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豚鼠灌胃给药的经验做法

2020-05-28 19:0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豚鼠(GuineaPig)又名荷兰猪.天竺鼠及几内亚猪等,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属,国内常见的品系为英种Hartley品系[1].由于豚鼠的特殊生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医学探究中,并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如过敏性哮喘模型.感染模型和骨性关节炎模型等[2-4].但在建立动物模型后,就需要面对豚鼠抓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取和灌胃的难题.由于豚鼠口腔结构和体型的特殊性,传统的灌胃方法很容易造成其食道损伤和误吸致死[5-7],使得多数学者选择了大.小鼠和兔作为实验动物.笔者曾在前期的实验中应用过多种灌胃方式,但都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现经过多次方法的改进,获取了一些豚鼠灌胃的经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与材料普通级豚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350~450g,购自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0ml注射器,16号灌胃针(弯).1.2药物制剂本实验采用的灌胃药物为四君子颗粒,灌胃剂量按照公式:豚鼠的剂量=Xmg/kg×70kg×0.031/400g=Xmg/kg×70kg×0.031/0.4kg=5.42Xmg/kg计算.将称取好的药品用去离子水溶解后,按照每只动物(400g标准体重)2ml的体积定容,然后将定容后的药液储存于4℃冰箱内,随时备用.1.3抓取和固定方法将豚鼠放置于动物笼架上,左手拇指和食指抓取豚鼠两前肢腋下,另外三只手抓于豚鼠的背部,将豚鼠垂直提起,使其后肢站立于笼架上,待豚鼠安静后开始灌胃,如图1所示.1.4灌胃右手用10ml注射器抽取10ml预先配好的药液,安装好灌胃针头,将灌胃针头顺着两侧嘴角轻轻插入豚鼠口腔内部(根据豚鼠的大小,插入深度为1.5cm~2cm,如图2见封三所示),轻轻用右手小指推入0.2~0.5ml药液,当看见豚鼠有咀嚼和吞咽动作时再推入适量药液,依次类推,直至将2ml药液灌入豚鼠胃内.2结果经过上述灌胃方法,对60只豚鼠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d,60只豚鼠均顺利实现灌胃.经解剖观察,无消化道损伤,无误入气道导致死亡,成功率达到100%.期间个别动物有少许吐药现象,但经过减慢灌胃速度后再无上述现象,平均每只动物灌胃时间为(6.8±2.4)s,灌胃耗时较短.3探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医学基础探究中,但是其无尾的体型及口腔内部的特殊构造使其在抓取固定及灌胃中困难重重,传统的灌胃方法很容易因为抓取时用力过大.灌胃时伤及食道或灌胃时插入气道导致其死亡.在前期实验中曾用各类灌胃方法,如幼儿吸痰管麻醉下灌胃.儿童导尿管灌胃.开口器灌胃等,都出现过各种原因导致的动物死亡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①在动物在抓取时,一定要轻柔(勿暴力抓取),当动物有反抗时应停止继续抓取,将动物平放于动物笼架上,用手轻轻抚摸动物,使其安静后再行抓取固定;②豚鼠口腔解剖结构显示,豚鼠咽腔较狭窄,舌根处隆起呈台阶状,口腔中部上下左右四列臼齿,左右列呈前方向中线靠拢的前窄后宽的八字型(如图3.4所示),前端开口处狭窄,咬合后上下列臼齿从两侧向中线挡在高台状舌根的前方,故传统方法灌胃插针时突然遇到的阻力往往来自此处的舌根和四列臼齿,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食道入口,所以强行插入灌胃针很容易致其死亡,但来回反复插入后又很容易造成动物的躁动与不安,大大增加了灌胃的难度.有学者[8]曾用1ml针管对豚鼠进行灌胃,但应用此法后发现,1ml针管粗细刚好适合豚鼠口腔,虽然也能对豚鼠成功灌胃,但在实际应用中,1ml的灌胃量显得太小,如需大量灌胃时就得分多次进行,十分麻烦;③豚鼠虽然体型较大,但其对于外来刺激的耐受性却不如大鼠,资料显示豚鼠的一次灌胃总量一般不超过2ml/100g[9-12],但在实际操作中认为豚鼠的灌胃总量还是要尽量为少.通过以上总结,经过多次尝试后改良了豚鼠的抓取固定与灌胃方法,即应用传统的灌胃针按照上述灌胃方法进行灌胃,在30d的时间内无死亡现象出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体会是:①豚鼠在初次灌胃时容易出现吐药现象,这可能与豚鼠为适应药品味道有关,但经过几次适应后此现象基本消除,而对于药品口味不好的药物,建议尽量将灌药速度放慢;②对于豚鼠的灌胃总量,选择0.5ml/100g作为标准(动物按400g计算时,总量为2ml),因为在前期实验中以1ml/100g灌胃时发现灌胃量变大后灌胃时间相对延长,此时豚鼠的配合较为困难,而对于2ml的量,既可以将所需药物溶解,又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灌完药物,减少了豚鼠的抵抗,增加了灌胃效率,且用10ml针管进行灌胃,一次性就可抽取一组动物的药量,减少了多次抽取药物带来的污染;③对于豚鼠的抓取,要尽量轻柔,这样就会减少豚鼠的抵抗,并且在固定豚鼠时尽量让豚鼠下肢抓住笼架,豚鼠来回扭曲身体的可能性就会变小,从而使灌胃更加容易;④对豚鼠灌胃前应尽量使其禁食6h以上,实际操作中可选取每天更换水及饲料前进行灌胃.此种改进的豚鼠灌胃方法的优点在于:①实验者可单人操作,方法简单易学,且成功率高;②站立位灌胃可节省实验者的体力[13-14],当豚鼠长至5月龄时,其重量可达800g以上[15],此时如果悬空进行灌胃,则大大加大了实验者的劳动量;③站立位灌胃增加了豚鼠体位的舒适性,减少了豚鼠的挣扎;④对豚鼠刺激小,避免人为因素致豚鼠口腔食道的损伤,甚至死亡,安全性高.(图略)参考文献[1]陈清华.豚鼠在生物医学探究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25(2):40-41.[2]陈贺,张慧颖,刘禾,等.复方川贝颗粒对OVA介导的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机制探究[J].我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228-231.[3]卢锦标,邓海清,陈保文,等.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豚鼠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12):900-905.[4]梁震,姜旭,吴成爱,等.雌性豚鼠不同年龄自发骨性关节炎的探究[J].我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2):1091-1094.[5]姜骊,陈辉,何勇.一种新的大鼠灌胃方法-侧抓灌胃法[J].实验动物科学,2011,28(6):62-6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