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口罩的生产利益链调查【字数:7224】
摘要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在困难面前,我们能看到许多仁人志士奔赴在疫情第一线的战场上,鞠躬尽瘁,许多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为此甚至付出了生命。而另外一边,因脱销而导致漫天要价的疫情物资,和因为封城和时效问题的天价蔬菜水果等等,这些价格对比平时高出了十倍甚至几十倍。作为在疫情期间的紧俏品——口罩,因为原材料、人工等因素导致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而这当中涉及了各方的诸种利益。
围绕此现象,笔者从疫情物资中的口罩入手,针对疫情期间口罩价格涨幅问题,从口罩生产方面和对于本次在疫情中因为口罩短缺受到影响的人们进行深入报道,去解开为在疫情之下口罩的价格一涨再涨,以及我们面对本次疫情得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关键词:新冠病毒;疫情物资;调查报道
引言
作为2020年影响力最大的、最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事件——新冠状肺炎,其发展规模首先是在武汉市进而蔓延至整个中国。由于野生动物的乱食者,二月达到了爆发高潮并在三月份由国内转移至整个世界。在这疫情的三个月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引人热议的信息,以及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引得人心惶惶。其中就有关于本次疫情的紧俏品——KN95口罩和一次性医护口罩。为了调查清楚口罩的价格问题,笔者从在疫情期间原材料以及运输、人员等各方面因素入手。详细调查口罩的生产制作、价格调控,以及相关人员采访等方面进行报道。报道的题材主要是以调查报道为主。
1创作综述
1.1创作背景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于2019年在武汉被发现,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黄启哲.把大门向同胞敞开,将病毒拦在安全线外[N].上海:文汇报,2020.3:3-18]和严重急性呼吸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冠状病毒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因赶上春运潮,南北人口大迁移病毒的传播范围极具扩大,增长速度较快,截止到2020年5月21日全球累计确诊患者达到5008140,现有确诊患者2736264人,死亡325360人,中国患者累计确诊84507人,死亡4645人,治愈79725人。
1.2作品阐述
本报道主要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发,围绕疫情物资——口罩这个切入点,去深度剖析疫情期间疫情物资的周转状况。
写作主题和方向以口罩在疫情中的生产为例,深度挖掘其背后价格疯涨的产业链条,主要内容包括:口罩抬价的原因,口罩的生产制作过程,各种中间商的自述。例如:口罩生产商家、零售商、药店人员、受疫情的影响者、以及各种疫情相关人员的自述,让大众了解从口罩的制作生产加工,到流经的中间商以及最后的到达药店和受众者眼中的口罩的所发挥的价值。不光是因为物资短缺,疫情物资为何会如此供不应求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价格亦在疯涨的同时,这背后到底是哪些人在故意抬价,还是涉及各方利益的暗箱操作,我将会在这次报道的后面以采访自述的形式描写。
2创作依据
2.1创作形式
本作品主要形式为调查新闻,围绕疫情期间口罩价格切入点去展开分析口罩的生产制作、口罩在疫情期间的倒卖、所涉及的人群的专访以及给我们所带来的反思为主要结构,主要的创作灵感在于由于新冠病毒的突然将至,周围的朋友和亲戚在一开始都在抱怨口罩的一扫而光以及一路水涨船高的价格。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在疫情期间口罩每日的需求量大约在1.5亿片。[彭文生.口罩经济学的人文视角[J].国际经济评论,2020.3:26]而突如起来的疫情,使得在短期内口罩的缺口较大,又加上复工潮的到来,口罩需求预计短期内更是大幅度提升。而正是因为供不应求,期望从其中谋取利益的人自然是比比皆是。
