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家庭养老模式的思考--基于“滚蛋房”现象的研究【字数:2709】
论文导读:千百年来,在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而且家庭养老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今天笔者研究的对象是有悖于家庭养老和传统孝文化的另一种养老模式——滚蛋房。其实,这就是笔者的研究对象,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滚蛋房。
关键词:滚蛋房,孝道,养老
1.滚蛋房现象
千百年来,在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而且家庭养老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今天笔者研究的对象是有悖于家庭养老和传统孝文化的另一种养老模式——滚蛋房。
从全国范围内看,滚蛋房现象并不算普遍,可是当笔者到达河南省S市Z县后,十里八乡的田间地头一簇、一撮很简陋、很小的房子也堪称一景,很集中又很惹眼。
田间地头里这样的小房子一般都只有一两间屋子,仅仅够一两个人住,如果条件稍微好点的话,旁边再砌上一间灶台。初来咋到要是不经过当地人介绍,绝对不知道田间地头的这些个小房子是干什么用的。其实,这就是笔者的研究对象,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滚蛋房。这些田间地头的小房子都是那些结了婚的年轻人的父母们为自己安度晚年所盖的住所,也是他们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处所。在当地有这么个风俗,结了婚的儿子和父母亲事不能住在一起甚至同住一个院子都不行。
但是,父母一旦搬出家门,他们又能住哪呢?在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要想再买一块宅基地盖起来一座房子是比较困难的(在当地宅基地资源非常紧缺)。因此,当地的老人们发明了一种比较简单省钱的办法——在自家田地头盖起了这种他们戏称为滚蛋房的简易房子供自己养老居住。这样,在当地的田间地头就出现了人们所看到的、一间间简易的房子。
在笔者深入这些 滚蛋房的屋子里面发现,基本生活用品、锅碗瓢盆还算齐全,可是除了这些,几乎没有几家有更加像样的家什。除了电灯,笔者在这里几乎找不到电气化的影子。他们做饭几乎还是用地锅——自己垒起来的简易的灶台,做饭烧的是柴火,柴火是农村可以随意找到的燃料。用他们的话说省钱,为啥不用呢?这还不算,他们的生活、健康等问题也是十分令人担忧。有的老人甚至病死在滚蛋房里都没人知道。
2.滚蛋房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2.1理论溯源
从冲突论的角度考虑,滚蛋房实际上就是代际之间尤其是婆媳之间的冲突和分化,而且,这种冲突,是相悖于传统的孝道主流文化的。科塞在齐美尔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的指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利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一方的目的是企图中和、伤害或消除另一方。[1]
同时,根据科塞的理论,笔者认为滚蛋房也是一种安全阀机制,但是它虽然发泄了敌对的情绪,但是问题没能解决,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代际之间尴尬的敌对状况。在家庭养老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到孝道这个核心价值观念。可是,这种滚蛋房式的安全阀并不能消除父母与儿子、儿媳之间的冲突,它只会压制家庭之间的冲突。因此,这种基于滚蛋房式的冲突更多的是消极的功能。一旦,这种冲突的力量积蓄到爆发的时刻,必然会对社会结构造成巨大的伤害,危害社会安宁与稳定。免费论文网。
2.2生活习惯不同
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不时地听到老人们说这样一句话不愿和他们呆一块,而他们指的是自己的儿子儿媳。由于生活环境、生活背景、人生阅历不同,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熬夜上网聊天、乐于享受小资生活、攀吃比喝等等这些现象在年轻一代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对于吃惯了苦、受惯了累的老年人来讲这些异端行为是绝对应当杜绝的。可是,随着自己年纪的衰老,加之经济能力的衰弱,在家庭中他们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权威能力,一遍遍的唠叨未果后,他们无奈的选择了躲——眼不见,心不烦。另一方面,儿子儿媳们尤其是儿媳则认为,年老的父母又脏又没用,搬出去一了百了。
2.3风俗习惯的力量
正如上文所说的,儿子儿媳认为老人搬出去住是很合乎常理的、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看到别人家的老人都是搬到滚蛋房里,如果自己的父母不住过去就是父母的错,是父母不懂得人情世故。在这样一个很强的社会集合行为的张力下,风俗习惯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脑子里。
2.4土地的制度性缺陷
最后,该地区土地制度的弊端也从根本上促就了滚蛋房现象的出现。30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它将农民和自己的那块土地捆绑到一起,不论哪家添人或去人。免费论文网。免费论文网。久而久之,使得农民就认定自己的那块责任田就是自家的,可以随意使用和支配。而且,村集体没有后备用地,没办法根据村民需要统一规划宅基地。
因此,在老人们没地方住的时候,他们想到了自己家的责任田,那上边可以盖上自己的房子。刚性的土地政策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滚蛋房的兴起。
3.解决滚蛋房现象的对策分析
滚蛋房在当地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因此消除这个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里面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营造出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的养老新局面。
3.1完善和落实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是农民的最后一道保障线,而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更是保障的保障。该地区对土地采取的不作为管理,实际上使得土地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为彻底改变滚蛋房现象,当地土地监管部门应当有法必依,严格执法,严禁违规私自占用耕地。
同时,村集体应当实施更加富于弹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统一规划新农村建设,留有后备用地,对于确实有需要的农户,给与分配宅基地,使老年人再也不用住进田间地头的滚蛋房里忍受孤独寂寞、严寒酷暑。
3.2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在全国10%的地方进行试点施行,同时也宣告着旧的、主要依靠农民个人储蓄式的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结束。新农保要求国家和政府在长期缺位的农村养老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明确要求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责任共担。[2]
10%的试点结束后,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无疑给处在养老泥潭中的老年人一剂振奋剂。当自己的养老不再是家庭的一种负担时,家庭中的经济冲突基本可以解决。这样,滚蛋房现象也会随之逐渐消失在田间地头。
3.3开展普遍的孝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拜金主义、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等新的价值观的挑战和冲击。潜移默化之中,孝道对年轻人的制约力己大大削弱,亲情关系逐渐被纯利益关系取代,因此,滚蛋房现象的出现就不难理解了。
孝道一向是中华民族所推崇和引以为豪的精神文化。因此,在当地乃至全国开展普遍的孝文化建设是十分急需和必要的。孝文化对农村养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影响中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是否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当尊老爱老的美德重新被人们唤醒时,混蛋房将再也没有它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米红主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
[3] 黎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 邹开亮.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 2003 .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56998.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