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运动式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食品安全治理为例【字数:1290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2
1.选题背景 2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国内研究概况 2
2.国外研究概况 3
(三)概念界定 3
1.运动式治理 3
2.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3
二、案例分析 4
(一)案例一:“瘦肉精”事件 4
1.事件概述 4
2.事件分析 4
(二)案例二:“僵尸肉”事件 5
1.事件概述 5
2.事件分析 5
三、媒体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6
(一)媒体的积极作用 6
1.双向传递信息,参与政府决策 6
2.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问题 6
3.媒体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督 6
4.媒体能连接多方参与主体 7
(二)媒体的消极作用 7
1.媒体报道多样,混淆公众视听 7
2.媒体部分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8
3.媒体虚假信息造成社会动荡 8
4.科学的传播环境受到冲击 8
四、加强媒体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8
(一)政府应充分利用媒体价值 8
(二)新闻媒体要增强自身的公信力 9
(三)提高媒体人员道德素养,培养高素质媒体队伍 9
(四)政府应当尽可能做到政务公开 9
(五)政府对主流媒体行业进行扶持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媒体在运动式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食品安全治理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从理论上来讲,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各方面设施配置都在不断增强,但目前来看,关于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方面的各项配置都是较为薄弱的,这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历史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原因所导致的资源流失,而这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食品安全常规治理体系多方面都不完善,但是“专项整治”运动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体系的缺陷。因此通过这种运动式治理的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方面的不足之处。由于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对政府的治理或者“政策之窗”的开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已经进行了多次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越来越趋向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公私部门协作的模式,多主体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化管理,即“社会共治”被视为解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困境的主要举措。很多性质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首先是通过媒体曝光才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然后促成政府规划治理的,所以要研究媒体在政府运动式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政府部门出台合理有效的关于媒体监管方面的公共政策,需要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背景下媒体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按照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形式,传统的监管模式主要通过对生产过程监督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来规制食品安全,但在政府的监管资源难以满足的前提下,对所有生产环节和全部产品进行监管是不现实的。但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媒体和网络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以及表达自己的诉求,对利用自己权利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说,媒体也是在政府社会治理方面具有愈加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媒体资源的合理应用能够对今后政府进行治理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2)实际意义:媒体监督,作为一种法律外替代机制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利用媒体曝光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政府而言,一方面是减轻了政府监管的成本,另一方面,媒体的参与减少了上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地方企业的保护主义行为,从而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其次,当媒体曝光不安全食品信息后,消费者强大的舆论压力,可以促使政府介入食品企业当中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以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大多数的食品问题都是通过媒体曝光,随后政府通过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解决问题,因此在打造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环境、重拾消费者信心的方面,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问题,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视角报道,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往往有着天壤之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引导和推动中国的食品安全传播方向,本课题以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治理为例,来探究媒体在政府运动式治理过程的作用,这对于今后研究社会共治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在国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监管的研究主要从培育和构建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力量的角度出发,包括建立良好的道德体系与价值体系,新的社会监管力量的开发,群众力量的动员,监管制度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如蒋晓青认为正确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是食品企业和个人的根本,并且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李灿熊、段双妮等认为应对食品安全,国家要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机构并积极培育社会监管机构;王志刚等认为食品安全需要第三方监管和社会综合治理,需要充分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胡颖廉提出应从加快食品安全顶层设计,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大力发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以及畅通消费者食品安全诉求表达渠道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由于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社会监管力量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绝大多数和食品安全社会监管机制相关的文献只是在研究社会监管力量的发展和讨论其主体、框架和制度等方面,少有文献对社会监管力量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机制作出细致的研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6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