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字数:7698】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由
1、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一直都处于失衡的状况,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小学大部分是女性教师,似乎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成了女性的专属职业。在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男性中,能够在毕业后真正的走上小学教师岗位的几乎很少。有的小学中的男教师已经呈现出了老龄化的特点,而青年新男教师供需又不足,这使得小学男教师更加的珍贵。我们不得不承认男女由于生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在教育方式等方面亦有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对小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人类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对于父爱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对于父亲的依赖性与崇拜性也非常大,而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模式中,父亲常常是以用繁忙的工作换的良好的薪酬来养家的形象出现,因此与小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少,使得父亲教育较为缺失。而男教师是除家长以外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因此其对小学生的男性影响与教育作用也是最直接和最大的。但是我国对于小学男教师的职业研究较少,小学男教师的重要性及其职业认同还没有普遍得到关注。
2、选题缘由
当前小学男教师的比例过低,使得其对小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并且当前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这直接使得许多小学男教师不愿意主动加入到小学教育这一职业中来。男教师在小学生的教育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男教师由于生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女教师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男教师起到的教育作用是相对独特的,其对于小学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小学生性格、品德的塑造等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选择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是希望能够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分析,让社会清楚的了解到当前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而引起人们对小学男教师的重视与关注,从而能够合理的调整小学男教师的在校比例等,使得小学男教师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对小学生强大的教育作用,进而提升整个小学教育的质量。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小学男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具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我国教师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二是:有利于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相关教育部门在进行教师人才招聘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2、现实意义
研究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小学男教师自身而言,有助于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职业价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反思自己,以及好好审视他们自身的职业态度,找到职业的价值,同时也找到自我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小学男教师更加坚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巩固教师队伍。其次,对于学校的管理者而言,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使他们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综述
1、国外研究评述
早在1990至1999年间,国外就有专家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他们更偏向于将“教师职业认同”归结为一种“过程”,持有此观点的代表人有物库珀和奥森(Cooper.k.&Olson,M.),他们在《教师的多重身份》[1]一书中表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是由多方面的认同组成的,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动态平衡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停的对积累的经验进行解释和再解释;而柯德隆(Coldron)与史密斯(Smith)认为:教师的职业形象反映出教师认为自己必须扮演的、各种特定的社会角色的平衡,这种角色平衡是复杂的、动态的,它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2]
就影响因素而言,科奈里和科兰迪纳在《塑造职业身份:教育实践的故事》中认为影响因素有职动机和工作条件等,科准和史密斯认为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是工艺传统、道德传统和科学传统的影响[3]。迪克思和瓦格特的研究发现选择从事初等教学的男教师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孩子提供更均衡的教育机会而是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养育[4]。
2、国内研究评述
我国国内的学者将职业认同定义为既是一种“过程”,同时还是一种“状态”。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以及对小学男老师职业认同的研究。
(1)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
文雅《编制外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5]中就是通过职业角色和职业目的等八个维度研究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于慧慧在《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6]中从农村和城市等不同角度去研究中学老师的职业认同感。杨霞[7]和金岳环[8]通过年龄和职称等不同角度去分析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同时,在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研究方法上,我国学者也提出了独到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差异对比来剖析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是主要研究方法。宋广文在《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9]中通过性别、教龄等方面的差异来分析影响因素。邹乐《小学新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10]中也是通过比较年龄、教龄等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影响因素。
(2)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小学男教师如果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则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且小学男教师少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庞丽娟在《儿童发展指导》[11]中提到“在学前教和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提供类似父母的形象并由不同性别的人承担,教师性别不同,其个性特征和教育方式也不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刘建霞指出男孩在男性教师极度匮乏的环境中,较难找到“认同”的楷模,从而他们的性别角色意识处于模糊状态[12]。李烈的《男教师在小学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13]、许芸的《小学男教师缺失对小学中、高段男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研究》[14]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如何解决男教师稀缺这一问题?钟振裕在《小学男教师的突围之路》[15]中提出办法。陈同军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调查与分析》[16]、贾盈楠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17]也为男教师的职业困境提出了解决策略。
男教师为什么职业认同感低?有学者给出了解释。伍新春认为是教师职业的一成不变,这和男性天性好竞争与挑战相悖[18]。余欣欣在《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研究》[19]中提出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但小学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沈之菲的文章[20]指出由于目前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男教师的压力大。
