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具有很强" />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临床医学检验的检验质量及改善举措

2020-05-28 19: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剖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临床医学检验现状及质量控制举措.关键字: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现状;举措;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专业性及严谨性的学科,它是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也是医疗工作的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基础.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关系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关系着医疗环境的改善与诊疗水平的提升.近年来,随着医疗检验设备的更新升级.医疗检验人员职业素养的变化以及患者对医疗环境要求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及效率逐渐受到医疗工作者,乃至患者的重视,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探究以临床医学检验实例为探究对象,探究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并对检验现状及改善举措进行剖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0名患者,其中男348例,女252例;年龄在17~65岁,平均年龄(35.4±3.7)岁.所有患者共进行1250次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尿液检验(共440次).粪便检验(共290次).血常规检验(共520次).1.2检验方法检验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过程操作,记录各项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失误原因和例数,对失误情况进行统计.剖析;同时于检验完毕后向患者发放检验满意度调查表,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工作态度.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剖析.1.2.1尿液检验对于常规尿液标本,应取患者清晨第一次尿液,急诊者可随机取尿.标本应保持新鲜,避光保存,或于2℃~8℃条件下(或加入防腐剂)保存,收集后2小时内检测完毕,一般不超过6小时(微生物检测除外).避免精液.粪便.血液等干扰物质的混入,标本应标注患者信息(姓名.收集日期与时间.唯一性标志.防腐剂标识等).1.2.2粪便检验根据检验项目对患者粪便进行收集,避免精液.血液.泥土.污水等干扰物质的混入.标本中有病理成分者,收集病理成分,无病理成分需多部位取样;检验应在收集标本1小时内完成.寄生虫检验样品需新鲜,一般24小时内检验;进行化学检验患者按医嘱禁食.1.2.3血常规检验血液采集部位一般包括静脉血和末梢血,静脉血采集可选择肘前.手背.手腕等部位的静脉,采集过程中压脉带捆扎时间应小于1分钟;末梢血采集要避开疤痕.水肿等处,成人以指尖为主,采集时穿刺深度应小于2mm.血液采集前禁食禁水10~12小时.1.3评价标准评价临床医学检验失误的标准如下:(1)经2次以上医学检验,最后1次所得结果符合临床验证,被认定为失误.(2)检验样本受到污染.丢失等被认定为失误.(3)规定时间未完成检验被认定为失误.检验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1)满意:调查表评分80分以上.(2)基本满意:调查表评分60~80分.(3)不满意:调查表评分60分以下.1.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3点:一是检验人员检验失误比例及原因;二是各检验项目失误比例及原因;三是患者对检验工作(检验结果.工作态度)的满意度.1.5统计学剖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探究数据进行统计.剖析.2结果2.1临床医学检验失误情况(见表1)对所有检验项目失误情况进行剖析发现,所有检验共失误268人次(21.4%),其中准备阶段失误比例为61.2%,样本采集的失误比例为13.4%,样本处理的失误比例为12.3%,仪器设备的失误比例为13.1%.表1临床医学检验失误情况2.2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统计结果对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进行剖析发现,各项检验中准备阶段失误比例最大,其中尿液检验为59.2%(45人次),粪便检验为65.6%(59人次),血常规检验为58.8%(60人次),而由于患者未按医嘱配合检验造成的失误比例如下:尿液检验为39.5%,粪便检验为52.2%,血常规检验为41.2%.具体见表2.表2各检验项目失误情况统计结果2.3检验满意度情况共发放检验满意度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0%.结果发现,对检验工作满意者204例(34.3%),基本满意者128例(21.5%),不满意者262例(44.1%),总体满意度为55.9%.在不满意者中,对检验结果不满意的124例(47.3%),对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的138例(52.7%).3探讨医学检验是指使用相应设备仪器.技术对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或组织等样本进行的检验,以判断患者疾病状况,具有检验项目多.检验指标多.使用仪器设备多.涉及人员多以及操作步骤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检验也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检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检验工作的多面化.检验技术增多.循证理论的应用以及医师+检验员共同制订标准等方面[1].此外,数字化信息化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立.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的建立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3].3.1本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剖析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学检验涉及的人员.设备.操作等方法.环节较多,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问题.通过对本次探究剖析发现,实际检验工作的失误率较高(21.4%),由此可引起重复检验.检验准确度差,降低了检验工作的效率.疾病诊断准确度,同时降低了患者对于检验的满意度(检验满意度调查显示,不满意者占44.1%,其中对检验结果不满意的占47.3%,对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不满意的占52.7%).其中,准备阶段的患者配合度差.检验人员缺乏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样本采集中的采集时间.部位的错误也会造成失误,样本处理中的样品污染.