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艮斋田愚(1841-1922)是性理学家,他一方面继承了朱子思想,另一方面呼应时代的要求又进一步阐发了朱子学.对朝鲜朝几百年来的各种朱子学诠" />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探究艮斋学在韩国思想史的重要意义

2020-05-28 19:3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艮斋田愚(1841-1922)是性理学家,他一方面继承了朱子思想,另一方面呼应背景的要求又进一步阐发了朱子学.对朝鲜朝几百年来的各种朱子学诠释,以及各种有关朱子思想之论辨,都被他进一步吸收.消化.过滤.批判,进而形成艮斋朱子学的肥沃土壤.他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以谨守儒家文化传统,严守华夷界限为前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宗旨,另一方面则对孔孟程朱思想作出了切合背景急务的阐述与发展.他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卫正斥邪派,除了批判社会现实矛盾的同时,又从儒家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出发主张和提倡斥邪卫正,他被称之为朝鲜朝道学派最后的人物.他对于分辨正学与异学.圣学与异端的标准,以及批判异学与异端的根据,具有自己独特和坚固的立场.不管如何,他就是坚持只有朱子学是正学,其他都是异学和异端.本文从艮斋经学思想形成的背景时代和思想来源入手,通过尊道与学性.心性与修养.理气相互主宰论.气质体清理论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经学思想.他创建了通过尊道精神来恢复儒学正统性的理论一一尊道并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尊道,而尊道又在于正确地认识本性的价值,所他把教育人们学习性作为儒学宗旨.艮斋的心性论是把程朱和栗尤的学说综合在一起,这既是他心性论的特点,也是他对儒家心性论的独创,提出了一种以敬来修养心的方法.并对待理气主宰论理论中,认同朱子.栗谷等人的理和气相互主宰关系同时认为朱子学对主宰的探讨本来就是通过两个脉络来展开的.学界普遍认为性师心弟说是艮斋独创的理论,其实气质体清理论也是艮斋的首创的理论.他认为气质粹醇是根本,而混浊则是末端.从这样的逻辑来看,即便是比较混浊之人,究其根本还是粹醇之人.艮斋田愚先生凭借着对儒学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担负起了把儒学文化传承给后代的历史使命.面对西方理论和思想开始冲击朝鲜末期的情况之下,却一心一意专注于学问的纯儒.艮斋的学术思想不仅是栗谷的嫡传,也是朝鲜朝畿湖学的归结处,所以不能不说是艮斋学在韩国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字:艮斋.心性.理气.尊道目录第一章绪论艮斋田愚(1841-1922)是继承畿湖学派洛学系的最后一位学者,1他想通过对程朱学的仔细剖析为前提,对朝鲜朝时期有关性理学的论争进行反省,并想追求其性理学的正当性.尤其是在儒教理念受到冲击,国权受到威胁之时,他力求维护传统的儒教思想为已任.他认为,当世界很多国家和地方都以各自的宗教为精神信仰的时候,韩国则以孔孟之道为自己的信仰.1.1探究目的及意义在韩国哲学思想史和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主张卫正斥邪的人物或学派,虽然他们的思想基础都来源于同一的儒家传统,然而他们所依据的哲学基础和现实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朝鲜朝道学派最后的人物艮斋的卫正斥邪思想而言,他批判当时现实矛盾的同时又儒家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并通过更张来主张内修,以此来主张和提倡斥邪卫正.他所主张的更张的主要观点在于凝聚民心为前提,争取树立国家纪纲,以此展开斥邪卫正思想.另外,在亡国的情况下,他依据去之守义的出处观出发,选择了自靖和讲学的路子,在孤僻的孤岛过了孤孤单单地生活.他的斥邪卫正论包含着于19世纪展开的斥邪卫正论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和有値得肯定的一面.他对于分辨正学与异学.圣学与异端的标准,以及批判异学与异端的根据,具有自己独特和坚固的立场.分辨的标准是,第一,心以天为根本就是圣人的学问,以心为根本则是异学;第二,天理为主以心辅助,性尊而追求天理则正学,心为圣君以心使性,以心为准则是异端;第三,学性为正学,学心为异端;理和性为主宰是正学,气与心主宰则是异端.艮斋虽然提出了多种标准,然而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只有朱子学是正学,其他都是异学和异端.正因为艮斋是朝鲜朝末,继续坚持性理学的学者,而且不仅在国内,甚至在韩国也没有对他有足够的研宄和评价.因此,通过本文不仅进一步研宄艮斋的哲学思想,也想国内介绍艮斋的哲学思想.使得国内更加全面地了解朝鲜朝儒学,尤其是朝鲜朝末期儒学有性理学的主要观点.以此更加全面地掌握性理学在朝鲜朝历史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中韩哲学思想的交流与合作.