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乡村环境建设中的项目制治理以江宁区湖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为例【字数:14501】

2024-02-25 12: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的经济发展提升显著,然而环境治理仍任重而道远。在众多乡村环境治理模式中,项目制治理作为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由于我国项目制治理模式既没有一部法律意义上的制度规范加以规制,又缺乏完善的外部监督和管理体系,在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中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环境综合治理为例,研究项目制模式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项目资金、管理过程、治理权力格局以及后期管护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并结合项目制在乡村治理中实际情况和当前政策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2
1.关于乡村环境建设的研究 2
2.关于项目制的解释 2
3.项目制的运作和治理逻辑 3
4.新时代背景下项目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3
二、乡村环境建设项目制治理的应用——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为例 4
(一)湖熟街道环境状况 4
(二)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4
1.河流湖泊水污染 4
2.农村垃圾污染 4
(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开展过程 4
1.推进湖熟街道水环境治理 5
2.加强湖熟街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5
3.推进农村道路绿化工作 5
(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治理成效 5
1.水资源状况逐渐好转 5
2.湖熟街道人居环境改善 6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6
三、乡村环境建设中项目制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 6
1.地方项目资金争取缺乏制度规范 6
2.配套资金和运行费用无法保障 6
(二)项目管理过程缺乏规范 6
1.项目招投标过程缺乏控制 6
2.项目管理方式不合理 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项目监管力度不足 7
4.项目验收把关力度不够 7
(三)项目制治理权力格局失衡 7
(四)长效治理机制不健全 8
四、关于乡村环境建设项目制治理的建议 8
(一)加强项目制治理的法治建设 8
(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8
(三)优化项目管理过程 9
(四)构建合理的项目治理权力分配格局 9
(五)加强项目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10
五、结语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乡村环境建设中的项目制治理——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环境综合整治为例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迅猛,但是不能仅以城市的发展来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样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要重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乡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众多乡村环境治理模式中,项目制治理作为后税费时代以来乡村治理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依托项目制对乡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力求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到来,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近几年不断加强对乡村环境的治理力度,尤其是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的南京,各板块内的乡镇区域对于环境问题的整治范围和力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以项目制治理的模式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也应用地越来越普遍。
通过“项目进村”表现出来的项目制,是上级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时将财政资金用于特定领域的形式,目的是为了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预期目标的达成[1]。但由于我国项目制治理模式既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制度规范加以规制,又缺乏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在乡村治理的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甚至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环境综合整治为例,研究项目制治理模式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运用,以总结其中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关于乡村环境建设的研究
随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提出,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的主体从政府单一管控向多元主体共治转变,治理对象从单一环境要素向系统生态环境转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乡村环境治理模式[2]。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综合整治模式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都明确指出,要健全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学者对于乡村环境治理模式的研究多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综合整治模式是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统筹各部门力量,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模式。例如浙江省“千万工程”就是典型的乡村振兴政府统筹乡村综合整治模式[3]。
(2)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环境治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几个“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系,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设施,由城乡一体化的运营机构开展环境网络的运行维护,进行环境治理标准的执行和环境统筹监督[4]。张家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就属于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3)问题导向下的政府统筹推进专项整治模式
问题导向下的政府统筹推进专项整治模式是政府以亟待解决的某一环境问题为对象,由政府统筹各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模式[5]。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面临突出环境问题的农村地区,比如京津冀禁煤区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就是典型的问题导向下的政府统筹推进专项整治模式。
2.关于项目制的解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