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城群建设比较中的城乡交通网优化研究【字数:10042】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3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3
(一)国内研究进展 3
1.城市群概念界定 3
2.中德城市群的对比研究 3
3.关于政府在城市群发展中治理作用的研究 4
4.关于南京市交通网发展状况的研究 4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1.城市群划分标准 4
2.基于中德两国经济背景对比的研究 4
三、德国城市群建设经验与启示 5
(一)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依靠交通网络,区域协作发展 5
(二)建设经验与启示 5
四、我国城市群交通网建设现状与问题——以南京市为例 6
(一)区位优势 6
(二)现状与问题 6
1.南京市交通网基本特征 6
2.交通网存在的问题 7
图 1 南京市周边主要高铁线路 8
五、对策与建议 8
1.完善法律体系,明确规划层次 8
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均等化 8
3.引进公众参与,多方对话协商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中德城市群建设比较中的城乡交通网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下的必然结果,如今区域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城市发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展中的必然趋势。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成为区域竞争的主流方式。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形成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引导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把城市群作为主要的城市模式。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全国有着十分突出的经济和地理位置,南京市作为长三角“一极两翼”的两翼之一,更是有着十分有优势的发展空间,以南京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南京都市圈,对周围的几个城市都有辐射带动能力。江苏省政府更是布局实施以南京市为核心的交通网形成“米”字形。以南京为核心布局综合交通网,变多中心为省会中心,有利于发挥南京的科教、文旅、现代服务业等综合功能优势,推动南京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强化南京交通枢纽地位、有利于提升南京作为省会的城市首位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群研究依然是国内学术界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研究。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城市群研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二,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南京市不论是市内还是省内周边交通网建设和组织形式都需求,呈现出较低的运输服务水平趋于尚未理顺的体制机制。优化城乡交通网络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城市群的现实交通需求,使得城乡交通网络对城市群发展的贡献率更高。
第三,德国城市发展起源早,程度高,并且已经验证了城市群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德国是第四大经济体,而与中国历史背景和政权结构相异的德国在城市群建设中具有十分成功的建设经验,重视交通网络建设以及致力于铁路的发展建设是德国经济高度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将中国与德国城市群建设放在一起研究对比,有利于我们充分借鉴和学习德国在城市群建设发展中的经验。
第四,城市群发展逐步显示出多中心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中心化趋势,除了上海发挥中心作用之外,南京和杭州作为南北两翼的次级中心,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影响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持续优化长三角的空间结构并增强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能力。南京市作为整个南京都市圈交通发展的核心,是长三角以至于中国东部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城市集群,其交通网络演化研究对城市群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1.城市群概念界定
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对城市群的定义的界定后,方创琳(2017)总结了以下规律:首先,所有的描述都认为,城市群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城市和人口规模。第二,任何城市群都以紧密整合的社会经济关系为中心。第三,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具有合理的自我维系的层次结构。第四,城市群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驱动力。城市群一般可以从生态、统计和计量、功能互联性和可达性、最低人口数量、周边地区的最低人口、核心城市到外围地区的距离这六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定义和描述。
2.中德城市群的对比研究
刘怀宽,杨忍,薛德升等人认为中德两国在经济地位上相似,政权结构同中有异, 选择德国为分析参照具有可比性和典型性,因此收集了GaWC于2000、2004、2008和2012年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报告中城市排名信息,对中德两国城市群进行对比研究。
在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提出了城市融合发展和适度差别化结合的重要性。陈秋霖(2016)认为德国作为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几个榜样国家之一,其城市化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德国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以中小城市为主。陈佳祺在《莱茵鲁尔大都市区区域治理与协作研究》中提出,城市群是由核心城市主导,在城市功能上,多中心紧密联系的,相互渗透的。在行政管理上,也相应呈现出多中心特征,行政管理比较分散或下放,许多完整的独立的行政权力都被德国许多城市独立掌握。
陈佳祺(2013)在研究中发现,德国的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国家协调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的支持,政府通过顶层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指引大都市区的发展,促进各大都市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及打造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差异性优势,各省份、各都市区要因地制宜,设立区域规划机构,进行差异化规划和布局。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3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