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对口援疆政策效果问题与对策浅析以库尔勒且末县为例【字数:14073】

2024-02-25 12: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因为新疆的特殊区位原因,历来其发展速度比我国东部地区缓慢,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起国家及东部地区对新疆的帮助不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新疆的发展不掉队,中央提出了对口援疆的政策,指导东部发展较快的省市和地区对新疆进行多方面的援助,使其赶上国家及东部地区的脚步。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在新疆全方面展开以来,使新疆的各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关键词;对口援疆;实施现状;问题及建议Analysis on the effec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unterpart Policy of assisting Xinjiang-taking Qiemo County of Kurle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ilhumarpulatTutor Liu Hongguang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location reasons of Xinjia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Xinjiang has always been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and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But for a long time in history, the country and the eastern region have been helping Xinjiang continuous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l aspects of our country have developed rapidly. For the sake of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assisting Xinjiang in order to guide the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o assist Xinjiang in many ways. In 2010, a new round of policy on supporting Xinjiang has been launched in all aspects of Xinjiang,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Xinjiang has been rapidly promot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The gap with the eastern region has been narrowed.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由于受到长期的区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东部地区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西部边疆地区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的发展,想解决新疆与东北地区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问题,就离不开国家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对新疆伸出援助之手。为解决我国现实需求对口援疆政策就应运而生。2010年全国对口援疆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对援疆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中央确定由北京、上海等东部较为发达的19个省市承担一对一的对口援疆的任务。根据会议精神,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现有的优势和资源,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来帮助新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新疆地区产业结构,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改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解决新疆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了新疆经济发展推动力量。(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梳理唐山市在且末县实施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现状及其效果浅析,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达到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援疆工作。邓小平同志曾说到:"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如何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这是个大问题,可以由东部一个省包西部一个或两个地区,开始时可以做一些技术上的帮助。"这一思想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口援疆政策产生的基础,这一政策作为解决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自从对口援疆政策在新疆实施以来,新疆的就面貌也不断在改变,东部地区对新疆的援助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援助的形式及内容也日益丰富,强有力的提升了新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说这个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那么研究这项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现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对及时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对完善对口援疆政策意义重大,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库尔勒且末县位于新疆南部,传统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结合为主,对口援疆政策在库尔勒且末县实施以来,对加快且末县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帮助,且末县的面貌也改善了很多,那么研究唐山市在且末县实施对口援疆政策的效果分析,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才能完善和优化这一项政策,使其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促进且末县经济协调发展。