3、小结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找出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和解决办法,稳定教师队伍以提高教育质量。但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仍有待深入和加强。
从研究内容来说,一般都是对教师目前的职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变化趋势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研究对象不全面。对幼师等职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对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从研究方法来说,部分研究已采用了调查法、访谈法。但还不够系统、深入,没有一个量化标准,因此在数据分析中难以将问卷调查的数据与职业认同现状结合起来,用充分的数据来证明结论。所以还有更深入研究的潜能和价值。
(四)研究思路
在确定本研究主题以后,本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与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相关的资料,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确定了论文的大致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论文撰写工作。首先。利用文献资料法在掌握相关概念的前提下,从不同角度整理归纳出当前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概况;其次归纳整理出当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上述总结出的内容,分析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原因。最后,根据前文所进行的相关分析,提出自己对于提升小学青年男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的建议,最终形成整篇论文的研究结论。
(五)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理论研究,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整理归纳法与逻辑分析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了大量与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相关的一些期刊、书籍、学位论文等资料。最终通过研究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整理归纳法:在阅读完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筛选,筛选出对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有帮助的资料内容,并进行整理归纳。
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资料,从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概况分析出当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其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且相应的利用逻辑分析能力思考提升小学青年男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二、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的内容分析
(一)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一方面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另一方面是被他人认为更适合某一职业类型的过程[20]。一般来说。职业认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是站在社会大众的角度的职业认同,这类职业认同指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某一类型的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的理解;第二种是站在从业者自身的角度来阐述的职业认同,也就是从事或者将要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对这一职业的认可程度以及这一职业可能会给该从业者带来的心理上以及物质上的满意程度[22]。本文所说的职业认同属于第二类,即阐述的是小学男教师自身这一个体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程度及其对教师这一职业心理上以及物质上等的满足程度[23]。
(二)教师职业认同
所谓教师,而从狭义的角度看,就是根据自身的专业与学校和国家教育的要求等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工作[5]。这种工作的目的就是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与健全的人格。目前教师职业认同并没有特别明确具体的界定。但是本质上,其指的是在受到各个复杂的因素的影响下,包括其自身、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因素,作为教师个体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这份职业的认可度与心理感受[23]。
(三)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
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师职
业认同感的概念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其本质都是大同小异的。而本文所说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7],第一是职业价值,也就是小学男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这一职业所持的态度,积极或者消极;第二是角色价值,也就是小学男教师对于其所承担的小学教师这一社会职业角色的认可程度;第三是职业行为,也就是小学男教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所表现出现的心理或者实际行动上的一系列行为表现。第四是职业归属感。也就是小学男教师对于小学这一职业的稳定性及前景性等的一些感受。
三、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概况
就目前总的状况而言,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普遍较低。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男性应该是承担起养家责任的主要角色,但是我国的实际国情下,小学教师的工资都比较低,因此大多数小学男教师都对自己的工资不太满意,因而职业认同感差。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现今对于小学教育越发重视,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资收入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大多数小学依然呈现出女教师多于男教师的现状,很多女性和男性教师都实现的是同样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会使得小学男教师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会直接降低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因此,总的来说,小学男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其对小学教师这份职业的认同还远远不够[13]。
(二)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度高的人不多
在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度高的人不多就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不论是从学历、月收入、年龄等角度看,还是从岗位性质、地区、教龄等的角度看,每个角度下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度高的人所占比例都较低,因此整体来看,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度高的人并不多,在加上本身小学男教师人数就少,因此职业认同度高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2、小学男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度低于女教师
