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凤凰装”的保护与传承【字数:】
摘 要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中一个主要的标记与载体,是每个民族的代表。凤凰装不仅美观实用,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是畲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凤凰装的外形旨在遵循凤凰鸟的形状,整体看来美观大方,仿佛一只鲜活的凤凰鸟出现在眼前,其色彩、纹饰、图案的选择都与畲族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基于对福建畲族村和宁德市中华畲族宫的实地调研,文章从凤凰装的历史溯源入手,根据不同地区分析了其不同的服饰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纹饰特征。畲族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变迁,畲族传统服饰受到了冲击,为了传承与弘扬畲族传统服饰,必须了解畲族传统服饰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得以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畲族;“凤凰装”的特征;凤凰装的现状;保护与传承
一、引 言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但分布相对广泛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分布于南方,是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由于其历史发展有一定的时间积淀,使得这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畲族虽然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但是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其服饰和风俗习惯,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具畲族特色标志和最具民族感的“凤凰装”,在不断的传承中得以保留至今。畲族分布地区比较广,也较为分散,除了上衣较多的刺绣这个相同点以外,凤凰装的样式等也会有所不同。畲族90%聚居在福建省,由于畲族的“凤凰装”因分布地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罗源式、福鼎式、霞浦式、福安式①。凤凰装在畲族服饰中是女性的服饰,其独特的凤冠、美丽的凤衣和精致的拦腰,体现了畲族独有的民族特色。“凤凰装”作为畲族传统服饰的代表一般都出现在庆典、婚礼等盛大的活动中。畲族女性为什么要把畲族服饰称之为“凤凰装”呢?这就要从“凤凰装”的起源和发展说起。
二、畲族“凤凰装”的概况
(一)畲族“凤凰装”的起源
关于畲族凤凰装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毙了番王建立功勋,高辛帝就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了他。成婚时刘皇后给女儿戴上了凤冠,穿上了镶着珠宝的凤衣,打扮得喜庆非凡,祝福她像凤凰一样。希望能给她婚后的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女儿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女儿成婚时,凤凰从凤凰山衔来凤凰装给她做嫁衣。从此,畲族女性便穿凤凰装,来表示吉祥如意”②。除了这个美丽的传说,还可以追溯到凤凰装的初始发展阶段,其实是源于畲族的祖先们对图腾的崇拜。在很久以前,社会的发展还处于原始阶段,科学的方法和思想还没有诞生,一些自然现象人们难以解释,为了求得神灵的庇护,为了拥有更舒适的生存环境,于是就将其转移到对图腾的崇拜上,而这种现象也影响到了人们对服饰的创造。
其实凤凰图腾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那时候主要是出现在祭祀用的器皿上,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林河是我国的民俗家,也对人类的文化有深刻的见解,他曾提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很多以和亲形式的外交策略。就像前文中我们提到的畲族的领袖忠勇王的传说,高辛帝将女儿嫁给忠勇王,也是为了让政权坚固,而商周的凤凰图腾崇拜也随着和亲被迁移到畲族。从畲族的很多文物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对凤凰的尊崇,不仅图画中有凤鸟,还有相关的文字记录也体现出了当时的图腾崇拜。