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城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基于西宁的实践【字数:13595】

2024-02-25 12: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一直在增加,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发展却落后了。因而对城市生活垃圾加大治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理水平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为例,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和实地研究方法,分析其政策现状和困境,发现目前西宁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的困境是目标群体分类标准认知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机制不健全,政策实施手段单一,政策实施主体难以协调。针对这些困境,笔者提出优化路径鼓励目标群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执行体系,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多手段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效果、促进政策执行主体间的沟通协作,为了进一步加强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所启发。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 2
引言 2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1.国外研究综述 2
2.国内研究综述 3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3
1.研究方法 3
2.创新点 3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4
(一)核心概念界定 4
1.城市生活垃圾 4
2.垃圾治理 4
3垃圾分类 4
(二)相关理论基础 4
1.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意义 4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 4
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及其运行现状——基于西宁市的调查 5
(一)西宁市概况与调查对象说明 5
(二)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及其运行 6
(三)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运行面临的困境分析 9
1.目标群体分类标准认知不足,源头减量参与率低 9
2.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机制不健全 10
3.政策执行手段单一,执行效率低 10
4.政策执行主体多方协调困难 11
四、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体系的路径选择 12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一)鼓励目标群体积极参与,做到源头减量 12
1.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体系,提高分类认知率 12
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12
(二)完善政策执行体系,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12
1.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内容具体化 12
2.加强政策执行监督力度,明确各级执行机构的职责 12
(三)多手段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政策的效果 12
1.保障政策宣传的力度 13
2.改善垃圾分类设施,优化清运作业系统 13
3.做好垃圾末端处置,健全可持续的资源回收体系 13
(四)促进政策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13
1.成立协调小组,加大统筹规划力度 13
2.促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图 1 6
图 2 7
图 3 7
图 4 8
图 5 6
图 6 10
图 7 10
图 8 11
图 9 11
表 1 5
表 2 9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
——基于西宁市的实践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截止2014年,西宁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3310吨/日,而“十三五”规划明确其到2020年,处理能力要达5609吨/日。2019年,西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美丽夏都•清洁西宁”升级版,全面推进“垃圾不落地”和“整个城市清洁”,建立“住宅六包”区域责任制,城市管理满意度和城市环境健康指数将如期公布,打造“最清洁的高原城市”。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还占用土地资源紧张,污染城市土壤,空气和水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来源之一是社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因此,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排,减轻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途径之一是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生活垃圾处理是世界性话题。在上世纪,各国就曾经过制定科学可行的法律规定,为居民加入生活垃圾处置提供了便利条件,普遍展开了生活垃圾处理理论探索,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每个人的兴趣和期望。因此,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宁市生活垃圾处理困境的研究,提高了西宁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选择西宁生活垃圾处理的理想路径,实现西宁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分类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2.现实意义
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委将西宁市列为首批国内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在城市地区的20个社区开展了减少垃圾和分类的试点工作。我们有必要基于政策执行的角度展开实际调查,分析目前西宁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效果、困境,预估下一阶段西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还需要哪些条件,这对西宁实现垃圾分类管理、解决垃圾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研究现状如下:研究政策实施层面,研究垃圾分类的影响,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研究。
从政策实施的角度出发,国外学者对政策环境和政策执行主体等政策实施要素进行了一些研究。OtengAbabio M等人表示政策应鼓励拾荒者等主体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并不断完善经济条件、文化观念和技术支持等政策执行环境,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1]。
从影响垃圾分类行为的因素来看,Tabernero C等将个人、组织和社区相结合,明确了不同层次主体间的相互作用[2]。就个人内部因素而言,Seunghae Lee等人发现居民的态度和环保意识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最首要的影响因素[3]。
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研究看,像德国拥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循环经巧法与垃圾法》就是德国垃圾治理的核心法律,机械自动化分类的工艺很成熟;丹麦的垃圾焚烧的处置方式的推广无阻,国民也严格地遵循着回收循环利用理念;日本垃圾处理模式则以分类为前提、以焚烧为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