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抗生素药物开发注意事项
且即使它们的有效浓度较低也能够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或将病原菌杀死.青霉素是最早研发出来的抗生素类药物,目前全球抗生素种类已经达到3000余种,用于临床治疗的也有百余种以上.大部分都是分离自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采用人工合成及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1.2抗生素药物探究现状抗生素在延长人类寿命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在20世纪对人类有致命威胁的疾病现在都可以由抗生素类药物治愈.但是,近年来病原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发展迅猛,出现了许多现有抗生素无法治愈的新病原菌,由这些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感染的疾病很难被治愈.因此急需研发新的抗生素类药物,但是近年来,被批准用于生产和临床使用的抗生素药物种类越来越少,导致许多药品企业已经将研发重点从开发新的抗生素类药物转移到其他药物的研发中.从20世纪30年代到2000年只有10余种抗生素类药物批准销售和使用,并且在其中没有一种抗生素类药物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且美国IDSA(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感染病学会)已经发表声明---约在10年后将没有药物可以治愈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造成抗生素类药物开发较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成本过高,新的抗生素类药物开发需要更长的周期且探究方法复杂,并且目前抗生素的探究已经从短期药物转移到一些可以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长期药物上,这也同样导致研发成本过高.22.1抗生素药物筛选的注意事项早年和目前多数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药物都是利用经验性全细胞筛选技术从自然界物质中或人工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现在工业筛选的一个方向是将人工合成化合物作为筛选新型抗生素药物的药物库,因为探究人员普遍认为与自然界中的抗生素相比较,病原菌对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目前,我们将全细胞筛选技术与很多基因组学的新技术联合使用,以确定抗菌剂是如何作用的.然而,在全细胞筛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通过探究筛选出来的抗菌剂损坏非特异性微生物细胞质膜的现象频频出现,尤其是在许多动物细胞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证明筛选出来的抗菌剂对动物细胞存在着潜在的致毒性,而且检测被抗菌剂损坏的细胞质膜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在抗生素药物筛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开发较低廉的膜损坏抗菌剂的筛选技术以排除那些有损坏非特异性细菌细胞质膜的抗生素.2.2复方类抗生素药物开发的注意事项目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类抗生素药物开发较多.这是由于目前发现了许多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因此急需研发用于治疗该类型疾病的新型抗生素药物.然而,研发该类型复方类抗生素药物要有明确的探究依据,必须剖析已经产生的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同时还要注意这类复方类抗生素药物是否安全,是否有效以及相应的用药量依据.并且如果将复方类抗生素药物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对于大多数产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会造成相当严重的选择压力,因此开发β内酰胺类型复方抗生素药物的依据必须明确.同时,应严格筛选采用该类复方抗生素药物治疗的疾病,因为该类复方抗生素药物的开发主要是因为病原菌对大多数现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但是复方类抗生素的抑菌范围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果将单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纳入临床应用中,那么就无法评价复发类抗生素对单药耐药性菌的抑制效果.2.3抗生素药物给药时间的注意事项以治疗肺炎为例,抗生素药物自身抑菌范围和抗生素药物的给药时间都会影响其疗效.已经有探究表明,尽早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肺炎会降低其死亡几率.然而,尽早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也会增加疑似患有肺炎病人对治疗肺炎类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还有可能增加误诊的几率.因此在开发新型抗生素类药物的探究中应注意给药时间,以得到准确.真实.有效的临床数据,为确定新型抗生素类药物的给药时间和提高新型抗生素类药物开发成功率做出贡献.3结语抗生素类药物是现代药物中关键的一部分,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大范围使用或滥用导致具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大量增加,现有的药物疗效也逐渐降低.因此,对新型抗生素类药物的研发就显得更加紧迫.本探究提出了抗生素类药物筛选.复方类抗生素药物开发及开发新药时抗生素的给药时间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增加抗生素类药物开发成功率.参考文献:[1]赵珠祥,夏红梅.抗生药物临床应用调查探究[J].我国现代医生,2008,(03):46,98-99.[2]郑青,郑学勤,苏智慧.抗菌肽AD基因的合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3,15(02):168-170.[3]陈民均.当前抗生素耐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我国检验医学,2003,(12):26.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