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广福镇农技推广体系变革的研究以及启示【字数:12711】

2024-02-25 15: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
(一)研究思路 3
(二)研究方法 3
(三)技术路线 3
1.实地调查法 3
2.个案研究法 3
三、广福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变革历程3
(一)时代背景(1978以前) 3
(二)广福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恢复与发展期(19781995)4
(三)广福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曲折波动期(19952005)5
(四)广福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多元化发展时期(2005至今)5
(五)历史审视 6
四、广福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7
(一)资金短缺7
(二)制度改革存在弊病,“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仍未曾解决7
(三)各农技推广主体的参与度、融合度不够高7
五、广福镇农技推广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7
(一)坚持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7
(二)政府加大对广福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资金投入8
(四)进行制度改革,逐渐去行政化8
致谢8
参考文献8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广福镇农技推广体系变革的研究以及启示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成立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旨在传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江西省广福镇位于江西省中北部的赣抚平原,隶属于南昌县,距南昌市36公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10903亩,2017年,广福镇乡村总户数达劳动力人口20832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达10312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为支柱产业的赣北乡镇,综合发展水平位于南昌县中游。改革开放以来,广福镇农技站经历了从农科所——农技推广站——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组——农业技术推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广综合服务站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广福镇农技推广体系变革与发展历史,见微知著,可以看出我国赣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轨迹。总结变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 究其中的历史规律,一方面可以对解决现阶段广福镇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对今后广福镇乃至其他赣北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一直是国内农业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的角度角度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在我国,宗义湘等[1]运用了经济学的理论辨析了农技推广的经济学属性,他提出农技推广分别具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政府应该在不同领域作出不同行为选择,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杜丽华[2]认为要着重强调要结合市场经济与政府主导,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郑旭媛等[3]提出了农民禀赋、技术属性等给农技推广带来的影响,从农民和技术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与之类似的是孔祥智等[4]分析了国外农技推广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要从农技推广机构和非政府农技推广组织两个角度切入。张标等[5]从技术扩散理论角度提出了对农技推广体系改进的建议,提出构建由生产者、研究单位和推广部门组成基于需求导向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体系,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路径以及对其进行改进的方法策略。高启杰[6]将农业推广组织机构分为“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等五种类型,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推广机构提出了各不一样的对应方针,充分认识到了推广机构成分的复杂性。王建明等[7]从农技员的角度来分析农技推广改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人员分流等。在2015年,高启杰等[8]分析组织邻近性对农技推广的影响,提出组织间地理邻近性和关系邻近性对合作推广模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观点,并表示当邻近程度越高时,推广机构越倾向于选择高层次的合作模式,为农技推广发展研究开拓了新思路。饶静[9]以实例的形式提出了应该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这对改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现实参考意义。邵法焕[10]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多类型、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带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应用不同的农技推广模式的建议。丁自立等[11]总结并参考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我国要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完备的组织结构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联合企业及社会参与,培育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利用现代化推广手段等。 高启杰[12]强调了政府投资与拨款,指出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
关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高启杰[13]认为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国家创办过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但公办的推广体系始终占主体地位。郑有贵[14]认为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技推广体系的进步与混乱,机制带来的混乱不可忽视,强调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孟庆雪等[15]认为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调整农林系统管理结构,增强乡镇及其推广组织服务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改进农技推广体系。高启杰等[16]认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推广模式的选择上,近期应体现以国家扶持的无偿服务形式为主。高启杰[17]学者强调了政府投资与拨款的重要性,张利庠等[18]也指出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朱方长等[19]则是从制度方面提出了对改革的要求。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也日渐增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