除此之外,笔者还在闽东畲族博物馆看到过与之相关的东西,是有着凤凰图案的开道旗,在畲族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始祖,只有在始祖出行时才会使用的东西,所以这也恰恰可以看出,关于对凤凰的尊崇是真实存在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已经不难看出,畲族的凤凰信仰是从商周时期凤鸟的信仰迁移过来的,这也就不难解释凤凰装的创造其实也是与凤凰图腾的崇拜相联系,包括对凤凰装名字的来历也是如此。凤凰在畲族有吉祥之意,因此对它的崇拜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人们的歌谣中也能听出来,在畲族的婚俗文化中,新娘又被人们称为凤凰,她穿的服饰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叫做凤凰装,还有在新婚之夜的酒令歌里面唱到:“一请凤凰飞过江,二请阿郎结成双,三饮鸾凤交杯酒,四方庆贺凤凰娘”③。
(二)“凤凰装”的形态特征
畲族的“凤凰装”作为畲族女性特有的传统服饰,有着一段很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依据走访与实地调研发现,畲族人民把对凤凰的崇拜之情转化成了个人服饰,整体上从头饰到身上的衣物都有凤凰的形象设计在其中。凤凰装整体服饰由五部分构成,分别是头饰凤冠、凤衣、拦腰、彩带和凤鞋。从头饰开始,戴在头上的高冠象征着凤凰的丹冠;用红色的头绳将头发绑的很高,形状像凤凰头部;衣领、门襟、袖口和围裙的颜色图案,都是用多种颜色的线进行刺绣的,颜色以红色、桃红色、黄色为主,用金色的丝线来勾勒线条,象征着凤凰的颈部、腰部和羽毛;绣在围裙上彩色缎带绑在背面,在风中飘扬,象征着凤凰的漂亮尾巴;还有一些银质的配饰会挂在身上和缀在衣服上,动起来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也就代表着凤鸣。可见衣物的设计也形象地展现出凤凰具有的特点,其呈现出来的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寄托着畲族女性对多彩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1.凤冠
“凤冠”又称“公主顶”,是畲族人民对凤凰崇拜最好的体现,是畲族女性众多饰品中的佼佼者,凤冠是模仿凤凰的样子而设计的,由冠身和冠尾两部分组成,冠身就像是凤凰的头部,文献中对其有这样的描写:“银杆如啄,脊如额,红红伸展上翘”如丹冠⑤;那么冠尾也就是形似凤凰的尾部,整个凤冠非常完美的按照凤凰的样子设计出来。作为头饰,也是凤凰装中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具特色的。在不同的地区,发型头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福安式发型上将发髻外翻的部分认为是凤凰的翅膀,而霞浦式发型整体看去就像是凤凰把尾巴高高扬起的样子。虽然不同地区会有一些象征不同,但是整体来看,还是都代表着凤凰的形象。畲族女子佩戴的凤冠对他们来说很珍贵,一般只在出嫁和过世戴上。图3-1所示的凤冠上还有由小银牌悬挂于前额组成的“凤髻”,这也是传说中三公主佩戴的凤冠。
图3-1 凤冠④
2.凤衣
畲族女性的凤衣具有“花边衫”之美称,原因在于其衣服的边缘绣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在福建省闽东地区,畲族妇女的“花边衫”当属颜色最为多彩。“凤凰装”因分布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罗源式的凤凰装上衣没有翻领,为黑色大襟交叉的款式,衣服的两侧开深叉,后下摆长于前下摆,后下摆的内缘滚有白边,穿着时将向外翻折,没有用到纽扣,只在右内襟衣角留有两条白色系带,上装的领子,两侧对襟和衣服袖子上绣有好看的花边,(如图3-2所示);福安式凤凰装风格略有些不同,衣服的侧面用红布覆盖,长度约为两个手指宽,侧面的下端在袖口绣有一个半角四角的图案。 整件衣服的右侧是开放的,并且图案主要分布在领口和袖口上(如图3-3所示);霞浦式凤凰装的主要特点是大小襟上都有服斗,可以有两面穿法,正面主要是正式场合穿着,在家里的时候着背面,着长裤,扎绑腿(如图3-4所示);福鼎式凤凰装在领口的设计上有所不同,红色的绒球设计在领口上,并设计有大小领子,另外在右侧袖子和衣襟连接处设有2条很长的带子,带子上也绣有独特的图案,下衣是穿长裤(如图3-5所示)。凤衣的装饰纹样所占面积较大,色彩斑斓的纹饰占满一大半,凤衣花边主要是柳条边,另外也有一些是以凤凰和牡丹为主的花纹边,颜色多以红色、白色和黄色为主,凤衣的花纹绣样不仅色彩多样,所覆盖的范围也很大,象征着凤凰美丽的颈项、腰身和羽毛,也正是如此,凤衣的样子与凤凰的形象更为相似。
图3-2 罗源式凤衣④图3-3 福安式凤衣④
图3-4霞浦式凤衣④图3-5福鼎式凤衣④
3.拦腰