(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我国对口援疆政策实施效果,问题及措施是以在库尔勒且末县政策实施为例,通过与唐山驻且末县援疆前方指挥部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搜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整合唐山援助且末的各方面资料及实际数据,具体分析唐山在且末县实施的援疆政策效果,研究唐山在“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及近两年内对口援疆且末县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研究对策建议。具体方法有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及论文,搜集了很多关于对口援疆的资料,学习了解对口支援政策的内涵,内容以及背景发展对口援疆的内容等,了解了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二是相关材料分析法。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获取了且末县对口援疆相关材料,研究唐山对口援疆政策在且末县的实施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援疆政策在且末县的实施状况,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针对性的措施。(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为我国对口援疆政策在库尔勒且末县的实施状况,实施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分析“对口援疆”的概况,内容及特点。其次,分析案例区且末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第三,分析案例区“对口援疆”政策的实施现状。第四,分析案例区“对口援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效果。第五,对案例区“对口援疆”政策的完善提出参考建议。二、文献综述对口援疆政策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专门帮助新疆改变其落后面貌,帮助其发展,消除其与内地省市之间的发展差距的特殊政策。其他国家缩小区域间差距的政策和具体做法各不相同,几乎没有这种政策,所以国外学者对此政策没有什么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于东西部平衡发展,对口援疆工作的不断重视,学术界对我国对口援疆工作的研究逐步增多,已经成为社会科学政策研究领域的一项重点,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多数学者是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对口援疆政策进行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大类:从政府管理角度对对口援疆的研究蒋勇杰,赵伦认为对口援助模式应由“政治动员式”向“制度激励性”转变,从“政策规范化”向“法律规范化”转变的观点.[1] 李庆滑认为我国各省市之间的对口援疆政策除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发展、有利于协调区域间均衡发展,还能缓解中央的财政压力,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调控能力并且增强中央政治权威。[2]郭松朋,王忠东他们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由政府指导对口援疆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且认为政府应该从资金与政策两个方面加大对对口援疆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建立完善的援疆政策体系和机制,使得社会均衡公平发展。[3]对口援疆法制化方面的研究田燕,熊文钊在自己的文献中从立法,实施,制度三个方面说明了对口援疆制度法制化的路径选择。[4]刘铁认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国际上算是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而且不同的国家该制度类型都不同。这一制度是以平等的财政对待为最终目标在财政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5]3、东西部高校间对口援疆方面的研究高芳论述了对口支援政策在范围内的局限性在东部和西部的大学。[6]段红斌与苟彦忠[7],刘晓光[8],清华大学课题组[9],蔡文伯[10]在其文章中提高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关键是最基本的教育水平,它是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方面。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援疆在高校间的帮助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将有助于考察该政策的长期有效性,研究其运行机制,并在未来帮助新疆高校及帮助新疆其它方面提供可借鉴。 4、医疗援疆方面的研究王静的[11]、梁德雄的[12],金光晓和郭元日[13],胡金海的[14]、刘瑞明[15]等人论述了对口援疆政策在医疗领域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们从医疗援助不同方面讲述,但他们关注的是对对口援疆的认识,对援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项目管理研究可以作为援疆工作的参考。5、对口援疆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刘迪生为援疆工作提出了几点实际建议,他认为首先且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协调援疆工作,其次应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服务职能,再一个重点建设工业园区,提高产业的集中度”等[16]。在国外的研究中制度,社会资本等非经济因素被视为限制援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双边或多边援助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援助条款中增加了体制改革和政策倡导[17]。靳薇认为短期内向受援方投入大量扶持资金后,受援方的实际经济运行水平能否顺利地与其承载能力衔接和匹配,受援方如何应对大规模援助下的人力资本短缺问题等将会对援疆工作起至关重要作用[18]。