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免费论文]迷信与伪科学网络蔓延的原因及有效举措

2020-05-27 11:5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背景,互联网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发布的第36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网民人数从2005年的1.11亿发展到2015年的6.68亿,只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然而,网络就像一把用高科技铸就的双刃剑,在促进人类社会高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迷信与伪科学在网络中的泛滥,并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究方法,通过网络统计和个案剖析等方法,在对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以期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1基本情况迷信与伪科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我们一般所称的迷信,是指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2].伪科学一般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的某种主张.本来属于非科学,但是它们的始作俑者和追随者却素朴地相信其是科学,或者假借科学的名义,刻意地将其伪装成科学,虚伪地鼓吹其是科学,以致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恶劣后果[3].迷信与伪科学也有必然的联系,在西方,骨相学.占星术等被认为是典型的伪科学.在,风水.算命等,既是传统的封建迷信活动,也是改头换面以周易探究”等面目出现的伪科学[4].在信息化的今天,封建迷信的传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表现为打着科学探索”.科学探究”.弘扬传统文化”等旗号,具有极大的欺骗性[5].因此,将迷信与伪科学放到一起去考察,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各类信息汇聚的平台,其中某类网页和网站数量的多少,能客观反映其在网络中的冷热和影响程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词频剖析,我们选取了能够反映迷信与伪科学的16个代表性词汇,分别是:算命.看相.八字.风水.解梦.星座.笔仙.灵修.占星术.人生预测.属相探究.灵异现象.特异功能.心灵感应.世界末日.超自然能力.以此16个词汇为关键字,运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了搜索统计,并结合个案剖析,初步得出了3点结论.1.1迷信和伪科学的网络传播呈现蔓延化发展态势与迷信和伪科学相关的16个关键字的百度搜索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看出,相关网页多达7300多万,排在第1位的是灵异现象,网站数量高达约1290万,网页数量过千万的有3个,过百万的有10个,充分说明迷信与伪科学在网络中的泛滥程度.在相关网页中,有相当部分是专业性的网站.以算命”为例,有上千个以算命”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比如:大家找算命网.99166生辰八字算命网.吉吉算命网.卜易居算命网.非常运势算命网.非常算命网.2345在线算命大全.华易算命网.三藏算命网等.图1.图2所示是99166生辰八字算命网”的相关情况.从中看出,这个算命网分八字算命.五行查询.2015年运势.姓名测试.风水凶吉.手机凶吉.称骨算命等板块,提供多达60种算命项目,并且有8位所谓的驻站大师.专家的专栏,提供在线服务.从网站提供的登录信息看,笔者是当天第51607位用户,此网站自2006年6月25日上线以来,使用总数为370053227次,平均每0.76秒就使用1次,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1.2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呈现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在网络上利用传播迷信与伪科学敛财的事例越来越多,并且呈蔓延之势.淘宝网”是公认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完全的商业行为,我们尝试用上述16个关键字对淘宝网上的店铺尝试性地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出人意料.表2所示为检索结果.从中看出,共10个关键字在淘宝网上有相关店铺,总数高达1.9万余个.其中与风水”相关的店铺数量高达1万余个,有4个关键字有店铺数量过千个.说明迷信与伪科学在网络上已经成了一门生意”,具有完全的商业性质.从中随机找了一个店铺:伏羲风水”(图3),该店铺为五钻”商家,为5年以上老店,标称您身边的风水专家”,专营与风水有关的书籍.音像制品.吉祥物等,并设有本月热销榜,生意兴隆.在这些淘宝网店中,还有相当数量售卖开光物品”和符咒的店铺,比如一个叫正一观符咒灵符”的店铺,就售卖身体增高符”.讨债还钱符”.上古赌咒符”.逢赌必赢符”,很是迎合现实需求”.除淘宝店铺外,相当一部分与迷信与伪科学相关的网站具有经营性质,即通过网站各种名目繁多的项目收费敛财.如上文所提到的99166生辰八字算命网”,有所谓的大师”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均为明码标价”.比如:其中一个标称叫杨紫彤的大师,就提供宝宝起名.成人改名.姓名鉴定.八字合婚.公司企业商户起名等服务,每一项都有流程和定价.例如八字合婚的流程分为提交资料.付款.大师亲批.确认结果.交易完成5步,标价600元.在与迷信与伪科学有关的产品中,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等占有较大比重,我们也用上述16个关键字初步检索了互联网上的相关产品,得到表3所示的结果.综上所述,迷信与伪科学的传播充分运用了网络开放便捷的特性,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展了大量的经营活动,呈现商业化发展的态势.1.3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呈现移动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手机用户的急速增加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功能齐全的移动信息终端.随之而来的,迷信与伪科学也在充分利用手机,向移动化方向发展.用上述16个关键字检索了手机APP①,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16个关键字的手机APP总数达4769个,基本涵盖了传统网络上的所有内容,在传统网站上所采用的敛财手段,均有应用和体现.虽然与传统网站相比,手机APP数量相对还较少,但是由于手机的方便.快捷程度远远高于互联网,且用户具有很高的黏性,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2原因剖析迷信与伪科学在网络中呈蔓延发展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我们的社会处于转型期,信仰的缺失导致部分人思想迷茫;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个人处境得不到合理归因;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现代灵学三次浪潮的持续影响;对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与宣传的忽视;公众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等.然而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以下3个方面.2.1迷信与伪科学的传播搭乘了网络的快车1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互联网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正所谓在Web2.0背景,人人都有麦克风.作为信息的一种形式,迷信与伪科学借助进行网络传播,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等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其中之一就是信息的良莠不齐.网络传播和其他传播方式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负面和恶意信息的传播者的.