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的干预因素研究以溧水区洪蓝镇为例【字数:16953】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研究背景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实际意义 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相关概念 3
2.国外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3
3.国内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 4
4.研究评述 4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5
1.研究目的 5
2.研究方法 5
二、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6
(一)研究区概况 6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7
1.数据来源 7
2.数据处理 7
三、 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的时空特征 7
(一)乡村土地景观类型划分依据 7
(二)乡村土地景观分类 7
(三)乡村土地景观总体特征及结构变化分析 8
1.总量变化分析 8
2.结构变化分析 9
(四)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特征分析 10
1.多样性分异演化 10
2.均匀性分异演化 11
3.优势性分异演化 12
四、 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的干预因素 14
(一)干预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14
(二)景观变化与干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4
(三)乡村土地景观变化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5
1.分析原理与计算 15
2.结果分析 16
五、 总结与展望 17
(一)创新点 1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7
(三)展望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的干预因素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为例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全面转型,乡村地区同样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变时期。而作为构建乡村地域综合体的最基本单元,乡村景观也随着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工业乡村化的加快一并发生着剧烈变化,乡村土地景观演化的速度显著加快,演化方向各异。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生活的环境状况并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但快速城镇化的节奏也使得乡村景观的供需平衡被打破,生产形态环境的原有发展进程被影响。一方面,部分地区对于乡村建设所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使得原有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被冲击,景观雷同增加和景观品质粗糙等问题凸显,部分乡村出现景观功能和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另一方面,受限于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景观主体需求持续增长,人们对于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强度成倍数增大,改造农田、填平河湖、硬化土地等开发活动使得原有景观系统失序和破碎化,对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破坏[]。所以说,研究探讨广大乡村如何在抓住经济发展机遇、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景观资源,进而提升乡村景观的品质,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乡村及其景观发展尚未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和村镇呈现为各类建设用地全面扩张的态势,新农村建设加速进展,一系列美丽乡村示范点也应运而生,而我国地域范围广,各地发展差异大,乡村形态格局快速演变分化的发展态势更使得乡村及乡村景观问题愈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2015 年颁布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则对乡村自然景观及非物质文化景观建设特别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与标准。近两年来,党和国家更为重视乡村发展: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其进行了全面部署;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即《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避免千村一面且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并提出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部署。不仅在中央层面,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制定并实行乡村振兴的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2013 年起,南京市出台《“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系列文件;2017年6月江苏省开始《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开展了相关的试点工作,是全国在乡村复兴上的率先之举,同年8月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中,也更加体现了对乡村景观的关注,例如提出创新田园综合体和特色田园乡村等载体的建设;2018年5月,南京市出台《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同样坚持保护农村田园风貌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统筹,建议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山水林田路村风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南京落地开花。
(二)研究意义
当前充满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正热烈开展,同时,现在急剧变化的乡村土地景观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显示出一些地区运用的某景观建设理论对于乡村地区的适用性不足,或是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来统筹安排乡村景观空间开发的时序问题等。基于以上背景,对乡村土地景观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并研究干预其演化的因素,具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意义。前者围绕乡村景观研究方法及乡村景观发展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后者则是主要通过吸取已有的干预因素对乡村土地景观产生影响的经验来更好地改善乡村环境。
1.理论意义
(1)乡村景观既是构成乡村地区各元素的有机组合,也是乡村中众多相对细致的人文地理区域。所以,借由探索乡村土地景观可以对景观所在区域总的特征深入了解,以及乡村景观的内部耦合关系,丰富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发展、建设的相关理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56250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