6、对口援疆政策实施评价的研究殷冀锋认为做好援疆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援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其次需要加快该政策法制化的进程,从制度上确保援疆工作与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建立良性互动;再次要继续推进扶持新疆,积极培养并利用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和谐民族关系。[19]马戎对南疆三个地区的百姓对“对口援疆” 问题进行访谈和调研,了解了当地援疆工作实施情况,并且提出了援疆工作应该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从而真正发挥这一政策的有效性。[20]顾素娜从居民满意度的出发,对受援地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政策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了评价。[21]陈小昆和唐武英从受援地百姓对政府满意度评价和政策的落实两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为了充分发挥援疆政策长期有效性,必须重视监管、评价体系和人才等方面。[22]从以上的研究回顾中可见,对对口援疆政策的研究,集中在从不用角度分析援疆过程,从各个实施案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对口援疆实施效果的评价等方面。目前的研究方向较为具体,比如从经济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等等。我认为在对对口援疆研究方面,可以从更多,更切合实际发展的研究方向上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可以更加细化,并进行效果分析。总体而言,我国的对口援疆研究还不成熟,特别是某一具体方面上的援疆有些刚刚起步,对某些方面的研究未发现状态,对口援疆政策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对口援疆政策概述(一)对口援疆政策的含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新时期,并发展迅速,当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各阶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我国东部地区因其区位优势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经济仍然落后,贫富差距很明显,特别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急需要进行建设和发展。协调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稳定社会。为了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使新疆经济发展不从中国发展队伍中掉队,国家提出了专门帮助新疆的方案,"对口援疆政策"就是这么产生的。 "援助",使一国之内各地方间的互帮互助。表现为援助方在资金,人才,先进技术,项目等方面帮助受援方综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这种模式也有了变化,从单一的经济帮扶向多方面的帮助,向促进和完善当地自我发展能力的转变。全力推进受援地区的自我生能力的建设,促进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对口支援英文应为partner assistance,即“结对援助",也就是“结对帮扶”。主要指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地区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地区实施结对帮助的一种行为。“对口”即支援方与受援方结成对子、形成伙伴关系。对口关系所包含的内容也丰富,除了东西部之间的对口关系外,目前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包括省内的市与市、县与县之间实施的对口关系,部分企业及单位之间对口关系,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内部的对口关系等。“对口结对”主要通过提供援助方与受援方签订各方面的合作及帮扶协议来实现。(二)对口援疆政策的特点"对口援疆"是解决地区间失衡的发展状况的一种战略,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这体现"一方有难,八方出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相比其他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规划性和政府性,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实施援疆政策,来缩小新疆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论是对口援疆政策的制定还是援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指导及监督,各个地方政府及部门会根据中央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的援助。二是具有帮助性质。援助方必须始终关注整体情况,多多提倡贡献精神,努力做更多的实际的事情,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难题,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提供好的政策,提升他们的国家归属感,幸福感。三是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对口援疆的两方将在很多方面形成密切且坚固的关系,双方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也很多,援助方基于当地的具体的经济,文化,工业和农业的具体发展水平,会开展相应的援疆工作。(三)对口援疆的一般内容对口援疆工作一般包含以下主要内容/图1 对口援疆工作包含的一般内容(1)人才支援(2)项目及产业支持援助方向受援地区带来大型项目,促进受援地区城乡功能完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帮助受援方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包括农业项目、工业、轻工业项目等。近年来,随着一线城市以信息服务也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帮助落实地区建设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的支持方式成为项目支持工作的意向重要内容。在项目支持过程中,一般表现为援助方提供资金,同时帮助受援方联系规划、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或者直接负责以上环节,随后交付受援方使用和收益。(3)资金支持主要表现在为受援地区输出资金。一是直接援助的方式,向受援地区定期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二是援建项目拨款,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支持项目、合作及交流项目定向拨付相应款项。