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镇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与生命周期的关系研究【字数:15543】

2024-02-25 12: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 3
(一)已有研究 3
(二)健康需求理论 4
(三)可能的创新点 4
二、数据与模型 5
(一)相关概念 5
1.预防保健界定 5
2.中老年人界定 5
(二)数据来源 5
(三)变量选取 5
(四)模型解释 7
三 实证分析 7
(一)描述统计 7
(二)回归分析 8
1.不同年龄阶段分析。 8
2.各生命周期中影响预防保健参加因素分析 9
四 相关政策建议 10
(一)强化慢性病防治意识,树立全年龄预防观念 11
(二)制定差异化标准,鼓励健康生活方式 11
(三) 建立预防保健投入保障机制,应对预防保健供给不足。 11
(四)做好医防融合,提高预防保健水平 12
五 总结 12
六、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CHNS问卷 15
城镇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与生命周期的关系研究
摘要;“健康中国”大背景下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我国日趋严峻的老年化趋势及国民对于医疗服务需求由事中治疗向关注全年龄健康的转变,使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其中,城镇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的提供最为迫切。本文使用2011年CHNS数据,将城镇中老年人分为4555,5565,和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预防保健服务与年龄的关系,探讨不同年龄影响其预防保健需求的具体因素。结果显示,中老年人预防保健需求不足,随着年龄的增加预防保健需求增加,三个年龄段的影响因素前三位的分别是医保,工作,慢性病;吸烟,饮酒,慢性病和饮酒,婚姻状况,慢性病,呈现出差异性。
引言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各方面的需求提高,其中对于健康愈加重视,中央政府准确把握国情,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规划指出未来的医疗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动力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是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中国战略以树立“大健康”观念为目标,将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保持健康为中心,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那么,作为“健康”的守门人的预防保健服务,应当作为转变医疗服务理念,重新构建医疗服务体系首先要考虑的方面。
当前,预防保健服务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能够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服务压力。至 2012 年,中国会产生占总人口比例接近 10%的老年人口,我国将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专家预计到2033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亿,2050年可能会达到4.83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非常严峻。这也表明,我国医保支出将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研究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城镇职工医保普遍出现赤字,二线以上城市大部分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甚至无法做到当年平衡。老龄化的加快导致医疗费用持续增长,我国各种医保基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反观西方国家医疗卫生系统所具有的的“看门人”制度,以及他们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和面向个人的健康管理方式证明,提供预防保健服务,能够从根本带来医疗服务从“事中干预”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治疗、事后康复”的更加科学的设计,并鼓励患者与医保与医疗机构合作,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从根本遏制医疗费用增加。
其次合理的预防保健服务设计能帮助我国实从从医疗保障制度向健康保障制度的转型。目前我国医疗体系还未解决综合服务的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结构不科学的问题。关于综合服务的现状,其医疗保障的设计早已难以应对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两大挑战,主要体现在:首先,医疗保险与慢病防控相分离,甚至与工作相冲突;其次,医疗保险重点放在住院报销而非其他治疗报销上;最后,我国目前在家庭医疗服务和长期护理方面存在缺口。另外新的医疗模式中将检查类项目划归于门诊,即产生的消费从个人账户中扣。这样做很可能会让本来应该看的病没看,原本是小病缺因耽搁变成大病。重新布局建立预防保健体系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在医疗资源结构上,目前我国存在大医院设立较多,而服务于社区的小型医院数量不足,缺少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发达的社区医院医疗体系,这就造成个体患病会造成自身花费和医保基金两方面的压力[]。普及预防保健服务能够使资源向社区医院倾斜,保证平衡发展,更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医联体改革。虽然在我国健康保障制度仍然处在萌芽阶段,但其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能解决目前的大部分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预防保健是其中重要一环,研究预防保健相关方面能为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
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预计到2022年的时候正式开始落地实施,城镇中老年群体一方面要继续工作,一方面需要用比以往少的投资(时间,金钱)来保证自己的健康,城镇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需求最为迫切,是整个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的第一步。探究不同生命时段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变化的趋势,针对不同年龄段分析影响城镇中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的因素,能够明确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开展的方向,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