这种特点,恰恰为迷信和伪科学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一点上面来看,迷信和伪科学充斥网络也就无足为怪了.2.2迷信与伪科学借助信息技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从内容上看,网络上传播的迷信与伪科学基本上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封建迷信的内容,大部分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这些糟粕一到网上,为什么就变得高大上”起来,能得到一些人的青睐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迷信与伪科学借助信息技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这些都是现代科学的产物,经常给人一种这样的刻板印象,与此相关的东西也是科学的,即用手段的科学性代替内容的科学性.比如:同样是算命,人们可能会对一个铺张布坐在街角的算命者不屑一顾,但是同样的内容,如果编个程序.建个网站放到网上,就会变成计算机算命”.科学预测”.周易文化”等具有科学和文化的项目,人们上当受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就像有人所言,你向一个青少年说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他一定会说你是一个傻子,然而如果你让他看网上一些离奇古怪.图文并茂的特异功能或灵异事件,他可能就会两眼放光.津津有味.2.3有关部门监管的疏失使网络洪水”的闸门失守显而易见,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同时共存的特点,使得网络监管变得十分重要.需要有关部门确实负起监管责任,尽最大努力去净化网络环境.但是毋庸讳言,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对迷信与伪科学的监管上力度远远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是法津法规的不完善.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最有力的依据是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十五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中第五项规定: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本办法一方面是行政法规,另一方面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使得具体作用大打折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对网络的监控更多地关注于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政治类谣言及色情等方面,而对于迷信与伪科学的监管并没有充分重视.如调查所示,数量众多的迷信与伪科学在网上公开存在并开展经营就是很好的例证.3对策建议迷信与伪科学肆虐网络,鬼神崇拜成风,严重影响社会风气,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加以改变.3.1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的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科学无论神教育科学无神论作为同有神论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人类正确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大力加强科学无神论教育,从根本去除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也是防止迷信与伪科学网络蔓延的治本之策.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科学无神论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10岁以下的占1.8%,11~19岁的占23.8%,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也就是说,青少年人数占网民总数的半数以上,与2014年底相比,20岁以下网民规模占比增长1.1个百分点,互联网继续向低龄群体渗透.青少年已经成为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的主要受害者.近年来,星座.笔仙”等迷信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颇为盛行,也出现了一些因信迷信自杀的惨剧,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一个相信笔仙”的学生,他日可能就会成为不信马列信鬼神”的干部.采取有力举措,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3.2大力开展针对性的破迷反伪科普活动,特别是要占领网络科普宣传教育阵地迷信与伪科学在网络中盛行,也因为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伪装性,特别是一些迷信活动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一些伪科学打着突破人类未知领域的旗号,使一些不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上当受骗.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破迷反伪科普宣传,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也是遏制迷信与伪科学蔓延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要加强和重视网络宣传,动员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力量,大力加强破迷反伪的网站建设,占领网络宣传阵地.要有组织.有策划,善于抓住类似2012世界末日”.神医”张悟本倒掉.神仙”李一现形.气功大师”王林出事等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形成不间断的破迷反伪网络宣传热潮,以事实和真相教育广大公众,引导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与伪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3.3大力加强网络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涉迷信和伪科学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查处力度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来净化网络环境,是遏制迷信和伪科学蔓延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和手段.首先要确实执行有关网络法规,把迷信与伪科学纳入网络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工作,使迷信与伪科学网站在网上没有立足之地.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要加强对涉迷信与伪科学的收费网站.广告链接.网上店铺.在线销售的查处力度,斩断迷信与伪科学的商业链条,防止迷信与伪科学形成利用网络敛财的新商业模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客观上为迷信与伪科学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我们清除.封杀这些不良网站和信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办法,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迷信与伪科学的危害,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得力,迷信与伪科学就在网络上没有太多的立足之地,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也指日可待.参考文献[1]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陈永艳,张进辅,李建.迷信心理探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9(1):218-226.[3]李醒民.什么是伪科学[J].民主与科学,2011(1):14-15.[4]涂建华.为什么说风水是伪科学[J].科学与无神论,2006(3):23-24.[5]郑念.现代迷信的流传特点.科学论坛[J].民主与科学,2004(1):45-47.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mflw/1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