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研究以高港区为例【字数:15625】

2024-02-25 12:3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地建设与完善。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核心元素,也是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服务职能可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研究以泰州市高港区乡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做出以提高服务效率为导向的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从而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质量。
目录
引言
引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颁布,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的内部管理,规范部门岗位职责,强化基础医疗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更是明确指出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部分省市都已经制定相关的基层医疗卫生绩效管理条例与配套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文以泰州市高港区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对近几年来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相关讨论与研究,结合工作人员的认可度与相关文献资料参考,给出以提高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工作积极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弥补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具体实情对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保证为人们提供低廉、有效、安全、方便的卫生服务,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绩效指标理论研究
绩效考核最初应用于工商企业领域,后来随着绩效的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开始重视绩效的应用及其在社会、伦理、政治上的价值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的相关研究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绩效考核的方法与绩效指标体系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构建两个方面。目前有关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受到统一认可的指标体系,不同国家会根据其国情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阶段来确定使用的绩效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同时也是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者。
(一)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现状研究
2010年10月,卫生部出台《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考核内容、考核对象、考核方式、考核指标等方面给出了指导建议。中央与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扩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经费及奖惩的主要依据。政府希望通过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来有效保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开展。周伟[1]在对江西、福建、四川等6个县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现状的研究发现,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有效进行,但存在考核办法不妥,考核机制有缺陷,考核指标不灵活等问题。李永斌[2]、胡雪影[3]等在研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乡镇农训等地的开展情况时,发现缺乏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各地考核方案差距很大。吴海峰[4]等对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现状的研究发现实施绩效考核后存在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收入没有改变,整体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考核办法也存在着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考核指标不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各省市都已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还处于初步试验阶段,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乡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美国在1995年启动的低收入家庭能源补助计划(LIHEAP)实践中较早的产生了部分绩效指标[5],在此基础上陆续发展成了比较全面的绩效指标体系。英国在2004年起通过实施卫生服务质量和结果框架[6](quality and outcomes framework,QOF)模式来提高服务质量,QOF的指标体系以最优指标作为计分,英国卫生部在此基础上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制定了21项指标,其中包含9项关键指标。梁万年等[7]使用德尔菲法建立了我国第一套社区卫生服务绩效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88个,将关键指标分为投入、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满意度、费用五大类并将该指标体系投入到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试用。郭清等[8]在社区卫生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小组讨论、现场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以投入、服务、产出为核心的三大类考核指标,其中包含30项具体指标。陈瑞安[9]等采用PBHSO 评分法(P代表政策,B代表基础建设,H代表人力,S代表服务,O代表产出)对杭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研究,构建了“政策支持一网络建设一人力资源一服务功能”的指标框架,并将指标体系投入到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行。王奎[10]等人将镇江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投入、产出、绩效三个维度出发,构建适用于当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指标体系。在以上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大多以“投入—服务—效益”的指标框架[11]为研究基础,关键指标还是以服务与效益为重心。但是,在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中长期指标较少[12],主要是因为这些指标考核需要的时间较长,难以在考核周期内获取,无法有效促进机构快速发展。近三年来学者对于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更注重于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匹配问题[13]。张丹霞等将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考核的184个指标分为包括管理体制、标准化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4个维度,根据知识信息量理论计算各指标重要度并确定指标权重,简约化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评价实践,并提高评价工作效率[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