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字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为我国教育发展描绘了远景蓝图。该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体系结构、普及水平、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服务贡献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八个目标要求,即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有关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二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第六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和第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几个方面。文件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拨款、标准、评估等方式,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
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高校应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发展契机,强化责任担当,锐意开拓进取,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四个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教育的自信,开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885.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