拦腰也被人们叫做“拦身裙”,它虽然不是凤凰装中最主要的部分,但是对它的制作却是最细致的,也是最精美的。因为拦腰是围在腰部,遮盖住腹部,也就像是凤凰的腹部,因此在对其进行制作时也考虑到凤凰腹部的宝石蓝羽毛,裙身由黑色或蓝色的棉、麻布制成。拦腰的样式根据年龄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年轻女子的拦腰在样式和色彩上都比较丰富多样,而年龄大的妇女则比较简单朴素。不同畲族聚居区在其围腰的款式和颜色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畲族拦腰的地域类别可以分为:罗源式。罗源畲族拦腰多以四方形为主,与之相配的是四角纹样,裙身黑色,呈长方形,拦腰的中间绣有左右对称的图案,多为动物、汉字纹样,拦腰边缘镶白色宽条,色彩鲜艳,对比明显。(如图3-6所示);霞浦式拦腰裙身黑色,呈梯扇形,裙头为蓝色,下摆向两边打开,裙身有褶皱,很有设计感,裙边还滚上了蓝边,在两边有对应的两个布条,包裹着边儿,是白色的棉线材质,系时扎紧于腰间。裙面绣有图样,多为对称花卉纹样(如图3-7所示);福安拦腰简洁朴素,主要集中在围腰两边的裹边布及裙头的颜色都为红色,还有一点就是由添条组成的彩色边及上面的图案,裙身为黑色,上面具有对称的花朵图案,花草的花瓣与叶子都是用各种颜色的针线绣成的,具有典型的福安特色。拦腰围在腰间时,先在身后交叉再绕到腰前打个结,剩下的则随意垂于腰前,具有装饰的作用。(如图3-8所示);福鼎式拦腰裙身的形状略有不同,呈现的是长方形,装饰也由传统的绣花转变成简单的红底花布,腰头以红色为主,在红底上又加入了牡丹花作为点缀,别具一格;在黑色为底的拦腰中间拼接着一块蓝色的方形布块,以蓝色为底,百花点缀,这块蓝色方布的上沿是缝死的,下沿和两边则不缝,可以随风飘动。平时穿戴的是绸布装饰的腰裙,有重要节日或者重大事件时系绣着花色的腰裙(如图3-9所示)。
图3-6 罗源式拦腰④图3-7 霞浦式拦腰④
图3-8 福安式拦腰④图3-9 福鼎式拦腰④
4.凤凰带
凤凰带也可以称为织锦带,是畲族人民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身为一种配饰是凤凰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凤凰带不仅可以作为配饰点缀衣着,还很实用,可以作为腰
带、裤带等,另外还有一层深刻的含义那就是他可以作为畲族年轻姑娘小伙的定情信物,也被人们视为寓意吉祥、驱邪避讳的吉祥物。凤凰带的材质主要是使用蚕丝织成,颜色上主要是红色和白色,它的特点是周边没有花纹,中间却绣着非常精美的各种图案,有绣着代表宗教信仰崇拜和日常生活的符号带;还有表示祈福驱邪,看起来和汉字有所相似的符号带。凤凰带可以单独制作成一条,也可以和拦腰头的两边接在一起。凤凰带的色泽和花纹的不同也能够看出佩戴者的品味。凤凰带长度约为1米,材质可以多样,根据凤凰带与凤衣的匹配,一般是丝绸凤凰带一定要与丝绸衣相匹配,其两者的材质通常情况下会是相同的,但是有的也可不一样,因为凤凰带有很多种材质,比如说麻衣布凤凰带、布衣布凤凰带、丝绸凤凰带等。凤凰带在刺绣上也很有讲究,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之分,而后者是很考验绣者的技术水平的,在绣双面凤凰带的时间上也会较长,一般来说,想要凤凰带绣的精致,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因此,这也能够看出,凤凰带这种传统的绣工,需要我们传承下来,是很有研究和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如图3-10所示)。
图3-10 彩带④
5.凤鞋
畲族的传统凤鞋作为凤凰脚爪的象征物,颇具有民族特色,其布料、花色大多与凤衣相匹配,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凤鞋的边缘一般绣有尖锐或者钝行的犬牙纹,一般用红色、黄色、绿色等五色的线绣成,鞋面绣有精致的图腾纹样,十分的大方精致。但是受地域的影响,凤鞋在外观形式上也会有所差异。霞浦式凤鞋主要为圆口,圆头黑布鞋面,圆形鞋口封边是用彩线,鞋底是很厚的,主要材质是用千层布和粗实麻线制作(如图3-11所示)。福安式鞋面绣以各式花纹图案,其鞋头部呈方形,中间突起一道红中脊,中脊指鞋面中间的单鼻式凸起,故俗称“单鼻鞋。凤鞋要经历很多繁琐的步骤才能最终制成,因此在时间上也会花费较多,人们很喜爱珍惜自己的凤鞋,一般情况下不会穿着,重要场合或者人生重要时刻的时候才会和凤凰装一起盛装出现。
图3-11 霞浦式凤鞋凤鞋④
(三)“凤凰装”的图案纹样特征
凤凰装的纹样是凤凰装最为重要和最为基础的纹饰,凤凰装上的纹样体现了畲族人民独特的美学观念,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将大自然中的鸟兽等事物进行简单抽象地改变,与服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了纹饰精美、造型独特的凤凰装。凤凰装的纹样从总体上看来风格比较朴素,没有太多繁杂的花纹的堆砌和沉重的饰物。上衣、围腰的刺绣会合了凤凰装绝大部分的装饰。凤凰装上的纹样种类大致包括几何纹样、植物花卉纹样、动物纹样、图腾纹样以及汉字符号纹样。这些纹样虽然种类众多,但是大体上都反映了畲族的祖先崇拜、凤凰崇拜的民族信仰以及山居、狩猎、农耕生产生活的状况,或者代表了一定的吉祥喜庆寓意,很少有凶神恶煞、怪物猛兽等图案出现。在图案纹饰的表现手法上,运用多种技法,有单独呈现的,也有对称、连续、组合出现的,有分布在服装中间的,也有分布在角隅的,通过这些图案表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1.植物花卉纹样
