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因素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字数:9245】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 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3
(一)问题的提出 3
1.研究的背景 3
2.研究的意义 3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3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3
2.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3
二、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
(一)研究内容 4
(二)研究方法 4
三、 长三角城镇化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5
(一)城镇化现状 5
1.长三角城镇化概况 5
2.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5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 6
1.长三角水资源概况 6
2.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的建立 7
四、 长三角城镇化及水资源利用协调关系 8
(一)评价体系指标建立 8
1.熵值法 8
2.耦合协调模型 9
(二)长三角地区数据分析 10
(三)偏差值分析 11
五、 主要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12
(一)结论 12
(二)政策和建议 13
1.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 13
2.建立节水型城乡经济体系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城镇化因素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引言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城镇化对工业农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体现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对于水资源的影响更加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有所不同,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因为长三角拥有发达的水系,高度发达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包括江苏的“苏南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以及上海的以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模式。研究水资源的利用变化,既可以对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水资源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又能更好的指导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一、 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长三角地区一般概念上包含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并且以上海市为中心辐射四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且长三角地区地处沿海,长江下游,支流湖泊繁多,水资源极为丰富,城镇化进程较其他地区也更为迅速。
长江干流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水资源及其丰富,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与决策。随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长江经济带沿线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众多的产业集群,极大地影响了长江三角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张,水环境污染风险也逐年增加,长三角水资源对城市的保障能力和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2.研究的意义
水资源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推进,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对水资需求量也日趋增加,同时间,人类的不合理的行为在破坏生态和水环境,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添加了污染这一威胁,也就是说,这些威胁也同样会对城镇化的发展造成牵制和约束。本文将建立两个评价体系,随后研究其耦合协调关系,试图找出城镇化对水资源哪些方面有所影响,或是相互影响,以此指导城镇化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从1987年联合国大会第一次提及可持续利用这一概念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其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是如此。伴随这大城市的率先城镇化推进,意识到水资源的制约作用,以及众多学者和机构也日益关注此问题,并且对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构想。1994年,水资源规划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德国召开,会议的重点在于水资源的管理不确定性。在荷兰会议中提出了科学管理水资源以及管理时遇到的风险和问题,综上所述,随着对水资源研究会议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被人熟知并且列入发展计划中,激励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如何在经济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发展。并开始探讨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就对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见解。中国工程院对实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战略研究。这是中国许多可持续水资源研究项目最具代表性和战略意义之一。调查工业农业发展和污染防治节水,缓解旱涝,准确评估水资源和供需状况,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干旱等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建立以实现区域水源和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利用。
2.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在城镇化的推进中,水资源供求矛盾以及水污染的问题,成为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阻碍。在已有的研究中,城镇化和水资源的协调体系并没有完整框架,但是已经有了相当程度上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
在阚大学,吕连菊(2017)研究内容中中引入了水足迹的概念,水足迹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生产消费的水资源使用量,得出城镇化水足迹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但是研究主要聚焦于中西部干旱地区,而东部长江经济带地区研究更值得关注。MeinzenDick等(2002)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水的跨部门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供需管理,减轻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Boberg(2002)研究认为,人均水资源的消耗极大程度上受当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会聚集更多的人口,增加水资源需求,从而加深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Arunprakash等(2014)对印度钦奈城镇化发展与地下水质量相联系起来,结果表明,当城镇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地下水被污染的情况也愈加严重,即水资源对于城镇化在一方面促进另一方面制约。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鲍超等,2010)。但截至目前,涉及长江经济带的研究主要关注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 (秦腾等,2018;李焕等,2017),并没有系统地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缺少动态视角的整体评价。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251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