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急诊科室高危药品的管理问题优化探究
药房进行推广与落实.最后,对改革前后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问题进行比较与剖析.结果2017年3月后,急诊药房高危药品出现差错的情况明显低于3月之前,二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在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不规范的记录.不科学的使用调配.不健全的制度等.以这些问题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举措改革,能够大大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出错的问题概率,从而从整体上提升用药安全,并提高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关键字: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探究.Management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y.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relatedproblemsinthemanagement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ies,andtoexplorerelatedsolutions.MethodsUsingtheemergencypharmacyqualitycontrolcircletocarryoutretrospectivesummarizationandanalysisonvariousmanagementproblems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y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7inourhospital,andthenbasedontheexistingproblems,formulateaseriesofTheimprovementmeasuresthatarecompatiblewithit,andbegantobepromotedandimplementedintheemergencypharmacyinMarch2017.Finally,theerrorsandproblemsinthemanagement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iesbeforeandafterthereform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sultsAfterMarch2017,theerrorsin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ie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March,andthedata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ConclusionThequalitycontrolcirclehasmanyunreasonableplacesinthemanagement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ies,suchasirregularrecords,unscientificusedeployment,andunsoundsystems.Basedontheseproblems,thecorrespondingmeasuresreformcangreatlyreducetheprobabilityofproblemsinhigh-riskdrugmanagementerrors,therebyimprovingdrugsafetyasawholeandimprovingthemanagementqualityofhigh-riskdrugsinemergencypharmacies.KEYWORDS:Emergencypharmacy;High-riskdrugmanagement;Discuss.0引言.20世纪末,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曾经对患者服药中有可能服用具有伤害性的药物做了一项调查探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创伤甚至出现病死的缘故,大多是因为使用了伤害性比较大.少数特定的药物,这些药物就是高危药品[1].医疗机构能够在用药方面达到安全标准,已成为各国家与各人群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此,我院急诊药房于2017年3月成立品管圈(QCC),针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急诊药房高危药品出现的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展开回顾性总结与剖析,然后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依据,制订一系列的与之相适应的改进对策,并于2017年3月开始在急诊药房进行推广与落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急诊药房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总调配处方75344张,使用高危药品共15629次,改革推广落实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总调配处方95546张,使用高危药品共14746次.改革推广落实前后,两组数据均无较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我院急诊药房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调配使用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急诊药房品管圈通过回顾性总结的方式进行剖析与探究,然后以此为依据,通过PDCA管理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并于2017年3月开始在我院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进行推广与落实,具体改革举措如下.1.2.1计划阶段.作为下层医院,我院采购.存储高危药品之前都会先对高危药品进行确认,制订高危药品目录.然而,随着临床用药特征的不断发展变化,需要重新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筛选.因此,我院将美国医疗安全协会于2008年发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以及我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于2015年发布的高危药品推荐目录作为参考依据,再结合本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了一份高危药品目录,主要包括有细胞毒化疗药品.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及肌肉松弛剂等.这份新的目录经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向全院发布并实施.急诊药房品管圈对急诊药房药品的管理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处方医师与急诊药房药师对高危药品的意识不强;第二,医院的信息系统里没有高危药品的医嘱警示;第三,在急诊药房中,有些高危药品没有统一标识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第四,没有定期对高危药品处方做点评工作;第五,在采购.存储.调剂与使用等环节管理上,药学部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等.以上一些问题,我院急诊药房品管圈做出了一些的具体管理举措.1.2.2实施阶段.根据剖析与测量结果,我院制订了一些改进举措并予以实施,具体工作由急诊药房品管圈执行.首先,对急诊药房的有效期管理进行加强,坚持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3],对急诊医师.药师加强高危药品知识的再学习,不定期地进行使用高危药品知识考核;第二,在采购.存储.调剂与使用等环节管理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并落地实施,联系程序员在电脑中增加高危药品醒目警示;第三,对急诊药房的所有药师都要进行专项的高危药品调剂工作的培训,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警示标识;第四,设定高危药品摆放专区,并根据使用的频率多少进行有序的摆放:对于使用频次比较多的高危药品,要求摆放在比较容易调配的药品架上,频次较少的高危药品,则摆放在调配不是很方便的药品架子上,并在不同架层上摆放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高危药品.另外按季度针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处方点评;第五,对进入急诊药房新的高危药品及时张贴警示标识,并在急诊药房微信群中通知各位药师.药师在调配使用高危药品时,应仔细将其与普通的药品进行分开,并认真细致地核对药品的信息,核对无误后,告知.交付取药人,处方上签字确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急诊药房存放的高危药物,一定要做好高危药品的标识,而且所标识的警示颜色要尽可能地醒目[4].此外,高溶电解质类高危药物,一定不能同其他的药物混合在一起摆放.1.2.3检查阶段.每一季度进行相关的检查,药师都要根据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对高危药品的处方进行点评,并将高危药品标识的合格率与正确率准确地计算出来,并做好记录,以备剖析与处置[5].此外,有些高危药品需要冷藏保存,由于个别药品需要在2~5℃环境中保存,可将温度设定为3~4℃.放置的药物也要进行分类管理,管理方法按照冷藏药品的医用冰箱5S管理法,以提高冷藏药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另外不要让药物与冰箱的内壁直接接触.药房安排专人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对冰箱进行监测,并记录下冰箱的温度.1.2.4处置阶段.急诊药房品管圈根据每季度记录的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与合格率,做一个高危药品的剖析与评定,并将整改的要求与实施举措提供出来.每次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的结果同上一季度进行对比,对整改的效果予以确认,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剖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存在因素,对此提出新的更改计划,从而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阶段[6].1.3统计学剖析.录入的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剖析与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7].2结果.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相比较而言,2017年3月成立急诊药房品管圈,并对高危药品管理改革推广实施之后,我院急诊药房对高危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急诊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请见表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2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