在畲族女性服饰中植物花卉纹样也是最常用的题材之一,主要以树叶、花卉为主,通常有荷花图案(如图3-12所示)、梅花图案、菊花图案、牡丹图案、水草图案、竹图案等其他花草图案。植物花卉纹样作为主要元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莲花通常意味着高洁和连生贵子,松柏象征着长寿,多子多福和榴开百子通常会用石榴表示,这一类象征着子孙繁衍后代、人丁兴旺;还有一类则象征吉祥富贵,凤凰周围的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如图3-13所示)、寿桃象征着长生不老。植物花卉纹样可以说是畲族长期以来依靠农耕生活的写照,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服饰与自然事物密不可分,也体现出了畲族人民淳朴的性格特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荷花纹 图3-12④牡丹绕凤凰 图3-13⑥
2.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在畲族服饰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题材,凤凰装上的动物纹样主要有凤鸟纹、龙纹、麒麟纹、十二生肖纹(如图3-14所示)、蝴蝶纹(如图3-15所示)、喜鹊纹、鱼纹、鹿纹、鹤纹等。如蝴蝶象征着美好、喜鹊寓意着喜上眉梢,所以蝴蝶和喜鹊常被绣在围裙上,具有保护的意思,将金鱼和鱼缸绣在一起,可以寓意为金玉满堂,三只羊抬头望着天上,则是寓意为三阳开泰。将相关联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更为生动形象,很多动物的谐音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含义,这些美好的含义就制成了动物的纹样绣在凤凰衣上,也成为畲族主题纹饰的内容之一。为服饰增添了趣味性。
图3-14 十二生肖纹⑤图3-15 蝶纹④
3.汉字符号纹样
在畲族传统服饰中,汉字符号纹样大多绣在衣服的袖口、裙边和衣襟上,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凤凰装上的文字纹样主要有“囍”字、“安”字、“丰”字(如图3-16所示)、“寿”字、“福”字等,大多代表吉祥如意的意义。汉文化中的“福、禄、寿、喜”(如图3-17所示),也会常常体现在纹样中。字符纹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较为常用的那份是象形类字符纹样和假借汉字字符纹样。
图3-16“丰”字纹⑤图3-17“囍”字纹④
4. 图腾纹样
图腾纹样主要是畲族的祖先神盘瓠,传说远古时期,高辛皇后耳疾,从耳中取出似蚕形虫子,育于盘中,变成一只遍体斑纹金龙,高辛皇帝赐名为龙麒,号称盘瓠。盘瓠辅助高辛帝击退犬戎后与公主之成婚,盘瓠不愿做官,领妻儿到闽粤形成现在的畲族。犬是盘瓠的原型,畲族不断将其形象变化,形成龙犬、龙鱼、龙、麒麟等造型⑦。龙纹是图腾纹样中的主要纹饰之一,其造型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自由且夸张,但也有其共同点,就是刺绣工艺精美,色彩丰富,生动刻画了龙凤的形象,彰显其魅力。霞浦地区的凤凰装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领子上绣有“双龙戏珠”的纹样,称之为龙领;另一种则是绣上双凤与牡丹的纹样,称之为凤领。从图腾纹样中可以感受到畲族对祖先的崇拜,表达出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如图3-18所示)。
图3-28 图腾纹样⑤
5.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大多来自于生活和大自然,凤凰装上的几何纹饰主要有犬牙纹、八卦纹、云纹、锁纹、山纹等纹样,这些纹饰简单朴素,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云纹在汉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云层与传说中的巨龙相连,寓意吉祥,被称为“祥云”。犬牙纹的形状如狗的牙齿一般为三角形,是在畲族传统服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纹样,具有一定图腾崇拜的意义。方格纹与农田在形象上相似,X形象征着太阳,十字象征着树林,除此之外,还有象征河流的波浪纹、象征蛇的盘蛇纹等,我们看到这些花纹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这些实物(如图3-19所示)。
图3-19几何纹样⑤
三、畲族“凤凰装”的现状
