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对夏季斑枯病菌活性研究【字数:8596】

2024-02-25 11:5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草坪草夏季斑枯病是一种顽固性的土传根部病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新型的SDHI类杀菌剂。本实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夏季斑枯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并开展了药剂对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55株夏季斑枯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EC50值范围是0.0129~0.6611 μg/mL,平均EC50值是(0.1557±0.1235)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不同浓度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的菌丝形态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剂处理后病原菌菌丝分支增多,更易聚集成束;药剂显著降低了夏季斑枯病菌的草酸产量,提高其细胞膜通透性。综上所述,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具有良好的室内活性,并通过影响病原菌的生理生化性状,达到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该研究为苯并烯氟菌唑在夏季斑枯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4
1.1供试菌株 4
1.2实验药剂和试剂4
1.3夏季斑枯病菌的敏感性测定4
1.4不同浓度的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5
1.4.1菌丝形态5
1.4.2细胞膜通透性5
1.4.3草酸含量5
1.5实验数据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5
2.1夏季斑枯病菌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5
2.2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6
2.3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7
2.4苯并烯氟菌唑对夏季斑枯病菌细胞产生草酸含量的影响7
3 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对夏季斑枯病菌的活性研究
草业科学 李家新
引言
冷季型草坪草常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易感染夏季斑枯病,草地早熟禾和匍匐翦股颖为该病害的易感草种(图1ab)。夏季斑枯病的病原菌最初于1984年在美国的草地早熟禾中发现,并被命名为夏季斑枯病菌(Magnaporthe po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ae )[1], 我国于1998年在北京市冷季型草坪草上分离到此病原菌[2]。
该病多从五月初开始发病,草坪在感染夏季斑枯病的初期形成黄色小圆斑,草坪草的生长速度减慢,这症状与干旱等生理疾病相似。随着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到来,这些黄色的小圆斑会逐渐扩大,最后这些扩大的圆斑的直径可达到40 cm左右。冷季型草坪的整个生长季中,六月到九月为夏季斑枯病的高发阶段,此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预防夏季斑枯病菌的侵染,否则感病后期多个小枯斑连成一片,影响草坪整体美观性。等到了十月份的初秋时节,温度开始下降,草坪草会恢复生长,而那些侵染草坪草的夏季斑枯病菌则以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壳越冬[3],来年条件适合时,进行往复侵染。
夏季斑枯病高发于炎热且潮湿的夏季,当夏季出现持续高温雨水天气,病害就会迅速发生。一旦遇到高温大雨天气,就开始产生病斑,并随之不断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一直持续到秋天,如果上一生长季病害感染严重,甚至会把病斑传播到下一生长季。这种病原物也可通过剪草机等机器在草坪间传播[3]。另一方面在高温环境中,一些有积水并且土壤板结的草坪地带更容易发病。草坪草修剪高度过低、频繁的进行浇灌等不合理的作业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3]。当菌丝体开始感染组织时,受感染植物的根、根茎和分蘖分枝会变成深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受感染植物的根、冠和根茎变成深褐色,最终皮质组织开始腐烂,植株维管束也渐渐变成黑褐色(图1d),从外皮层的腐烂渐渐发展成整个植株的死亡[6]。把感染了夏季斑枯病的植株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植株根部缠绕的褐色的外生菌丝,这些菌丝有时还会聚集成黑褐色的聚集物[2]。草坪草的叶色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刚发病时由绿色变成棕黄色,随着草坪草受感染程度的加深,叶色又会变成黄褐色。最后形成枯黄的大圆斑[78] (图1c)。
图1 草坪草夏季斑枯病田间发病症状及致病菌形态
(a:匍匐翦股颖远距离症状,b:草地早熟禾远距离症状,c:草地早熟禾近距离症状,d:草坪草根部病状,e:夏季斑枯病菌分离,f:夏季斑枯病菌PDA上生长10 d菌落形态)
夏季斑枯病是一种子囊菌亚门的真菌,此真菌可以产生深褐色的无性孢子来进行无性繁殖,并且它自然条件下一般不进行有性繁殖[1] 。这种真菌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时,前期看起来为发散的白色菌丝,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菌丝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生长,大体呈圆形。等到菌丝成熟之后会产生褐色至黑色的色素(图1ef)。28 ℃是这种病原物最好的浸染温度,在温度达到20 ℃的夏初这种病原物就开始侵染植株,随着温度的上升这种病原物开始在草坪草的根系中蔓延,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发病更加严重。
防治夏季斑枯病最经济有效并且环保的办法,那就是种植抗病草种或者是让抗病草种与容易感病的草种混合播种。不同草种抗夏季斑枯病能力大小为: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硬羊茅>草地早熟禾。
修剪高度应该高于7 cm,特别是在高温胁迫时期。春秋季节可以分别施加缓效氮肥和硫酸铵[11]。在施加氮肥的同时需施加一定比例的磷钾肥。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下,尤其要注意氮肥的使用量,施加过多的氮肥仅仅促进了草坪草叶的生长,反而增加了草坪草根系的负担,这也会导致病情的加重。浇灌草坪时也要尽量选择深灌,不易多次少量的浅灌,原则上只需要保证草坪草不会因干旱缺水而死亡。另外我们也可通过打孔、切割草皮、促进排水,通风,疏松土壤等草坪作业方法来促进植株根部生长,这些都是有利于减缓病原物危害草坪草的有效方法。
由于一些病原物会产生抗药性,以及化学农药存在环境的污染性等问题,生物防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人们主要是利用拮抗微生物这方面来对夏季斑枯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1991年,Melvin首次发现拮抗微生物Faerie fungin[12]对控制夏季斑枯病菌侵染植株有显著的作用。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可以抑制夏季斑枯病菌生长的微生物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并开发。Sreedhar[14]发现在侵染早熟禾的过程中,M poae在感染植株的根部分泌了一种类似于枯草杆菌蛋白酶MP1。这种酶的含量随着侵染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该酶对夏季斑枯病菌具有良好的活性。然而,由于生物防治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壤环境会限制拮抗微生物发挥功效[1516]等,世界范围内用微生物来进行生物防治夏季斑枯病的案例较少,国内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来防治夏季斑枯病也是鲜有报道。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cykx/56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