有的还要监督款项使用情况。三是援建项目和提供贷款,给予金融服务咨询,引进金融机构等。(4)扶贫援疆主要表现为援助方为受援方地区进行扶贫项目,投入扶贫资金,为当地进行脱贫攻坚战做支撑,为贫困人口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进行技术指导,给他们找致富路子,帮助他们脱贫,改善他们生活水平。四、且末县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一) 区域概况1.地理特征及资源条件。且末县,地处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南部,塔里木盆地的东南缘,阿尔金山北麓。东边与若羌县相邻,西边与和田地区民丰县相邻,南边相屏于阿尔金山。且末县国土面积全国排第二,总面积为l4.025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42%;沙漠面积为5.38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8.36%。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山前倾斜平原为2.415万平方千米,东西宽长320千米,南北最长460千米。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穿越县境。且末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县共有8条河流,年总径流量1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因为阿尔金山和中昆仑山脉的特殊趋势和地质构造环境,具有良好的的地质成矿条件,有多种矿产资源,总量大,已发现近100个矿产地并有40多种矿物。县城北面旷阔的沙漠地带储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且末县还是“玉石之路”的发源地,玉石山料年产量100吨。2.且末县经济发展现状。且末县特殊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多种特色农作物,但是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且末县这几年抓住机遇,统筹推进,农业方面进行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农业。农业以红枣为主,农业产业化进度进一步加快,且末县枣福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玉沙液酒厂等企业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加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力实施"矿业富且若"战略,矿业勘探开发有新的进展。货物贸易、特色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等现代第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图2 且末县经济发展趋势图/ // / 图3 且末县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二)唐山市-且末县“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 自"十二五"唐山对口援疆且末工作开展以来,且末县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会议的机遇,全力做好唐山对口援且各项工作,把唐山的帮助和支持转化为促进且末改革发展的强有力量。这几年来唐山帮助且末的社会、经济、医疗教育,民生等各方面,为且末的经济快速发展打好了坚实基础。援疆工作把民生改善,教育医疗援助、人才援助等当中援疆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了援疆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借来下,从人才、产业、资金、扶贫四个方面对“唐山市-且末县”对口援疆的现状进行分析。1.产业援疆情况唐山对口援疆且末县的这几年,发现产业援疆对加快且末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援助工作。具体有由于且末县特殊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红枣,到2017年红枣种植面积达到了20多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7%,总产量3万多吨。种植红枣农民的五分之一部分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红枣成了且末县贫困人们摆脱贫困,带动且末县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但由于且末红枣没有自主品牌,卖出去成了最大的问题。对于这唐山前方指挥部利用唐山市市场优势,把且末红枣带入唐山市场。为提高且末红枣在唐山的知晓度,协助且末县政府召开推介会,利用多种媒体进行红枣宣传推广,并协调市供销社农合联公司与且末小宛农产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为且末县的红枣找了卖出去的路并且在形成唐山供销系统且末红枣销售平台基础上,推动且末红枣销售由市中心向县(市、区)延伸、由线下向线上延伸、由单一向多品种延伸;唐山市场的开拓,为且末红枣产业发展打通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此外唐山前方指挥部挥人脉优势,积极协调全国最大的新疆物产综合运营商-新疆沙迪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合作,按照“援疆扶贫、精准发力”的思路,打造“冀疆合作-新疆巴州特产店”销售模式。为且末农民巩固脱贫成果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推动培育食用菌产业。结合援受双方资源优势特点,经过多次调研沟通、实地考察,遵化食用菌协会与且末县签订《食用菌产业综合开发项目框架协议书》,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共同实施食用菌产业综合研究与推广示范项目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遵化食用菌行业带头人到且末开展技术指导,对县直部门、乡镇负责同志和食用菌生产单位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为且末群众脱贫致富打造新产业、新渠道。2.人才及其他援疆项目情况其他项目情况为(1)且末县污水沟改造工程。该项目位于且末县城中心地带,原为一条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的“龙须沟”,全长1700米,唐山援建资金投入1700万元进行整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系、绿化、道路广场及相应的基础设施等。该工程的完工以后,对且末县的改善环境、恢复生态、造福百姓有了很大帮助。