2.2依据来源
围绕这一主题主要的结构按照总分总的形式,借鉴了一些当前的时下疫情有关的一些新闻报道,主要有:
新华网的相关报道《终于说明白了,一只口罩的前世今生》详述了口罩的原材料以及如何生产加工以中间存在哪些环节,存在哪些堵点、痛点。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实现口罩产量的显著提升,以及各企业之间面对本次疫情所做的各种贡献。
在链得的《疫情当下,区块链如何“拯救”口罩市场》中,主要描写的是口罩源头的监控和把关,针对疫情物资中口罩的交易链条的区域链方向的安全问题。
虎嗅的文章《一只口罩的利益之旅》主要描写了疫情下从口罩的需求问题入手,商家、工厂、相关人士等方面进行描写,运用不同的人物与口罩发生的各种关系的叙述中来看待本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时代思考。
我将参考上述新闻报道的结构、内容方向等方面进行相关借鉴。
3创作过程
第一部分:首先我运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论述整个报道所在的背景,强调2020年是一个奇幻的开端——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之后抛砖引玉出疫情中带给我们很多变化将报道的主角引到口罩问题上,运用相关数据的查找,指出我国的每日口罩的所需量,以及口罩的紧缺程度进而进一步说明在本次疫情中因为口罩获益的人颇多,活跃于各个平台。
第二部分:我围绕价格来进行讨论,采访了两位在疫情中获益良多的大牛,从他们的采访中围绕口罩进价与定价来探究口罩价格为何肆意抬高的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口罩生产制作方面着手去看口罩的生成,在这一部分我首先科普了口罩的原材料,突出口罩的原材料紧张等问题,之后找了两个相关的口罩生产商进行采访,从一只口罩的生产时间仅仅在于0.5秒/只,突出了即使在时间很短的生产周期内,口罩的供销还是非常紧张。[善羽.这个“口罩”戴得好[N].云南:玉溪日报,2020:3-17]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的主题是由于口罩的短缺到底影响了哪些人,在这一部分中我主要找了几位在疫情中典型受到影响的人,通过不同的职位同样的靠口罩带给他们不同的影响来让读者感受到作为一个疫情中的紧俏品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五部分:总结,将本次疫情中口罩的突出问题进行一个总结,运用马克思在经济学中的名言对本报道做出具体的总结。
结论
本次论文从拟定计划到最后的交稿总计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期间主要采访了十三人,最终拟定要十人出现在作品中,主要有口罩厂长、口罩器材经销商、口罩倒爷、湖北民众、口罩机调试员、日韩代购等十多位在疫情中因为口罩受到影响的人。在口罩厂采访的两天中主要对口罩的生产以及当前口罩行业基本的行情有了很大的了解,以及整个疫情期间口罩的交易流通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且非常感叹本次疫情所带给各行各业们巨大的影响,因为毕业作品的这个机会也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天使亦有恶魔。我们能够看到那些奋斗在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也能够看见这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满眼利益只为发国难财的黑心商贩们。然而我们应该记住在困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度疫情难关。
参考文献
[1]董洪哲.理性情绪疗法视角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0:3-17
[2]高巍.浅析公共卫生管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作用[J].成都:成都医学学报,2020.3:4-11
[3]王凯军,常丽春,杨美娟,刘敏.从非典到疫情,我国医疗污水疫情三级防护体系建设与思考[J].北京: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2020.2:53-56