遗失造成的失误也有发生,而检验仪器设备的误差.损坏也是造成检验失误的原因之一.对于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时易发生采集部位错误,尿液检验和粪便检验易发生采集时间错误,而采集时间常与患者配合度相关.由此可知,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点.(1)与患者沟通不畅.患者不配合.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常需要患者配合样品采集工作(如常规尿液检验用清晨第一次尿液.粪便化学检验前禁食含过氧化酶等食物3天.血常规检验前禁食禁水等),检验人员检验前如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检验流程,或者患者不配合检验工作,就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检验时间拖延,从而影响患者对检验过程及检验结果的满意度.(2)检验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教育存在缺陷,检验人员素质还需提升.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调研结果显示[4],目前检验人员的职业热情度较低,学历层次不高,职称制度.职业理想缺乏.现有医学检验本科四年制教育不能满足对专业教育的需求,且与临床实际有一定差距;高等院校教学模式及课程陈旧.设置不合理,与临床脱节,学生难以继续教育,检验教师队伍临床经验缺乏等,均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5].此外,检验工作繁忙造成学习时间较少,不利于检验技能的提升,从而影响了检验人员素质的提高;而检验人员的缺乏导致了实际工作强度大.工作疏漏多,无法详细对患者不理解之处进行解释,进而导致患者配合度差,影响检验结果和检验的满意度.(3)临床医学检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检验操作标准不够明确.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医学检验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明确分工.明细职责.保障物资设备有利于检验的顺利进行.当管理中缺乏技术技能的考核时,可造成检验误差的产生,而考核制度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检验人员对于工作的怠慢.拖延,从而引起检验失误.检验标准操作不明确时,检验人员可能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随意更改.减少检验操作,造成误差或失误.(4)检验仪器设备故障.误差大.检验仪器设备经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损耗率以及偏差,未及时检修或修改就用于医学检验,会造成检验结果的偏差或检验时间的拖延.3.2质量控制举措针对以上各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现有以下4点建议[6,7].其一,检验人员培养方面[5].以临床实际为关键点,通过设定课题.信息检索.实施检验.检验总结等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发性解决课题,完成检验任务.通过网络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平台中,学生可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知识.随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与企业或者医院合作培养,开办讲座.论坛等,开阔视野,使学生熟悉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的内容.流程,使其毕业后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竞争力.加大职业宣传力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以老带新,定时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其二,规范操作方面.根据检验项目不同,建立标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各仪器设备使用标准操作规程.各检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把操作内容细致化.流程化,并设专人进行考核评分.检验各阶段(标本采集.剖析.质量控制.报告等)均可引进计算机技术,实现检验过程自动化,减少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提高检验效率.其三,实验试剂.仪器设备方面.建立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台账.损坏维修台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误差校正,并记录维修保养信息.建立试剂领取.使用.退回台账,按要求临用现配或冷藏储存,定期清理检查试剂库存,保证使用试剂在有效期范围内.其四,制度管理方面.建立临床医学检验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检验流程顺畅,人事职责明确,定时监督,奖惩分明,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发现检验结果误差或失误及时召回更正.管理制度项目可包括职责权属.人员分配.检验技能及素养考核制度.检验操作标准.差错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技能培训制度等.通过实验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检验人员职业技能素养,开阔视野,建立职业理想;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对数据异常病患及时通报,剖析原因,避免需紧急救助患者错失治疗机会,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参考文献[1]吴兴龙.探析医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22):4343-4344.[2]顾国浩,邱俊.着力推进数字化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6,34(10):721-723.[3]张婉,曹永彤,王云亭.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剖析[J].我国医院,2015,19(8):27-28.[4]林发全,罗佐杰,刘成玉,等.医学检验工作者对医学检验专业状况认知的问卷调查与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3):1957-1959.[5]李玮玮,江海东,廖奔兵.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创新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8-10.[6]李萍,杨静波,佟鑫.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举措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86):839-840.[7]杨正萼,王雪.简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我国医学装备,2013(11):89-9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