(2)且末县富民兴牧牧民搬迁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把牧民从原来的基础设施薄弱和脏乱差的农牧区的环境搬迁到新居住村里,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农牧民群众的思想也逐步改变了,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在提高,这对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作用。(3)且末县“富民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间且末县安居富民房任务是9934套,已完成9934套的建设任务,共到位安居富民援疆资金4874万元。自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彻底改善了且末县原来的农村面貌和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4)且末县“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工程。截至2013年2月共收到河北省援助资金797万元,为我县基层组织基础,解决了且末县5个村(社区)办公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改善了村及社区的布局,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将作出了贡献。3.资金援疆情况“十二五”期间且末县共收到安居富民援疆资金4874万元,“十三五”期间,唐山支援且末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4个,总投资13305.5万元。其中教育方面援疆资金共2243万元,城乡居民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援疆资金共7674万元,且末县9个乡4个镇维稳能力建设项目援疆资金共390万元。基层组织政权建设项目援疆资金共1074万元,且末县精准扶贫项目援疆资金共1500万元。另外2016年唐山市捐赠且末县公安局价值180余万元警务用车11辆,支援且末县公安局警务训练基地建设资金200万元。2017年投入援疆资金1100万元,完成精准扶贫项目18个,在农业种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合作社经营等方面,为17个村2399户6949贫困人口提供脱贫致富的支持。此外,唐山前方指挥部积极争取河北省前方指挥部支持,协调援疆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补贴扶贫运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驾驶员培训的经费不足,帮助他们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协调援疆资金36万元,用于且末县12名乡村医生培养,切实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2018年援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8个,总投资1887.5万元。针对且末生态环境恶劣的实际,利用春、秋两季义务植树,建立唐山援且干部人才永久性防沙治沙基地,首批规划面积1500亩。自发为良种场困难群众捐赠化肥8.3万吨,价值3万多元;为且末人民医院捐赠医疗器材设备,价值20余万元;协调共青团唐山市委联合青年企业家捐赠羽绒服450件、电脑25台,价值20多万元;开展贫困学生资助行动,协调落实援疆资金72万元用于资助在内地就读的大学生63名;29名援疆干部人才自费3.5万元,资助21名新入学大学生。针对部分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全体援疆干部人才自费购买、利用个人关系推销等多种形式,共销售当地红枣、枸杞、大芸等农特产品50余吨,价值80余万元。扶贫援疆情况援疆干部在且末援疆期间始终关心当地群众的平时生活,自发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盐、捐衣捐物,对贫困人民及因为家庭条件上不了学的学生,为资助失学的孩子,送去温暖,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以实际行动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充分发挥援疆资金的最大效益,在2017年15个村精准扶贫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并在实施中,结合且末县实际,改变往年单一实施零散建设项目的办法,创造性的提出“援疆资金入股、建档贫困户持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共投资650万元,在13个村实施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经营管理,利润按股本比例进行分成,为援疆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新路。此外,援疆干部积极争唐山前方指挥部支持,协调援疆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补贴扶贫运输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驾驶员培训的经费不足,帮助他们提高脱贫致富能力。2018年开展“一对一”对口帮扶工作。按照务实对接、真帮真扶原则,唐山市政府经过反复比较,研究论证,确定经济实力最强的12个县(市、区),对口帮扶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等12个乡(镇),并承担相应乡(镇)51个贫困村及有贫困人口村的扶贫帮扶任务。在此基础上,市政府选取两个县区与兵团二师37、38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在全省率先将兵团纳入帮扶体系,开启了对口帮扶的新模式。各县(市、区)先后2次与对口乡(镇)、团场对接,共同摸清贫困“底子”,理清脱贫“路子”,开好致富“方子”,挑好扶贫“担子”,累计签订帮扶协议14份,谋划对口帮扶意向51个,落实帮扶资金1120万元。五、唐山-且末“对口援疆”的效果与问题分析(一)对口援疆政策对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自“十二五”唐山对口援且工作开展以来,唐山在产业援疆、扶贫援疆、人才援疆等方面对且末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援和帮扶,为促进且末县改革、谋且末县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几年来唐山援助且末经济、社会、文化、医疗卫生、教育维稳等各方面,为且末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坚实基础,玉泉河、安居富民工程等一大批唐山援建工程顺利实施并相继投入使用,使且末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的面貌,改善了且末县人民的生活水平。1.产业援疆,帮助且末经济发展。唐山市对口援疆且末县以来发挥唐山市供销社网络优势,与且末县供销社对接,扎实推进系统之间的帮扶工作。一是把对口援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力推进。充分发挥唐山市供销社农合联的作用,在社区生鲜店设立且末特色农产品专柜等形式,让且末特色农产品走上唐山百姓的餐桌。二是帮助提升且末农产品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创收。重点在有机红枣、肉苁蓉、香蒜等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了农牧民收入。