[4]朱愿,超谭玲,刘蕾,李可欣,齐文渊,胡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特点及药物治疗的对比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2:3
[5]方叶青,余治健,刘贤亮,莫蓓蓉,刘岩松,徐明明,程新生,费成城,邓启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协助企业复工复产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20.3:6
[6]刘青青,石丹.疫情口罩也“砍单”,海豚家“被吊销”始末[J].商学院,2020.2:1
[7]董洪哲.理性情绪疗法视角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J].医学与社会,2020.3:17
[8]哄抬口罩价格触刑法[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2:2
[9]许光建,黎珍羽.“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口罩产业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4:1
[10]吴应海.对借疫情哄抬物价者应“斩立决”[J].农村.农业.农民.2009:5-5
[11]彭文生.口罩经济学的人文视角[J].国际经济评论.2020.3:2
[12]王雷瑶.日常防护口罩颗粒物净化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5:1
[13]王石川.每一道战疫答题都要得高分[N].北京:光明日报,2020.3:3
[14]张觅,魏红艳,胡汉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药品处方消毒方法综合分析[J].中国药师,2020.3:1
[15]梁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N].安徽省:江淮日报,2020.3:4
[16]李华时,邵珠程.坚决阻击谣言“病毒”[N].北京:解放日报,2020.3:5
[17]黄启哲.把大门向同胞敞开,将病毒拦在安全线外[N].上海:文汇报,2020.3:1
[18]善羽.这个“口罩”戴得好[N].云南:玉溪日报,2020.3:2
[19]许尧.各国忙战疫,制度挺关键[N].北京:环球时报,2020.3:1
[20]情留给人们的时代思考[N].马来西亚:联合日报,2020.2:13-15
附录1深度报道全文
疫情之下,口罩的生产利益链调查
2020年,是令全国人民最难以忘怀的一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极具传播,在这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危险时期,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恐慌。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确诊人数、疑似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整个社会的
气氛都在疫情的笼罩下变得愈发紧张。这随之而来的影响,我们能够看到的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刚需的东西,在这期间已然成为了紧俏品。
一夜之间,我们见证了各大购物网站、药店、营销点关于口罩和消毒液的脱销。据不完全统计,除N95外,一次性医护口罩在未被污染情况下的可佩带安全时间是八个小时来计算,我国在疫情期间口罩每日的需求量大约在1.5亿片。突如起来的疫情,不仅使得在短期内口罩的缺口较大,又加上复工潮的到来,口罩需求预计短期内更是大幅度提升。正是因为供不应求,期望从其中谋取利益的人自然是比比皆是。朋友圈、交流群、生产厂商等等开启了全民黄牛的时代,口罩的价格早已不再亲民。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面对数字日增不减的新增病例、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新冠状病毒前,口罩作为最后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即使价格再高,只要有库存就会在第一时间去抢购。
被日益抬高的口罩价格
