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矛盾论思想在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探究
术带头人,本科生党员的党员身份与学生身份等几对关系,以期为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关键字:矛盾论;高校;下层党建;关系;80年前,在革命圣地延安,一位世纪伟人以丰厚的理论积淀和敏锐的实践洞察力,完成了自己在革命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升华,写成了一部仅两万五千余字,却彪炳史册的哲学著作.这位世纪伟人,就是毛泽东;这部哲学著作,就是矛盾论.同实践论一样,矛盾论原是毛泽东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哲学讲演用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的一部分.1937年8月在延安油印发表,最初的书名是矛盾论统一法则.1975年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时,定名矛盾论.在矛盾论发表80周年之际,在新的.变化了的背景条件下仍有必要对这部哲学经典进行重新品读.近十几年来,学界从哲学意义上探究矛盾论的文章已然不少,而着眼于实践指向,运用其思想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成果却不多[1-2].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毛泽东同志认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4].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运用矛盾论思想思考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并进行了相关探究.一.深刻认识高校下层党建工作基础性地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5]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5]高校的内涵发展,除了财政投入.政策扶持等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撑外,摆在第一位的因素是高校自身的建设.只有高校自身这个内因建设好了,财政投入.政策扶持等外因才能真正地.充分地起作用,继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发展.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5]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办好我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发展也不例外.在高校建设体系中,起领导.决定作用的是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6]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坚持我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7].全面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必须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高校党的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5]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既包含了高校党委这个领导核心的建设工作,又涵盖了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下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这两类层级的建设工作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着相互影响着,共同成为高校党建系统工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党委建设工作,可以对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样,高校下层党建工作开展好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高校党委建设工作.高校下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中,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高校党支部则是高校党组织最基础的一环,担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每一位教工.学生党员的重任.因此,高校下层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有力支撑,是奠定高校党建工作的稳固基础,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政治保障.二.深刻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5],而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5].因此,矛盾不但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5],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5],要探究.解决这些特点不同的矛盾,就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剖析[5].矛盾贯穿于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的每一段发展历程.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不同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境遇和挑战是不同的.面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不同挑战,我国共产党人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剖析的方法论原则,在明确矛盾普遍性原理基础上,具体剖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解决之道[8],使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总体上随着矛盾特点的不同而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存在着许多新特点.面临着许多新情况,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党内组织生活弱化.思想政治工作僵化.优秀教师入党意愿不高等新的问题[9].面对变化了的背景条件,绝对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5]去推进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下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下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0]这就要求人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探索高校下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工作重点,协调处理好各类关系,推动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三.处理好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中的几对关系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5]高校的下层党建是一个矛盾体系,随着背景发展,一些新矛盾从体系中涌现出来,一些老矛盾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这些矛盾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5].只有正确地认识.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真正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下层党建这一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工作.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论述了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既相互斗争,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转化的关系.这种相反相成的状态构成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11].所谓矛盾的斗争性,即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状态.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5].正确处理好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中的不同关系,要掌握.运用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既看到对立面双方异质.斗争的一面,又看到它们联结.贯通的一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双方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发展.1.处理好院系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这里的业务工作包括了行政工作和学术工作.长期以来,高校的院系层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党建,重业务,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1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下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下层党组织,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下层的重要职责.[13]可见,院系层面的各级党组织(二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一方面,同院系的业务工作相比,党建工作起着总揽.协调的作用,具有统领.先决的地位,不仅轻不得,还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另一方面,既要看到院系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各有侧重.不可混为一谈的一面,也要注意到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一面.院系的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和动力支持,院系的业务工作为党建工作提供服务对象和开展载体,二者绝不是两张皮,而是共同推动院系建设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要让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体现在院系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业务工作中,为业务工作保驾护航.例如,在支部设置上,院系党委(党总支)可以以教研室.课题组等教学.科研团队为单位成立教工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让有着共同专业时代.探究方向的教工党员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充分交流沟通,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主动将个人的小目标融入院系的中目标.学校的大目标中,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提升院系教学.科研水平凝聚强大正能量.总之,要找准院系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努力推动二者协同发展,做到同频共振比翼齐飞.2.处理好院系的网络党建与传统党建的关系当前,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远,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显示出巨大的协同效应,互联网也已成为高校师生党员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2016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推动下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院系的党建工作只有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特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在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层面的践行渠道,才能在信息化条件下赢得主动权,取得新发展,才能在这一工作中具体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在探索推进院系网络党建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线下党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对面谈心谈话直接.