三是协助且末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唐山市旅游文化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大力推介且末特色旅游产品及推广且末旅游资源。四是加强与且末供销社系统内的联合合作。重点帮扶且末供销社畜牧公司、天边小宛红枣销售有限公司,提供网络、技术、人才等支撑,使之成为当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尤其是唐山市农合联农发挥其优势,在推介销售且末红枣等农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利用先进人才优势,帮助且末发展更上一层楼 自2010年6月以后唐山市先后派2批共41名援疆干部,远离京城,为了帮助且末来到了这里。唐山援疆干部的到来,给且末带来了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也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援疆干部在不同岗位按照受援地任职分工,尽职尽责,服从管理,积极发挥作用。指导县委办公室建立完善制度,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参与县委改革办组建、工作制度完善,完成年度重点改革任务60项,其中兵地融合示范区列入全州试点推广;协助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亮灯率由去年90%上升到95%,参与绿化用水与生活用水管网分离,居民生活用水进一步保障;3.为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西南部,总人口10.2万人,汉、维等二十个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73%。且末县属于五类地区,贫困人数,贫困村数目也很多,扶贫脱贫任务艰巨。援疆工作把改善民生当作首要任务,进行各项援疆项目、引入资金、人才等把重点指向贫困域,帮助且末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基础,让且末人民国家好政策。且末是半农半牧地区,深度贫困乡村集中在牧区,为打赢牧区脱贫攻坚战,援疆工作组进行异地搬迁和生态补偿等方案,从2012年起建设三个集中搬迁新村,有1650户牧来新村定居,指导游牧民们发展山区畜牧与农区畜牧业相结合的产业,组建昆仑畜牧龙头企业,按照全产业链推进畜牧特色产业,逐步为农牧民指出了发家致富的路。通过政府部门和援疆干部的努力,推动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援疆扶贫、社会扶贫等互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和唐山市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十三五”期间,援疆资金总投入达1.33亿元;深化定点帮扶,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落实州县15家单位定点帮扶15个贫困户。2013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87户13187人,贫困发生率达39.95%;2014-2017年,通过援疆干部及且末县政府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实现了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3793户1260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末建档时的39.95%下降至现在的0.83%。贫困户生产资料普遍增多,致富产业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枣二蒜三畜四特色”的脱贫致富主路,已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和为老百姓“造血”致富的强大引擎。群众学习红枣种植、畜牧养殖、国家通用语言等劳动技能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就业渠道更加广泛,致富的风气越来越浓厚。(二)对口援疆政策在且末县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受且末自身影响,部分对口援疆项目推进受限且末县的交通区位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且末县与中心城市远,由于长期受困于交通困扰,目前没有火车通过,只有航线和公路,但是航线线路比较单一,各种产品仅靠陆路运输成本高,导致很多企业不愿到且末投资。这小县城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在对口支援的项目实施上受到了很多制约,建设工程衔接问题,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学校,安房建设收到技术和资源,自然环境的限制影响援助工作的力度和速度。2.先进的技术与劳动力基础水平之间的矛3.缺少完善的考核评估制度 对口援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建立长期对援疆工作的效果,对援疆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但是且末县还缺乏这方面的制度。援疆干部轮换时间也很快,短时间内没法从直观上评价他们的工作效果,因此导致一些援疆干部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因为没有一个专门的考核制度,援疆资金的实施和资金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评估,援疆干部的工作情况也缺乏考核。六、做好援疆工作的建议(一)且末县也努力做好自身建设和发展争取各方支持,落实且末县发展需要的各类建设。充分利用援疆资金及国家帮扶资金,进行自身建设,提升交通建设水平,协调航线实现跟多个省市间的航空线路从而消除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也能带动且末县的经济发展。且末接受援助的同时也不能就等着被支援,而是自己更努力发展自己,才能唐山“输血”,且末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也能“造血”,更好的发展。且末县政府在对口援疆项目上与唐山政府进行工作对接,帮助专项项目调查组在且末县项目调查,更快更好的了解且末各方面的情况,并作出合理科学的援疆计划,做好援疆工作在且末县顺利实施。(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基本水平要使且末县群众真正享受到援疆政策的“红利”,就要使少数民族劳动者在且末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重视双语教育,提高劳动力及群众的汉语水平,再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且末县的援疆产业项目落地,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三)建立和完善援疆工作考核评估制度七、结论从对口援疆政策在新疆的实施以来,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受援方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教育医疗水平的提升方面也有很大作用。