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青少年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字数:3473】
论文导读::学校对青少年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教育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校对青少年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强对广大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1]。世界各国防治艾滋病的经验表明,在尚无完全有效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免疫疫苗问世的情况下,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该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大范围的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2]。为更有效地对在校青少年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现对我国学校对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关现状作一综述。
1. 学校开展对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的性病艾滋病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同和发生率逐年升高,国内近年来多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生殖健康知识严重匮乏,意外妊娠和非婚生育者明显增加,性病生殖道感染发病人数上升等问题,使青少年成为潜在的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1999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已发现的艾滋病感染人群中15~29岁的青少年感染者占77.60%[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5万人;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5万人教育管理论文,因艾滋病死亡约2万人;而新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中50%是10-24岁的青少年。因此,处于性活跃阶段的青少年已经成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重点人群[4]。
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开始,青少年性机能也逐步趋于成熟,心理状态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很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原因主要是由于:(1)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怎么写论文。(2)中国人的性成熟年龄普遍提前,从而出现性行为开端的低龄化、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伙伴增多的趋势。(3)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使其性行为多为随意性,容易遭受性病艾滋病感染的侵袭。以上原因证实,青春期容易遭受健康危险因素影响生命阶段,特别是不安全的性行为和相关生殖健康的结局。因此,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性健康教育,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
2.学校对青少年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概况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学校教育。在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和卫生部疾控司及国际组织的联合支持下,在全国建立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有关网络,建立了预防性病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每年有2h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对高校新生发放《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卡》,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马迎华等[5]等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924名大学学生的调查显示,有93.10%大学生赞成在学校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学校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青少年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6],经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可有效地降低年轻人性相关的健康危险[7]一致。认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青少年学生则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总之,健康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预防性病艾滋病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学校对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
3.1学校教育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四分之三的发达国家和60%的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实施了以学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干预计划。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和有效策略,并把学校作为国家预防艾滋病的重点。我国在1998年印发的《中国预防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提出把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纳入我国大、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课,认为在学校预防STD/AIDS健康教育中,校医肩负着重要责任。学校能确保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有关性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年轻人避免HIV/AIDS感染,减少他们的过分恐惧和偏见,并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播给家庭、社区及他们的同伴教育管理论文,值得推广和普及[8,9]。
3.2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技能,并决定自己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目前,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广泛地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方法。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乐意与同伴教育者讨论与性病艾滋病相关的话题,寻求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相关信息。通过同伴教育后,青少年普遍提高了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和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水平;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变得比较同情;初次性行为的发生有延迟,安全套的使用率增加[10,11]。同伴教育者起到了榜样作用。国内研究也显示,同伴教育是一种青少年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在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在自我保护及安全性行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13]。如叶利贞[14]等研究还表明,同伴教育对提高大学生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对树立大学生防治性病艾滋病正确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防治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正向转变具有一定作用。
3.3网络或录像教育 网络或录像在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信息传播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宣传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在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网络易于检索、信息易于保存、个性化和私密性的优点,网络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并为健康教育改善传播效果提供了极好的渠道怎么写论文。徐钟谓[15]等利用网络(论坛)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实践研究发现,网站的开设与网络宣传和咨询在防治艾滋病宣传中可以起到独特而显著的效果。王左卿等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当有效。讲座后大学生相关健康观念形成率提高,尤其是在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上有所改善[16]。
3.4其它健康教育 其它健康教育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模式[17]。在掌握知识、转变态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为形成健康的行为,从根本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打下基础。其中家庭教育、社会参与、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出版社、专业咨询组织和机构等建立健全,使青少年掌握性病艾滋病性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知识,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学校开展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建议
学校在开展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管理论文,但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采取:(1)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国家及教育部有关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不断推动青少年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有关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化。(3)加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力度如师资培训活动等;增加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如网络教育、家庭教育等。(4)根据有关部门和教育部要求,制定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办法和检查的量化指标,通过科学评估、加强督促指导、加大奖惩力度等,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促使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
综上所述,学校加强对青少年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性病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日益增多的趋势下,对广大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如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Gao Y, Lu ZZ, Shi R, et al. AIDS and sex educationfor young people in China[J]. Repord Fertil Dev,2001,13:729-737.
[2]尹得军,樊红光,尹晓静.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48.
[3]全国性病监测协作组,1999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3:129[4]UN AIDS and WHO. AIDS Epidemic Update[C].December 2003,Geneva:UNAIDSand WHO, 2003.
[5]马迎华,王超,张冰等,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需求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00-302
[6]Mccauley AP,SalterC,Klragu K et al.Meeting the needsof young a-dults. Populaton Rep J,1995,41:1
[7]Lou CH,Ding YG & Gao ES.Inpact of sex ang rep 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among highm iddle school students China public Health (in Chinese),2002,18(6) :645
[8]陈虹,孙江平,斯颀,等.深圳市中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评价[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4):242
[9]何小静,尹铁芳.某大学新生预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知识来源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4):401-404
[10]Ozcebe H, Akin L, Aslan D. A peer educationexample on HIV/AIDS at a high school in Ankara [J]. Turk J Pediatr,2004,46(1):54-9.
[11]Caron F, Godin G, Otis J, Lambert LD.Evaluation of a theoretically based AIDS/STD peer education program on postponingsexual inter course and on condom use among adolescents attending high school[J].Health EducRes,2004,19(2):185-97.
[12]梁升禄,陆春,龙少康,等.艾滋病预防青年同伴教育及其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 (20):3920-3924
[13]黄红,叶秀霞,蔡泳.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15(2):128-130
[14]叶利贞,徐秀芝.师范类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50-452.
[15]徐钟谓,项珍,利用网络(论坛)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VCT宣传的实践研究,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76-77
[16]王左卿,王树山,王秀岩.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5):345-348
[17]于海莲,曹庆丽,龚宝华,等.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在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270-27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744.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