如何评价艮斋先生,为什么要探究艮斋先生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魏常海先生对艮斋的评价来更加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他说:艮斋先生不仅是韩国近代着名的儒学者,还是始终固守独立自主民族精神的爱国之志,更是坚决主张抗曰救国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中韩两国共有着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亦曾有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共同命运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共同经历.因此,艮斋抗日救国的精神与思想,不仅是韩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亦是值得我国人民尊敬和学习的文化遗产.2本论文只涉及到艮斋先生的哲学思想,却没有涉及到他的经世想,因此无法论述其他的抗日救国相关的内容.即便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哲学思想探究,能够了解到他的经世思想和抗日救国的思想基础和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论文有其特殊的意义1.2国内外探究现状1989年,韩国成立艮斋学会.以艮斋田愚先生的学术思想为中心,研宄湖南儒学和近代韩国儒学的历史特征及其价值,陆续进行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论着.推动全北大学艮斋学研宄所的设立等各种活动.国内诸多着名学者参与了每年的学术会议,我国人民大学的张立文,在朱子退溪栗谷艮斋学术思想的异同及其特征一文中,比较剖析了四位理气观的异同及思想精神的特质,借用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来赞扬艮斋先生的壮志不衰,爱国爱民.孔子探究院的杨朝明,在艮斋四书讲说的性理学诠释一文中,剖析了艮斋性理学观念,体现了艮斋致力于学术研宄与探索,和人生追求及价值取向.北京大学的魏常海,在艮斋先生的抗日救国精神一文中,阐述了艮斋坚守儒家礼仪,抗拒变服断发,高扬民族大义,抵抗日本侵略,负经登岛,为救国传道授业.复旦大学的邢丽菊,在韩国儒学三大论争的关联性思考一文中,从对立与统合的角度,剖析比较了四端七情论争.未发论争.心说论争.除此之外,还有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的学者们重要探究成果.虽然艮斋探究起步较晚,然而随着艮斋学会成立以来,在韩国有一批学者开始挖掘.研宄艮斋,而且编刊了艮斋先生全集,上.下,并于1984年在景文化社出版发行.这一全集的出版发行,进一步加快了韩国对艮斋的研宄进程,对研宄艮斋的学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经过十年的努力,艮斋探究会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出版了艮斋思想探究论丛I和II,收录了艮斋思想研宄的精品,为后学者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宄成果和资料.艮斋研宄成果,大部分刊登在东洋文化探究.东洋哲学研宄.退溪学报.栗谷学研宄.儒学研宄.孔子学.东方韩文学会等刊物上陆续发表.内容包括艮斋的哲学思想.经学思想.经世思想,以及生平,学派等方面的研宄.即使如此,国内还是缺少系统地研宄艮斋先生哲学思想的论文,更谈不上硕(博)士研宄论文.因此,本论文弥补了国内系统研宄艮斋先生哲学思想不足,也填补了艮斋先生研宄的硕士学位论文.1.3探究方法(1)历史文献收集与整理的研宄方法.为此,主要以中韩两国史料为主依据,现代学者的研宄成果为辅助参考.(2)比较研宄方法.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并非全部是独创的,肯定与前辈们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艮斋的思想下不例外.[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第二章艮斋的生平及思想来源2.1生平简介2.2背景时代2.3艮斋思想的来源第三章艮斋哲学思想主要内容3.1尊道与学性3.2心性与修养3.3理气相互主宰论3.4气质体清理论细#第四章结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之初,西方文化和思想大量涌入亚洲国家,使得长期以来影响该区域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威胁.此时的艮斋田愚先生,凭借着对儒学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担负起了把儒学文化传承给后代的历史使命.艮斋是一位面对西方理论和思想开始冲击朝鲜末期的情况之下,却一心一意专注于学问的纯儒.所以从历史认识的角度或者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可能成为一些人批判的对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儒学的修己与治人,内圣外王的方面来考察艮斋,也不能不说是有一些遗憾.他与华西李恒老(1792-1868)一起,站在卫正斥邪的立场,坚守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他认为西方的现代思想和学术只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己,认为这与韩国传统的儒学思想与秩序是背道而驰,从而树立了排斥西学而坚守道的信念.在艮斋看来,西方人是根本没有道义的人,缺乏儒学所主张的人伦文化和秩序的人.艮斋在民族处于危机之时,并未选择走义愤填膺的抗争之路,而是提出了绑紧口袋似地稳定地管理自我的自靖之义理,这可以确认他的出处义理是以自靖为主的.21也就是说,艮斋在行道与垂教.