一只口罩的价格到底有多贵呢?
郭先生(大牛)是一名在疫情期间成长起来的口罩经销商,据他所说因口罩、消毒液在疫情期间原材料上涨问题他们所出售的N95(带气阀)的口罩在一月份单价就已经涨到了29元/个,而且购买需要以预付款定金加尾款的方式进行预购,购买的越多,单个减免在1-3元不等。他说,在疫情期间一次性购买十万只都是正常现象,而且货源短缺,他们也无法保证这种大批量供应商的时效性。但面对客户的一些质问,他也依然底气十足:“现在能够进行大批量口罩的走货的不多了,能等就等,不能等就找别家吧。”确实,这位大牛底气十足不是不无道理的,从他给的交易记录就能看到,小到1000、2000块钱,大到几十万的订单,我们收到的口罩其实不知道已经经过了几手口罩贩子的周转贩卖。
其实,我们发现在流通于第三方平台或者是线下交易的这些“走私”的大牛中,他们更多贩卖的是一次性医护口罩,而像N95这种专业的口罩是很少进行大规模贩卖的,他们认为进货价格不稳定,能够赚到的利润更小。“N95口罩的生产时效性对比一次性医护口罩较慢,进价较高,如果19块钱进到的口罩第一轮经销商30块钱售卖的话,再加几轮价格坐地就起来了,销量不如一次性医护口罩多,而且买的人会更少。”所以相对于N95,一次性医护口罩的市场可谓是异常火爆,无论是朋友圈,还是网络平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收口罩或者是贩卖口罩的消息,起批量1000都是小意思,甚至能够看到有人做起了几十万只口罩的生意。当然,有交易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据另一位大牛单先生说,在疫情期间他的一个医护口罩的进价就达到了2.8元如果一包有十只,那一包进价就是28元,价格是非疫情期间的七八倍,但他说自己比较良心,30块钱一包贩卖一只只挣两毛钱。另外单先生说,现在口罩个人倒卖市场鱼目混杂,口罩的合格证、质检的等等的证明有很大问题,周围的许多人戴的可能都是假口罩,他有一个朋友就被坑了20多万。
确实,处在这种偏灰色的交易地带,在当前正规平台的口罩脱销的情况下不免会有很多人会去选择个人手中去收购口罩,有的打着比平台便宜、当天发货等交易诱惑下进行购买的可能是连一点防护功能都没有的三无产品。
原材料上涨面临的间断性供应链紧张
口罩价格为什么如此水涨船高,平日里我们十元一包的口罩翻了数倍。从口罩生产上来看一只口罩的主要组成材料有热风棉、无纺布、耳带、滤材等,但决定口罩价格的核心材料是口罩的滤材,即我们使用的过滤功能即用来过滤病毒和灰尘,其核心原料叫做溶酯纤维聚丙烯俗称熔喷布,我国国内正常期间的行业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但在全球疫情爆发的高潮阶段导致口罩需求量飙升,熔喷布的供应面临巨大的断条。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李先生说每一百万个医护口罩大概就需要1吨的熔喷布。
(口罩制作核心材料:熔喷布)
正常情况下熔喷布的报价大概在1.2-2万元区间,疫情期间的价格已经抬高到20万元,而且还是需要从国外进行空运,在时效性方面无非是口罩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况且我国在疫情期间口罩每日的需求量大约在1.5亿片,一个一体化的口罩打片机每分钟生产100个,也就是一只口罩的平均生产时间仅需要0.6秒/只,虽然口罩的生产时间很短,但是平均一批口罩从生产到出厂需要8-15天的消毒沉淀时间。加上口罩机的型号种类多,问题多容错率低,一旦机器出现问题,就需要请口罩机调试员前来调试修理机器,在这期间这台机器的输出率为0。这样一来供销更是跟不上的。李先生说,当前疫情期间不光是原材料的供应不足,口罩产业的生产量也不足以满足人们复工的需求。正常情况下我国的口罩日产能为2000万只,2月份口罩企业的复工率为76%也就是大约1600万只,这显然和需求量1.5亿片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疫情期间不光是原材料,口罩机的价格也涨到了100万-200万/台,小点的工厂也就一到两个流水线,大一点的厂子已经被政府和医院签订按批文出货了,这样一来口罩的供应更难了。
肆意加价、供销紧张,到底影响了哪些人
虽然监管部门在疫情爆发之处,就加紧对疫情物资的价格方面进行严格管控,但随着原材料的上涨,口罩的价格还是依然居高不下,很多地方大部分都处于断货状态中。
赵燕红(佰治药店老板)
以前正常时期口罩的价格平均三毛钱一只,疫情期间原材料各种方面都开始涨价,政府现在控制口罩价格在1.5-2元一只,但是实际上口罩的进价都是2.5-3.5的价格,即使按成本价加个几块钱也会遭到顾客投诉,但现在口罩脱销了其实实际上我们也是松了一口气。
