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egcms的栽培柴胡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Key words: Bupleurum chinense; Volatile components; SPMEGCMS目 录
1 绪论 1
1.1 柴胡及其化学成分 1
1.1.1 柴胡概述 1
1.1.2 柴胡的化学成分 1
1.2 柴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
1.3 柴胡挥发油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4
1.4 柴胡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4
2 实验部分 7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7
2.1.1 实验仪器 7
2.1.2 实验材料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SPME法萃取 7
2.2.2 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 8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9
3.1 栽培柴胡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固相萃取头的选择 9
3.2 黑龙江地区红柴胡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结果分析 16
3.3 山西地区北柴胡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结果分析 21
3.4 1.5年生和2.5年生红柴胡和北柴胡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结果分析 27
4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35
附 录 37
1 绪论
1.1 柴胡及其化学成分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1.1 柴胡概述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干后可作为药用(地下部分见附录,图1,全株见附录,图2。柴胡根部颜色可以看出北柴胡表面棕褐色,红柴胡表面深红棕色,可简单辨识柴胡种类。)是我国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1]。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药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r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Bupler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按形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2]。柴胡在我国种植的区域有很多,而大部分都是栽培柴胡,野生的却很少。在南方,尤其是云南、四川等省份,柴胡具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品种[3]。常用的柴胡药材有北柴胡和南柴胡,所种植区域如下表:
表1.1 常用柴胡种植区域
种类
产地
北柴胡
东北、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内蒙古、山西等
红柴胡
黑龙江、河北、山东、安徽、吉林、辽宁、甘肃等
1.1.2 柴胡的化学成分
柴胡的化学成分有皂苷、黄酮、挥发油、香豆素、糖类、植物甾醇、木脂素及其他成分等。
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 SS)类成分:柴胡皂苷是柴胡所含成分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已知从柴胡中可以分解出120多种柴胡皂苷[4],其具体成分及相关内容(见表1.2)
表1.2 柴胡皂苷具体内容表
名称
结构
常见种类
含量较高
活性最强
测定方法
柴胡皂苷
齐墩果烷型衍生物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a, b, c,
柴胡皂苷d[5]
薄层色谱法
柴胡皂苷b
毛细管电泳法
柴胡皂苷c
紫外分光光度法
柴胡皂苷d
高效液相法
对于柴胡皂苷的测定方法除了上面表格所述,还有很多,比如:酶联免疫法,膜免疫测定等等[6]。
(2)黄酮类成分:柴胡的地上部分是主要含黄酮类成分的部位。下表(表1.3)为黄酮类成分的分类[711]:
表1.3 柴胡所含黄酮类成分的分类及具体成分
分类
成分
槲皮素型
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等
山奈酚型
山奈酚、山奈酚7鼠李糖苷、山奈酚3.7双鼠李糖苷等
异鼠李素型
异鼠李素、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等
以上是黄酮类成分是从柴胡的根部和地上部分分离出的,其苷元类型共有3种。
(3)挥发油类成分:柴胡挥发油是柴胡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柴胡挥发油类成分有很多种,不同品种的柴胡挥发油类成分不同,下表(表1.4)列出三种柴胡挥发油类成分:
表1.4 三种柴胡所含挥发油类成分表
种类
成分
北柴胡
十二烷,2丁基环己酮,壬醛,己烷,10甲基十九烷,蚁酸己酯,辛醛,2,4癸二烯醛,二丁基羟基甲苯,十二烷酸,肉豆蔻酸,十三醛,氧化石竹烯,叶绿醇,2,4十二碳二烯醛,2十一碳烯醛,等等[12]
竹叶柴胡
己酸,辛酸,乙醛,庚醛,辛醛,壬醛,香草醛,2丙烯醛,肉桂醛,正十二烷酸,棕榈油酸,油酸,十三烷,十五烷,醋酸冰片酯,领苯甲二酸二丁酯,亚油酸酯,油酸乙酯,十四烷酸,2甲氧基5硝基苯酚,石竹烯氧化物等等[1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gc/6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