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多元主体行动研究【字数:1585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1.研究背景1
2.研究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2
1.国外研究2
2.国内研究2
(三)研究方法3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3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研究3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 3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资金单一4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缺失4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5
三、重庆S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具体路径5
(一)政府多元化购买文化服务5
(二)政府推动文化志愿者服务6
(三)多元主体助力区域文化繁荣7
1.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7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7
3.引导鼓励群众自办文化组织 8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主体行动8
(一)多元主体行动的意义8
(二)多元主体行动的模式9
(三)多元主体行动的基础性制度构建9
五、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10
(一)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模式10
(二)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配置11
(三)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保障11
六、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验借鉴12
(一)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文化服务供给12
(二)加大财政投入和严格管理资金使用12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多元主体行动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财政和管理机制的影响,城乡文化服务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巨大差距。公共文化服务是“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领域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要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转变,必须立足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实际情况,去其沉疴、顺势而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作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2.研究意义
国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多是从理论结合现实,构建框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本土文化渊源,农村发展状态,文化传统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于供给主体及模式更具多样化的要求。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关于“多元主体”行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体系建设,宏观整体论述多,意义分析多、内容细化研究少,微观个案研究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始终围绕着服务提供的主体和运行模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水平还有待增强,因此对于实践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研究可以指导进一步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国外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较少,Tally KatzGerro讨论了两个主题,一是推动公共文化支出持续和变化的社会力量,二是新兴公共文化支出模式的基本轮廓,公共文化基金应确保公共或私人文化和艺术资助信息的来源可靠。Michael Rushton对美国城市的文化区设置和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州和联邦通过艺术政策支持各种艺术创造性场所,对文化的公共投资可以促进地方发展。Nogare C D,Bertacchini E研究了文化政策的实际演变,基于经济因素和政治动机和对不同文化政策模型的选择,政府通过生产授权,形成了意大利公共文化服务外包的新模式,让公共部门而非私人部门来决定文化政策指导方针,通过生产授权满足文化消费者的偏好和减低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Noonan通过分析19692011年的各项数据从财政、公共政策和人口学的角度调查了美国政府对艺术类代理机构的资金支出,对公共文化资金分配模式是否合理进行研究。
2.国内研究
国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较多,有从需求主体角度切入的,陈赓、崔宛对25省84个行政村的农民公共文化参与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为促进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应建构其参与主体性地位,疏通文化需求表达机制。有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出发,付春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建构。有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角度,任鹏飞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第三方评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和困境进行了分析。还有从问题、现状和对策出发,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张红娟和李少惠梳理了2007至2010年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热点包括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经费、设施建设、法律法规、机制创新等内容。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不论是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三方评估还是农村居民参与困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始终是阻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症结所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5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