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如何构建龙江地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

2020-05-28 17:2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森林防火工作事关国土生态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伊春国有重点林区考察调研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生态资源保护具有战略意义.当年砍是必要的,现在护更是必要”.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为龙江国有重点林区当前和长远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针对龙江国有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就如何从实际出发,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谈一些认识.1.森林防火现状剖析龙江国有重点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重点森林火险区,也是重点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经营总面积1009.8万hm2,占全省面积的22%;有林地面积846万hm2,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1.7%;活立木总蓄积7.7亿m3,占全国国有林区的31%;森林覆盖率83.9%.龙江国有重点林区广袤的森林,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是东北大粮仓的天然生态屏障,是全省境内六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龙江国有重点林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干燥.寒冷;春季回暖快,少雨多大风;夏季温热多雨,光照时间长;秋季短暂,气温下降快.年平均降雨量在500~600mm左右,大部分降雨集中在6~8月份.全省主要灾害天气有霜冻.日灼.大风.旱涝.雷击等,其中大风.干旱.雷击成为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素.特别是干旱和风灾,年平均风速为3~3.5m/s,最大风速可达20m/s,瞬时风速大于8级日数全年在20天以上,大风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加之气候干燥,成为森林火灾的多发季节.一方面,目前龙江国有重点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森林火灾次数.发生率.受害森林面积.火灾受害率以及因森林火灾伤亡人数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有较大下降.二是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森林防火组织体系.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等森林防火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森林防火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三是森林防火工作出现了较明显的转变,林区大事.防火第一;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已形成共识.四是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有效落实.五是森林防火理念有新转变,科学防火.生态保护.以人为本思想稳步确立.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天气的增多,森林防火工作发展水平还不高,综合防范能力还比较差,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植幼林大幅度增加,高火险森林面积在迅速扩大,任务日益加重;同时,森林大多集中连片,或是森林草甸相连,林区居民点与森林草甸交错,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成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并造成火烧连营.二是林下可燃物负荷量普遍超标(超过40t/hm2),加之森林火灾受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动的影响呈波动性发生,有5年左右的小周期和10年左右的大周期出现高峰年(重烧年份)的规律,一旦着火,极易酿成大灾;三是黑龙江省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大风天数多,北部林区是典型雷击区,干雷暴频繁,雷击火发生率高.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影响,干旱.高温等气候异常现象日益增多,林火次数和损失呈上升趋势.四是目前的防扑手段还不适应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手段少,科技含量低,森林防火基础建设还很薄弱,林区道路网密度低,遇有适宜的气象条件,易发生森林大火;五是随着龙江国有重点林区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森林的所有权与管护经营权的分别界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2.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党和国家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森林防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保护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美丽我国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处置应急事件能力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应对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五是森林面积蓄积不断增长,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是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这一特质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财产安全的必然选择;是巩固森林防火建设成果.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的有效途径.龙江国有重点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和重点森林火险区,必须坚定高举生态文明旗帜,采取更加有效举措,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森林防火工作的目标确立.思路谋划.建设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依据,站在国家战略大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思考和谋划如何高效完成森林防火任务,能够出色履行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安全的光荣使命.3.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发挥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制度优势,树立以林火管理为核心和防控森林火灾的思想理念,以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科技为依托,持续推进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通过加强火源管理与控制.提升装备水平.改善设施条件.建立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系统,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3大体系,逐步建立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1)坚持实行各级行政首长森林防火负责制的原则,形成国有重点林区与地方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森林防火治理体系.2)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构建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加强林火监测.通信.预警.道路与阻隔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扑火快速反应和控制火灾能力,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完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实施综合治理.3)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各区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发展目标;明确重点建设内容,充分利用内.外部可利用资源和社会公共资源与协作条件,坚持建管并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4)坚持科学分类,加强火源管理的原则.根据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可控程度对林火进行科学分类,针对火险因子类别.防控基础和资源条件.保护对象重要性,结合出现的新情况等综合因素对林区进行合理区划,分区.分类进行林火管理与控制.5)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宣传教育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控森林火灾,运用先进实用的防扑火设备和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开发.引进.推广新型扑火机具与装备;重视森林防火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4.构建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主要举措按照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的总体思路,结合龙江国有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特点和实际,从长效治本的举措考虑,采取实施森林防火系统工程建设和森林火灾高危区综合治理的方式,实现森林防火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全面提升森林防火综合能力.1)坚持创新,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一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实现依靠科技.经济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森林防火管理模式,从组织.制度.举措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管控森林火灾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扑火效益评估探究,科学认识林火的正负效应和森林防火的机会成本问题,探究和探索应对有害火和无害火的有效举措,建立扑救成本核算制度,用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三是采取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法举措,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森林防火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林火管理数字化信息集成,探索出能提前准确预测.防得住野外火源.打得了不同类型森林火灾的新办法.新手段.新技术.四是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适合龙江国有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管理的新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防火工作机制.五是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结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森林防火条例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对森林防火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提高监督执法能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2)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增强火灾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本着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做到人员精干.装备优良.能征善战.加强森林航空消防体系建设,扩大航护范围,充分发挥森林航空消防的快捷.高效的作用.增强预警.监测.应急处置和扑救能力,实现由直接扑火向间接灭火转变.由靠人力扑救向实施机械灭火转变.由传统灭火向科学灭火转变,实现森林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逐级修订完善扑火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夯实基础,不断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加强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及阻隔系统建设,以恢复改造升级现有林区内部的简易路.集材废弃道和断头路连接为主攻方向,开设.加宽.延长重点火险区防火道路,使之既能提高防火道路的通行能力,又能起到林火阻隔作用.加强林场(所).居民点以及林区其他重要工程.设施周围防火隔离带的开设工作,防止火烧联营.加强以水灭火能力建设.在重点火险区建设地面蓄水池,增设移动水池,利用接力水泵.消防水车和灭火坦克等实施以水灭火作业.加强森林防火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卫星.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实现火场实况.火情监测和扑火人员跟踪定位可视化.进一步完善数字无线通信网络,加强火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在重点火险区配备履带式运兵车.野外宿营车.灭火水车和大型扑火机具等装备,提高森林火灾综合扑救能力.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