于此同时,不断在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吸取过去援疆工作经验教训,从援疆工作开展到各个援疆计划的实施上的相关体制都有所完善和优化。对口援疆政策在且末县的实施,也在且末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援疆政策在且末县的实践入手,落脚点是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以促进新疆及且末县发展。对口援疆政策且末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受且末自身影响,部分对口援疆项目推进受限,先进的技术与劳动力基础水平之间的矛盾,缺少完善的考核评估制度 。对此也提出相应建议一是且末县也努力做好自身建设和发展,受到唐山及其他相关原著的同时,且末县也应奋发图强,做好自身建设和发展,保证各个援疆项目及援疆工作在且末县顺利实施。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培训。为了援疆工作顺利与当地劳动力衔接,对当地劳动地进行基本的素质提升。三是建立和完善援疆工作考核评估制度。为了更好的开展援疆工作并未后期工作总结经验,需要建立考核机制,及时对援疆干部,援疆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援疆工作给予肯定并及时总结不足并及时优化该政策。致谢对我的照顾和多方面的支持。让这几年离家在外的生活没有孤单寂寞,有的只是相互间的关怀。祝您们生活安康!感谢你们!完成论文离开学校,是一个终点,又是另外一个起点!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将铭记大家对我的帮助,以百倍的努力来报答我的朋友,报答社会!参考文献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13支援模式分析一一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成都大学 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第7页。李庆滑《我国省际对口支援的实践、理论与制度完善》,《中共浙江省党委学报》,2010年第11期,第55 页。王忠东,郭松朋《论对口支援工作中的政府责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第133页。熊文钊,田艳.对口援疆政策的法治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刘铁《论对口支援长效机制的建立一一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模式演变为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6期,第25页。高芳,蔡文伯.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段红斌,苟彦忠.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对新疆高等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4).刘晓光.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政策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研究,2006(12)。 清华大学课题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实践与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10] 蔡文伯,刘月.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 王静.我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回顾[J].现代医院管理,2011(1)。[12] 梁德雄.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7(4)。[13] 金光晓,郭元日.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人才,2013(1)。胡金海.城市大医院做好“农村对口支援”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5)。]雷光和,刘瑞明,陈小嫦,等.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绩效考评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卫生经济,2011(9)。[16]刘迪生《援疆工作的实践与启示》,《经济参考研究》,2012年第3l期,第83页 [17] OECD(2008)The Paris Declaration and AccraAgenda for Action,http://www.oecd.org/document/18/0,2340,en_2649_3236398-35401554-1-1-1-1,00.html,latest access:2012-2-1.[18] 靳薇《关于援疆问题的调研报告》,《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第121页. [19] 殷冀锋《论援疆工作中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民族论坛》,2012年第14期,第13页.[20] 马戎《新疆对口支援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 年第 1 期。[21] 顾素娜《基于居民满意度的我国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绩效评估—以和田市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4 年第 3 期。[22] 陈小昆,唐武英《对口援疆政策实施效果及满意度分析—基于 15 个地州的调查数据》[J]新疆财经.2013 年 5 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三)研究方法 2
(四)主要研究内容 3
二、文献综述 3
三、对口援疆政策概述 4
(一)对口援疆政策的含义 4
(二)对口援疆政策的特点 5
(三)对口援疆的一般内容 5
四、且末县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 6
(一)区域概况 6
(二)唐山市且末县“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 8
五、唐山且末“对口援疆”的效果与问题分析 10
(一)对口援疆政策对且末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11
(二)对口援疆政策在且末县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六、做好援疆工作的建议 12
(一)且末县也努力做好自身建设和发展 12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培训。 12
(三)建立和完善援疆工作考核评估制度 12
七、结论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我国对口援疆政策效果、问题与对策浅析——以库尔勒且末县为例
引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