除了存在职业认同度高的人数不多这一问题以外,小学男教师职业价值认同度较低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许多学者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特别是与小学女教师相比,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小学的女性教师[17]。大多认为其所承担的小学教师这份职业并不能促使自身价值的实现,工作缺乏挑战性,也无法满足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且对于自己社会地位的提升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没有较大的帮助,其职业价值的认同普遍较低,这是当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不同背景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差异较大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和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等的文献可以看出,几乎每个学者都是从多个维度对教师以及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研究的[8]。例如: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岗位性质和月收入水平等。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不同背景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不同年龄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呈现U字型的发展状态[17]。一般来说,年龄过大(大于五十岁)以及年龄过小(小于三十岁)的小学男教师,其职业认同感越高,那么,相对应的年龄介于三十岁到三十五岁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相对比较低。就学历角度而言,学者们把学历学历界定在大专到研究生之间,许多研究表明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的小学男教师在职业认同上差异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研究生学历与其他学历的小学男教师相比,其职业认同感较低[18]。再者有编制背景的小学男教师要比没有编制的小学男教师认同度有显著差异;工资高的小学男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要比工资低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度高;教龄越低的小学男教师,其职业认同感越高[24];行政岗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一般比教师岗的要高,并且从事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从事副科(体育、音乐、美术等)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要高等等[7]。由此可见不同背景下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显著,这说明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是非常复杂且多样的,这也使得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些发展局限更难以得到改善[17]。
四、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男教师的择业动机
小学男教师的择业动机是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之一[17]不同的择业动机对其职业满意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一般而言,小学男教师的择业动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身对这一职业的喜爱,二是在学生期间受到一些优秀的老师的影响,三是由于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所以能当小学教师就直接当了,四是急着找工作,小学教师这个岗位要他他就从事了。总的来看,这四种择业动机可以分成两类,积极的和不积极的择业动机。择业动机越积极,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会越高。例如有的小学男教师从小受家庭环境或者生活中的人事的影响,打心底里就热爱小学教师这个职业,在从事这一职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实现梦想的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择业动机使得他们对小学男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等都有较高的认同感,而消极的择业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与身边其他的一些职业认同感较高的人来比较,这类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会越来越低。
(二)小学男教师的从业稳定性
小学男教师的从业稳定性说的是其是否继续长久的从事小学教师这份职业,从业稳定性也是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原因之一[24]。从主观角度看,愿意长久的从事小学男教师这份职业的职业认同感会更高一些,因为愿意长久的从事这一职业的小学男教师,大多数都是真正的喜欢这个职业,才会更愿意长久的留下来。尽管有小部分的小学男教师是为了谋生或者不愿意改变现状才选择继续从事,但是这部分男教师也是发掘了小学教师的职业优势,有所取舍后选择的,毕竟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相对来说还不错。而打算转行或者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会转行的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就较低,正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小学男教师这份职业的不足,并且认为这份职业无法让其满意才会有离职的想法。此外,从客观的角度,没有编制就代表不稳定,干不好的话随时可能被要求离职,因此其职业认同感自然就低。
(三)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地位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影响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感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现如今,小学教师在人们心中的社会地位都有所提升,但是有的人认为从事小学教师很简单,特别是一些乡镇地区,因此觉得小学教师没有中学教师重要,因此对小学教师还不够尊重。此外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小学教师就是女性的职业,而男性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就是没出息[24]。这种种看法直接削弱了一些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此同时,近些年来,要从事小学教师,必须必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男教师的地位,这对于提升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也是有益的[24]。
(四)小学男教师的工作状况与压力
一般来说,小学男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身边周围的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反对呼声造成的压力。许多小学男教师身边的人都认为小学教师应该是女性来从事,而男性大多是从事中学或者大学或者企业内的工作,他们认为小学男教师这个工作没有出息,没有前途,因此也反对男性从事这个工作,这直接严重削弱了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24]。另一方面,其工作压力来源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且现今的家长都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因此课外还要花时间与家长沟通,所有的这些工作加在一起,使得小学男教师很多时候都要工作10小时甚至更久,长此以往,小学男教师的工作状况就会越来越差,压力却得不到缓解,职业认同自然就会降低。
(五)小学男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与压力
一般来说,家庭条件较好的小学男教师,由于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比较小,因此其不同纠结小学教师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并且其可以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小学教育上,这样他们在教育上获得成就感就更容易,并且其作为小学教师的价值也更易实现,其职业认同感就会更高。而对于家庭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的小学男教师而言,尽管小学教师的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并且不管是编制内还是编制外,都有一定的福利待遇,但是社会的物价也加上涨,工资的涨幅并不比物价的涨幅大,并且现在国家也明文禁止小学教师通过其他兼职来获得额外的收入,因此对于这部分小学男教师而言,其家庭生活状态就较差,而男性又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撑着,因此此时小学男教师在面对买房子、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就会出现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与现实情况会直接降低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六)小学男教师的职业前景
职业前景越好的小学男教师其职业认同感就越高[17]。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除了从事行政职位的小学男教师外,小学男教师的升职前景并没有女教师好[24]。由于小学男教师的数量较少,身边的女教师多,在评职称等过程中,许多男教师都放不开,有的甚至自动放弃,因为他们觉得与女教师竞争显得不绅士,甚至可能会让身边的一些女教师说一些闲言闲语,他们在评职称的过程中的顾虑更多。因此整体来看,大多数小学男教师的职业前景并不是很广阔,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降低。
五、提升小学青年男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一)加大小学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学的扶持力度。要想提升小学男教师的职业认同,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小学男教师,并且关注小学男教师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精神状态等,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尽最大可能的改善小学男教师的收入、生活水平、工作条件等。首先,政府应该支持小学对男教师的大力引进,并且给予一定的人才引进培养费,让小学男教师可以较好的安顿下来;其次,政府应该支持小学办学校件的提升,建立充足的小学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7674.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