王均(东北商贸口罩经销商)
疫情期间口罩特别短缺,想要进一批口罩需要从全国各地其他经销商处调货,但是一般很多人联系到的都不是从厂家拿货了,货到我们这些小经销商手里其实已经转手多次的价格了,而一般他们的交易量都巨大,手中也不可能长时间囤货,会批量的分给下一轮的小牛转手小批量贩卖,等到我们这些区域经销商手里很多都是进价25元一包了,而且很多从厂家拿货的,同行业的价格炒得很高,以至于最后到真正需求者手里大多都是40块钱一包,而我比较良心,平均一个口罩我就加两毛钱,很多人都说我再发国难财,但是从进价、运费、车费各种费用加起来其实都不够吃饭的。
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周围其实都人心惶惶的毕竟作为疫情发源地,确实也是放了个超级长的假期在家里窝了能有两个月了,但是总得生活啊,买菜做饭,但是从2月份开始,我到现在都没买到过一个口罩,家里附近的药店基本上口罩全都脱销了,而各种网络平台上面也基本上买不到口罩,偶尔会有口罩的秒杀,基本上也不用想,根本抢不到,就只能窝在家里,仅剩的几个N95口罩只能用消毒水消一下毒洗一下连着带几次。
小刀(化名日本代购)
在国外,口罩也脱销,我在日本跑了很多家药妆店,就仅仅买到了二十多包,顾客们需求量一般都很大。而我一般都是一个人代购,有的时候脚都走出来泡了。而且很多地方开始限购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三盒。其实很多人在代购那里买的口罩都是普通的防花粉的口罩,根本防不了病毒。有些黑心的代购告诉顾客可以在日常中正常使用,并且还卖的价格很高。
王师傅(化名口罩机调试员)
我干这行十多年了,这次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职业头一次被外界人知道和需要。疫情期间,口罩的需求量巨大,工厂给我开出了一天三千块钱让我调机,虽然说钱多,但是上班时间特别不稳定,调试到凌晨三四点事家常便饭,有的时候订单多了,一连几个通宵都是常事。一般按理来说,一台机子从制造到出厂需要大约20-25天的时间,但是在疫情期间工厂让我们不超过十五天,不加紧干活是不行的。而且有的公司机子做出来有问题,从外面调调试员肯定是来不及了,有的工厂甚至开出来一万块钱一天的天价,为了生活累也得扛着。
自二月下旬以来,口罩从最初的稀缺脱销,到后来逐渐开始恢复生产。口罩也再也不是天价,口罩购买自由的实现也只是时间问题。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利润和风险都是相对的,而真正在这场疫情中收益的人并不多,口罩原材料生产商有限的原料收益,口罩生产制造商有限的利润以及中间商极少数的红利润。不管从其中真正收获了多少利益,我们都应该清楚一点的是,国家危难之际,企业与个人应该在保证自己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奉献给社会,责任共担,一起度过疫情难关。
附录2采访手记
最初决定选择这个采访方向是因为在过年期间,亲戚们聚在吃饭时一起闲聊的时候聊到了南方发生疫情,正好家里是做药品方面的工作的,对这些事情比较敏感。前一天刚刚聊起这个事情,结果几天之后,店里就通知库存的口罩几十箱在前几天全都卖光了。并且在各地方都开始断货,起初可在周边其他经销商那里购入少量现货,但从疫情爆发高潮开始,也就是二月中旬开始基本上只能去经销总部那里排号预订了,价格是平时价格的三到四倍。由于脱销并且库存紧张,很多药店和散户发现了商机纷纷开始高价售卖口罩。恰好这时候国家对口罩进行价格调控,规定口罩的价格不得超过10%,私自售卖高价口罩会被政府进行高价罚款,许多商户觉得麻烦或者觉得口罩太难进货再就是进价10%的利润扣掉运费和人工等花销实际挣到的不足5%,而药品领域其他产品的利润往往远远高于疫情期间的口罩利润,再加之口罩加价的风险之大。所以许多药店宁愿口罩脱销也不愿意再从其他地区调货。我之后便敲定了在药店、生产商、经销商、倒爷三个主要大方面入手进行调查
针对药店的调查,我先是走访了多家药房询问口罩价格又针对几家性格比较和蔼的店长进行了,大部分的药店处于脱销状态,即使有少许药店也仅仅存货不足十包,价格主要也涨了三四倍左右,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进价的价格涨了实际价格加了不到1%,听到老板们的回答多少掺杂些抱怨的情绪,可见从这条交易链中药店并不是最大赢家。而且从自家的药店营业状况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788.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