深入,党员先锋模范感召力直观.明显等传统优势,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院系传统党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集中的理论学习和党课等传统党建手段仍是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网络党建虽具有便捷性等诸多技术优点,却无法取代院系传统党建的作用而处于配合.辅助的地位,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这一点必须明确.因此,既不能固步自封,只将院系传统党建牢牢抓住,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视而不见;也不能喜新厌旧,只看到院系网络党建的长处,而将传统党建的优势抛诸脑后.既要借助新技术彰显新特色,也要继承老传统发挥新优势,在巩固发展院系传统党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院系的网络党建,并在二者的融合上下功夫,使两种党建手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院系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3.处理好教工党支部与教学.科研团队的关系教工党支部是党联系教工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织保证;教学.科研团队是高校富有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探究的直接承担者.二者一个肩负政治使命,一个关注学术工作,似乎只有区隔没有联系,或者说,长期以来过多关注了二者的区别,而对于其相互联系的一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了教工党支部建设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相脱节的问题[14].实际上,教工党支部建设可以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政治.思想保证,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也可以丰富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内涵.因此,教工党支部同教学.科研团队既要相互联系,还要在二者的协同发展上多下功夫,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和整体效用的最优化.例如,可以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教工党支部建设融入推进教学.科研团队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打造三型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使教学.科研团队中党员成员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学术品格进一步提升.让他们成为教学.科研团队的领头雁,形成雁阵效应,增强党组织对非党员成员(特别是年轻的非党员成员)的感召力,促进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探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之,要推动教工党支部与教学.科研团队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借助丰富多样的支部生活,促进教学.科研团队成员把党的奋斗目标转化为个人的理想追求,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转化为工作的实际成效.4.处理好教工党支部书记与学术带头人的关系院系党建工作的好坏同院系业务工作的优劣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院系的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真正做到同频共振比翼齐飞,在教工党支部层面,就必须妥善处理好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学术带头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意义上讲,培训选拔一名党支部书记的标准是政治素质好.党务能力强[15],而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则是一名学术带头人身上的烙印.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没有关联,然而就高校下层党建这个特殊场域而言,二者的联系却甚为紧密:高校是学术人才聚集的高地,是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浓厚的学术色彩是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一名有着较高学术威望的教工党支部书记有着号召.组织一大批党员学术骨干和创新人才在党的领导下做好人才培养.科学探究.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重要工作的先天优势.而某些高校下层党组织工作软弱涣散,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同一些教工党支部书记科研学术水平不高,在教工党员中影响力.号召力不强息息相关[16].换言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名教工党支部书记如果同时是一名学术带头人,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激发队伍活力,推动支部工作融入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教工党支部书记与学术带头人在高校下层党建工作中相互联结.贯通的一面.注意双向发力,既注重从学术带头人中选拔优秀分子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也重视将教工党支部书记培养成党建工作和学术工作的双带头人,进而提升教工党支部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威望,提高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5.处理好本科生党员的党员身份与学生身份的关系有学者曾对本科生党员的身份认同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本科生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总体认同度高,但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理想信念不坚定.模范作用发挥程度低的问题[17].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条件下,部分本科生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规定,发展本科生入党,必须在确保政治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能力素质.道德品行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且要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可见,一名本科生品学兼优才可能发展成为党员,一名合格的本科生党员必然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党员和学生是本科生党员天然具有的两种身份,这两种身份虽有区别,但可兼具.不能将这两种身份对立起来,既要防止某些本科生党员入党之后放松世界观改造,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罔置党员身份,只谈学生身份,埋头个人学业的现象发生;也要防止个别本科生党员入党之后对于工作过于热心,只关注了党员身份,而忽视了学生身份,学生干部事务应接不暇,学业成绩直线下降的情况出现.应当让这两种身份相向而行.相得益彰,成为鞭策本科生党员不断进步的两个符号印记,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发挥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看齐的榜样.四.结语高校下层党建工作在高校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在认识.把握高校下层党建客观规律,加强和改进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有大量复杂的课题需要思考和破解.矛盾论巨大的理论魅力在于它深深根植于我国革命的实践土壤,从哲学高度回答了当时困扰我国共产党人的实践难题,并由此成为塑造我国共产党.变革我国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在矛盾论发表80周年之际再次学习这部著作,发现其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依然对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极具方法论指导意义.只有将矛盾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与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矛盾论的理论内核转化为正确认识.指导新时期高校下层党建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达成返本开新之效,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参考文献[1]沧南.国内理论界毛泽东探究状况评述(2005-2014)[J].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8-14.[2]闫广琴.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实践论.矛盾论的探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3):39-42.[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0.[4]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5]毛泽东.矛盾论[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2014-12-29)[2017-06-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7]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17-06-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8]周良书.中共高校党建史(1921-1949)[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9.[9]陈春声.抓好高校下层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J].我国高等教育,2017(1):24-25.[10]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11]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国化的启示[J].我国社会科学,2013(12):22-35.[12]李望平,李照.高校院系党建与业务协同推进机制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报,2016(9):64-68.[1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下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EB/OL].(2007-05-25)[2017-06-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581/200705/22773.html.[14]玄雪梅.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3):55-57.[15]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EB/OL].(2012-09-19)[2017-06-15].http://fuwu.12371.cn/2012/06/05/ARTI1338858368317171.shtml.[16]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推动立德育人教学科研双促进:湖北省加强高校下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J].我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2):73-76.[17]陶剑飞,周德海.本科生党员身份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27-2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