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基于农民合作社供给角度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研究以东台为例【字数:10793】

2024-02-25 15:5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广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在区域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可以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农业技术顺利转化为生产力。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竞争力不断提高,科技利用率也在逐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农民合作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的同时,亦逐渐推进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完善。本文从农民合作社供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江苏省东台市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利用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东台市的农民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掌握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分析供给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充分扩大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实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文献研究及述评 2
(一)农业科技推广2
1.国外研究现状 2
2.国内研究现状 2
(二)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3
(三)文献述评3
二、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3
(一)概念界定 3
1.农民合作社 3
2.农业科技推广 4
(二)研究方法 4
1.文献分析法 4
2.问卷调查法 4
3.AHP—模糊综合评价法4
(三)技术路线 5
三、基于合作社供给角度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分析5
(一)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5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5
2.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 6
3.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计算 6
(二)影响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水平的主要因素7
1.技术可操作性低 7
2.发展环境限制 8
3. 高素质人才缺乏 8
4. 推广资金不足 8
四、建议8
(一)提高技术可操作性,改善农户认知水平 8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8
(三)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健全相关制度管理 9
(四)增加对合作社参与农业推广的财政支助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图1 技术路线图 5
表1 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水平评价指标 5
表2 判断矩阵 6
表3 指标权重表 6
表4 随机平均一致性指标 6
表5 评价指标集 7
基于农民合作社供给角度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研究
——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引言
一、 文献研究及述评
(一)农业科技推广
1.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研究内容大多是围绕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展开的,尤其注重以农业科技的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为重点,调研分析推广实践中的问题。从20世纪末开始,伴随着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学科和理论出现和发展,部分专家决定从理论出发,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尝试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推广途径上进行突破创新。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国外学者对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和加深。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各国都在努力寻找促进科技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在农业推广方面,许多学者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就政府导向型农业推广,Swanson曾尖锐的指出:单一的以政府部门为基础的推广体制存在等级和高度官僚主义,阻碍其农业推广作用的发挥[1];Yousuf B认为,只有把关注点放在技术推广上,与公共、半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服务目标和任务相结合,农业推广才能获得成功[2],美国采用的农业科技推广三位一体模式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影响很大[3];同样的,日本学者早见熊次郎认为,日本建立的二元系统——“国家地方系统”也对农业推广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4].
2.国内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说,我国对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研究较多:
2016年郑少红等人将本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依据其特点归纳为政府科技项目主导型、推广机构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第三方主导型四种,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他们各自在运行中的优缺点[5];陈梅香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设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推广观念,拓宽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途径的方案[6];王济民等人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归纳为两种:政府行为和民间组织。以政府为导向的模式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发挥主要作用,政府通常会以投资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开展科普示范活动等方式使农民的农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指导 [7];袁方成等人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由于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够,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产业化[8];夏英认为,美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实现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三位一体”,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中国可以结合本国的发展现状,学习其优势[9];通过研究,郑丹2018年提出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大学为基础的,通过建立良好的经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奖励和惩罚举措并行,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10];杜华章等人通过总结在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对郑庄村粮食合作社的农业科技推广调研实践,详细阐明了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起到的重要影响,深入研究合作社采用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在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产生的作用[11]。
(二)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二、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
1.农民合作社
18世纪,英国产生了第一个劳动人民自愿合作组织“罗奇代尔公平先锋协会”。该社自成立以来,发布了一系列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原则,对世界各地的合作社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合作社的历史产物并没有被完全消除。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合作组织在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高度概括了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是人民自愿联合起来的自治组织,通过共同所有权和企业的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要的自治组织[16]”。这种定义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接受。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