举义与守道的处世方式中,选择了垂教和守道.如此而言,艮斋的卫正斥邪就是要扞卫儒家之道,而且是通过儒学的学术活动来坚守道学.他认为即使是面对国家的灭亡,道也不能灭亡.艮斋的性理学地位可受评价是韩末畿湖学派乃至栗谷学派的性理学集大成.尤其他应该被高度评价他的性师心弟说是具有继栗谷理通气之后的创新意义;在各种责备与批判里也无道则无国的信念,奉献一生在播种.培植儒学种子的道学贡献.22艮斋招致世人非难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23-是他对死亡的恐惧.二是在救国道路上没有用的文人而己.三是他只懂得纸上谈后,没有实践对策.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丝毫没有发现任何对死亡恐惧的痕迹.反而他的所有言行中早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从而受到很多人的追从和认可.他身为一介文人,在那样的年代里主张卫正斥邪思想,虽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也许认为在救国的道路上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然而不能因为坚持了孔孟之道就是不对的.因为儒家从来将古圣人的言论当做真理来看待,并以此做为行为的规范,艮斋身为性理学者自然奉行儒家的这种处世方式.艮斋虽然拒绝义后运动的提议,但后来对自己的这种想法进行了反思,并对义后运动本身的性质加以进行了肯定.他得知崔勉庵提倡起义后,曾写信加以激励,并对自己的弟子说,倡义诸公,事虽不成,公则公矣,不宜加贬词.当然得知起义失败而被捕以后,又说自古举义未必皆成,但为吾所当为,虽败为荣(全集下,卷2,P364页)当然,他从深层上对实现真正义理的方法途径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能扶宗社覆亡,吾何惜一躯.既知其无补,而徒枉道辱身,则不如吾守义而俟死之,为从容矣.(全集下,P715页).从中也能看出艮斋对起义的一种矛盾交叉的心理反应.部分批评艮斋是忧道不忧国的文人,但是这是他对自己的行为一种判断而己.他认为在这样的国难当头的乱世中,而对各种政治和武力的纷争,他时刻怀着一种自省的精神去保全自己坚强的意志,拨开重重浮云向世人传授真理,后世传达儒家的真正义理.而且,面对西方文化对入侵,儒家的文化渐渐失去其历史作用之时,他坚守实现儒家的道义本身应该是加以积极肯定.而且,他的这种思想与当时的义兵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基本一致,虽然如此他还是忽略了培养民族生活的精神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艮斋将圣贤的教诲作为保卫国家的指南,将通过圣贤的教训作实现的文明国家传给后代的事情作为历史责任.在这种视觉下,防止道学被外来势力摧毁的事情发生成为首要课题.24虽然自靖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从自觉地肩负起保存道学这一使命的义理上看,并不是该受指责的事情,只是在各自现有的条件下为人处事不同而己.他说:我何尝独以自靖为中庸.中无定体,随地随时,而各自不同.可以自靖为中,可以起义则起义为中.,(全集下,P364页.)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自靖,是正确而合理的选择,但毕竟没有参加了倡议.这是因为他虽然尊重倡义,的义理,但是没有找到胜过道学保存责任的理由.艮斋在1894年的东学蜂起中说,既不关心东学,也不关心西学,既不问生,也不问死.唯有从义,从而表明了作为一个道学者,表明了要固守义理论信念的态度.他甚至批判崔致远将孔子和释迦归一,或把孔子和老子包含到释迦里.也就是说,他以严格的道学正统论所具有排他性,不能容纳崔致远的三教融合论.他在1912年的儒学,将儒者的学问,心之动静.身之出处合乎常理作为两个基本事业,可确认他是把心即气说和出处义理作为核心课题的.他之所以不在巴里长书上没有署名,其理由他认为是如果不是为了复辟孔教,而是为了什么一时之名,就不是居敬致知的本意.并认为建立统领(共和制)的时议是遵循西方制度,所以要坚决反对.一直以来,艮斋学在韩国思想史上,或者处于不被理解的状态,或者停留在有限的.表面的理解状态.但是若是我们今后持续地扩展和深化艮斋学的理解,就能期待在一解韩国近代思想史的多元性.独创性和独特性上取得重要的成果.25艮斋学的特征是,对当时所有的性理学理论重新进行定立和发展,所为开启新背景的实学,为确立性理学的现代价值奠定了基础.艮斋的学术思想不仅是栗谷的嫡传,还是朝鲜朝畿湖学的归结处,所以不能不说是艮斋学在韩国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6艮斋身处当时门户开放,资本主义迅速成长,韩国一步步沦为日本殖民地并最终被日本吞并,国内民族主义高振,并新旧矛盾极其尖锐,民族文化岌岌可危的时期.艮斋是韩国最后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旧学功底极其深厚,民族主义思想十分浓厚,国土的自我担当精神非常强烈.处在这样的背景,他考虑最多的如何护持儒学的精神价值不被新不吞噬,旧学在新学不断增长的背景,如何保存和发扬,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中发挥作用.所以经世与修己,儒都之出处大节,国土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何以自处等问题,是与他关涉最大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都以他的思想基础是以朱子学为根底.致谢参考文献[由于硕士论文篇幅较长,此页面不展示全文,如需全文,请点击下方下载全文链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