理中的问题不光是出现在堵塞.脱管等方面,同时还可能出现用错药.错误连接等,这些都是由于导管区分不良造成的[5-6].标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路,指的是对某些类似的工作内容通过标签的形式来进行区分,这就为导管区分管理提供了帮助.3.2导管标识管理提高了胸心外科的安全管理质量从探究数据来看,2017年胸心外科导管相关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41%,与2016年的3.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建立后,护士能够从新流程中获益,大大减少了相关意外事件的发生.标识管理一方面便于区分,一方面则能够帮助护士查漏补缺,护士可在标签内容引导下完成导管的检查和处理工作,并用新的标签来更新处理时间,为不同班次护士的干预连贯性提供了基础.3.3导管标识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制度的满意度评价从数据来看,在实施导管标识管理制度后,护士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从75.00%上升为87.50%,这说明传统管理制度仅仅是对护士进行硬性约束,但在工作上很难起到实质性的帮助,而标识管理制度则为护士的工作梳理.调整提供了依据,从而获得了护士的肯定.3.4标识管理的应用展望从本次探究情况来看,标识管理不仅仅能作为一种区分导管类别的手段,同时还能起到信息记录和提示的作用,护士在完成工作前查看导管标识,能够了解导管检查.处理所需,而在完成工作后进行标识更新,则为下一班护士提供了参考和提醒,这种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因此,标识管理不光可应用在导管管理中,同时可延伸至各个护理工作内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胸心外科的导管管理是影响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层应当重视导管管理对安全管理质量造成的影响,结合实际临床工作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导管标识,制定相关制度,从而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且可将标识管理思路延伸至其他护理管理工作内容中,同时也帮助护士养成利用标签来提醒自己工作内容和进度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参考文献[1]李贞.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效果探究[J].我国实用医药,2013,8(28):268-269.[2]马黎容.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的效果探究[J].中外医疗,2013,10:25-26.[3]张红.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我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22):76-77.[4]卢艳梅.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体会[J].我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51-252.[5]庞舜如.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我国社区医师,2015,31(2):135-136.[6]盛桂梅.护理标识在临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我国社区医师,2014,30(24):180-18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