(一)守护传统服饰的人口减少
虽然畲族以“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特点分布在各个广阔的领域,但是因长期与汉族居住在一起,受汉族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汉化明显,只有部分住在边远山区的人们,才保留有比较明显的一些畲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
对于几个畲族乡镇人们对于畲族服饰着装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畲族人民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走出大山,原保留的一些畲族服饰正在逐渐消失。例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善坛村的一支钟姓畲民,他们是散居在汉族中的少数民族,虽然知道自己是畲族,但对于本民族的服饰没有了解,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畲族传统服饰的样式,平时嫁娶等重大节日也不穿凤凰装,在村落里很难感受到畲族的文化氛围,它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与汉族几乎相同,汉化严重。可见,传统的畲族服饰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的畲族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穿畲族服饰了,他们对传统服饰的感情逐渐变淡,再加上现在时尚服饰正当流行,时尚的服饰已成为他们的首选,只有在60岁以上的老人身上才能偶尔见到他们穿戴畲族传统服饰,他们穿戴这些传统服饰一般也是在婚丧娶嫁等重大活动中,也只有活动中的核心成员穿戴畲族传统服饰,畲族中的大多数人穿着普通的休闲服参加。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时尚,大部分在婚礼上都选择穿西装和婚纱、佩戴项链和钻戒,很少人会选择传统的畲族凤凰装。
(二)服饰技艺传承状况不佳
凤凰装的制作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纺纱、织布、刺绣等手工工艺大部分都出自妇女之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年轻畲族人也和广大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民俗服装生产的缓慢步伐需要时间和精力,这与生活的快节奏相冲突,购买一些简单的服饰已成为大部分人的消费趋势。
由于凤凰装的染织、刺绣等工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人们不愿意花费一二年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与制作一件衣裳或者裙子,一些会传统服饰制作的老人年事已高,没有能力再进行制作。“畲族服饰手工难度高、耗时多、收入低,令许多年轻畲族人望而却步,于是大多数年轻的畲族人更愿意从市场上购买成衣。愿意学习畲族服饰制作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本应作为传承人的他们慢慢淡忘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随着岁月的流逝,掌握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数在逐年减少,新一代畲族人对民族服饰的陌生,让这些绚丽的民族服饰随着老一辈手工艺人的过世而被淹没”⑧。这些都不利于凤凰装的继承与发展。
(三)服饰同化、异化现象严重
畲族的文化传承、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都浓缩在了畲族的传统服饰中,其中服饰的图案就是其文化的重要体现。凤凰装的图案取材广泛、纹饰精美,可见人们将生活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凤凰装”是畲族的代表服饰,常以植物花卉纹样、动物纹样、汉字符号纹样等各种各样的图案绣在“凤凰装”上来表示其文化内涵。但是,随着了旅游业的兴起,畲族传统服饰不断被商业化,我们经常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典型的传统服饰作为畲族服饰文化的“象征”,而其他类型的服饰在被替换或忽略时会逐渐消失,畲族后人对畲族服饰图案不但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引用再创新,反而使其出现严重的同化问题。随着同化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974.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