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哲学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对世界认识探索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经济哲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认识复杂经济问题和探究工具方法不断提高的过程.文章对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翻译进行了更正并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在哪里等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辩证融合是社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统一的必要条件.关键字: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第一哲学;曾有学生问:有没有比经济学更强大的思想学科?我的回答是:有,那便是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辰17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40年之时,哲学理论能不能再一次指导经济改革实践成功?这需要我们来证明哲学是否足够强大;是否能够回答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在哪里?
一.献给亚里士多德的话———对宇宙观的哲学描述要证明哲学是否足够强大,我们就必须要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比如说关于世界观(即:宇宙观);宇宙是何时产生的?空间是何时产生的?有没有始和终?对于世界是不是可知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宇宙是物质的,空间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宇宙是循环反覆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们说反覆,也就是说每一次的宇宙膨胀爆炸.衰老收缩其结果带有不确定因素的偶然性———比如:地球,但也带有其必然性———物质的空间产生.我们没有理由确定宇宙的起点也就无法衡量宇宙的终点.宇宙对于我们来说只有相对的静止,没有绝对的静止;宇宙是动态的.作为一个整体宇宙是有生命的,循环反覆就是其生命的表达方式.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第一哲学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宇宙的第一及终极原因与原则的问题.公元1世纪罗德岛的安德罗尼科将tametataphusika直译为在物理学之后,因为第一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eta作品之后.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第一哲学或sophia(wisdom)智慧是关于宇宙观问题即哲学终极原因的科学.有时他把第一哲学称作beingquabeing,正确译法是应为人类的上帝,这是本文即对哲学关于基本问题———宇宙观论述后第二个重大发现:绝大多数哲学中外文献甚至是工具书中对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beingquabeing错译为是的是,这引发了我国乃至世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误解.亚里士多德的在物理学之后第一哲学传入后,由于对其抽象性错误的理解并借用易经·系辞上中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将其译为形而上学.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第一哲学的探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出发点.对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来说,验证超越经验科学领域的理性宇宙观并不现实.他敬仰自己的第一哲学———人类的上帝或智慧并以唯物的立场把他(她)放在物理学之后.在他的眼里宇宙是物质的,是包含一切生命及智慧的总和.有限的科学技术探测手段限制了人类对宇宙的验证,但却不能否定宇宙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毫无疑问,亚里士多德的在物理学之后第一哲学影响力是巨大的,西方其他各哲学流派并没有宽容地对他进行支持和理解,而是为了自身学说的建立,都对其进行了批判.当然,我相信对于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来说,深知他的物理学作品及第一哲学更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出于对亚里士多德作品原文的尊重,本文不再对第一哲学使用形而上学的错误译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源哲学用来解释世界,科学用来验证世界.作为推动哲学发展和探索世界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中外哲学界对第一哲学发起错误的批判.我国哲学界对于第一哲学的误解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狭隘理解.哲学的发展需要一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人类对哲学的认识是具有探索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以无产阶级为工具,以劳动价值理论和辩证法为指导,用革命的方法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实践的本质使得它与其他哲学思想学派一样,不希望人类社会思想停留在对第一哲学的迷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主任,在能否认识和如何认识宇宙观(世界观)的问题上主张实践优于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源:一是在价值观上继承了世界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斯密首先明确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基本尺度.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购买或支配的劳动决定,最终得出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的三位一体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观.亚当·斯密未能像马克思那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体系和劳动剩余价值.二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法源于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埃利亚学派芝诺,黑格尔称其为辩证法的创始者.但真正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的是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古希腊朴素唯物辩证法,恩格斯说这是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世界中一切事物推动的原则,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可以支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切特殊领域和特殊形态.马克思全面的肯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并没有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那样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及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无产阶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法是影响阶级立场和观点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精髓是资本论.作为一部经济哲学巨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唯一可以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哲学体系,是其他各派经济学理论无法比拟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不同的立场制约了不同的方法论,而不同的方法论验证不同客观经济状况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立场的经济观点.这说明方法是影响阶级立场和观点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西方经济学中商品的供求关系理论.边际效用理论.定价均衡理论及消费效用理论只是在论述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定价涨跌的表面现象,而刻意回避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其内在本质是掩饰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剥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用劳动价值论和唯物辩证法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庸俗化,资本论为无产阶级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对世界认识探索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经济哲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认识复杂经济问题及探究工具方法不断提高的过程.掌握了正确.科学的思想探究方法,就可以透过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揭示并认知经济社会的内在本质.只有正确科学地认识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才能有效的推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哲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其探究对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先进性在于其站在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立场上及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辩证地.运动地.科学地肯定了西方经济学的现代化计量剖析工具,以及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市场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包括广大下层群众可以享受到市场机制所带来的优惠定价商品.四.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并不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可以继续领导我国经济进行实践发展,其根本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能否能够通过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性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只有实验和实践才可以检验我们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世界真理标准相符.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并不重要;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无产阶级,只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只要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并指导经济发展实现预期目标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客观标准.机械地.僵化地.教条地驻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阵营是错误而可笑的,是不能够真正解决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前进和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一门由国外引进的理论思想体系,在我国得以生根发展;同样现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包括了工商.经贸.物流.财会.金融等众多学科,基本上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理论思想体系.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性思维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量化方法总结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二者作为经济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当然对于经济发展的经验来说是不需要疆界的,这就好比语言是世界的边界,但英语的普及帮助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这也同样使得我们想到现代地理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将世界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全球化的优化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辩证融合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统一的必要条件.五.关于解决生产力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首先要解决生产力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解决生产力问题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从深层次的实质问题来说,生产力的提高必须站在国别观察经济的基础之上.这也是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过程的必然性.传统经济发展中要求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现代经济学强调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注重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知识层次水平.用哲学家反思的目光理解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小康问题,用经济学家的技术剖析理解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要解决抑制通胀和充分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开发和开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经济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发展状况就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僵化地.扭曲地借鉴,像翻译第一哲学那样不求甚解地借鉴.六.关于解决生产关系及分配问题要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要解决生产关系中利润分配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学理论融合的关键点.资本主义社会解决劳动剩余价值的方法是通过微观经济中企业股份制的建立.曾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但改革既不彻底也不理想.由于缺乏改革管理经验,很多人利用改革之机变卖国有资产,股份制改革缺乏规避制度,广大的工人下层群众并没有在透明.公开.公正.法制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利润分配.这使得股份制改革失去了对宏观经济应有的支持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全社会的消费能力.购买力的局限性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和国内的市场需求,拉动内需的矛盾由此转化为投资型的增长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认为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改革的成功需要持续的不断探索,这已经被西方很多改革成功的国家所验证.探索是实践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具有实践性和现实精神,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七.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提到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背景又超越了那个背景.马克思哲学理论帮助我们解释了社会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同样把科学的实践进步引入认识论,把实践总结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合理的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哲学思想发展的唯一动力,改革实践是认识经济发展规律的唯一来源.认识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指导实践,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认识道路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运动变化过程;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验和社会主义市场改革辩证融合的过程.这条道路需要真实客观地.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计量剖析方法积极地.能动地反映基本的客观经济问题.这要求我们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方法贯彻到底.客观的世界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对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理论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道路.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探索来开辟新的接近真理的道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参考文献[1]边明社.经济哲学简论[J].云南财贸学报,2000(05).[2]刘啸霆.另一种经济哲学——兼谈经济哲学不能经济掉哲学家[J].哈尔滨学报,2002(05).[3]尼古拉斯·布宁,徐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4]章士荣,卢婉清,蒙登进,陈荷清.认识论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5]余静.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哲学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